第405章 胶西王
早在卜至忠到任之前,东莱郡、北海郡和胶东国内,一些家中土地过多的大商人就把土地全都卖了,举家搬迁到周边的其他郡县居住,当然,这些人既然如此精明,懂得提前避让金知蝉,也就自然不会傻得自己跑到胶西国当肉菜给刘端吃。
金知蝉和刘端猜得都没有错,被金知蝉察觉到的那些暗杀者,真得就是儒生们联合起来在齐鲁大地收买的游侠死士。
不过,这些儒生可不仅仅只限于三郡之中,而是整个齐鲁大地的儒生们都深恨金知蝉入骨。
金知蝉这个非黄老、非墨家,也非儒家门徒的女子,在长安城中屡屡大放异彩,把汉武帝主动尊崇的儒学彻底压了下去。这个时代,很多儒学中的饱读之士和聪明之人,也全都被她女子所压制。
在者,就是卜至忠在东莱郡搞得清丈田产和较低价格赎买土地这两项政策,大大触动了整个齐鲁地区儒生们的利益,让这些儒生们动了杀心。
与胶西王刘端一直暗中培养,并派去的杀手死士完全不同,儒生们雇佣杀手,只是齐鲁大地上的游侠儿,这些都是拿钱办事的主,根本就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只凭着一腔热血行事的齐鲁大汉罢了。在刺杀一道上,他们都是门外汉,若是没有这些人暴露了行藏,金知蝉在那天还真有可能就遭了刘端手下杀手的暗算了。
所有后世的人才会说,宁肯有神一般的对手,也坚决不能要猪一般的帮手。
这些个雇佣了杀手的儒生们肯定不敢在三郡中停留,也不会去胶西国,现在他们全都聚集在琅琊郡郡治所在地东城县。
顺便提一句,东城县似乎就是原本胶西国被割出去的属县。
在童忠暗中组织和请查下,在那天他们迎接金知蝉,准备刺杀她的人几乎一个不漏全都被抓了起来,可是,儒生雇的人差了点,可这次办事倒是挺严密,居然没有在这些齐鲁好汉面前露了样貌和行藏。
没查出这些人的幕后主使人,童忠和卜至忠的心中都有些难受,可金知蝉却并不在意,到了东莱郡,她就会一直呆在府里,哪也不去,大不了就是出出注意罢了。而且,府中都是她从卜府调来的老人。再有人想刺杀她,比登天还难。
除非,有人能够鼓动整个东莱郡的百姓们造反,趁乱将他们夫妻给杀了。不过,这种情况恐怕更难,因为,东莱郡中如今的百姓,大半都不是本地人了,而是从其他郡慕名迁居而来的。
至于慕谁的名,就算是金知蝉不说,整个东莱郡的人心里面也都清楚。
有了童忠的帮助,以及金知蝉财力的支持,卜至忠将整个东莱郡超过九成以上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全都集中自自己手中,最起码,今年春耕不会耽误,也不会让那些慕名而来的百姓们没活干。
但是,如果仅限于如此的话,又怎么对得起金知蝉千万石女的名头呢?
公孙胖子在北海郡和铁平在胶东国二人,一到任,接到金知蝉的指示,他们也都是在自己的郡国中这么干的。
特别是铁平,相比于胶西王刘端,现任胶东王刘贤在他一到任,就立即奉铁平为上宾,将国中大政务全都教给铁平独揽。
不是刘贤大方,也不是金知蝉和铁平的威望把他震慑住了,而是刘贤怕了,他不得不如此而已。
在西汉的历史当中,有三系胶东王。
第一系,刘雄渠,他是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其中一个儿子。不过,因为他参与了吴楚七国之乱,因此,兵败生死,只经历了一代,其封国便被纳入了大汉直辖,成为胶东郡。
第二系,就是汉武帝刘彻本人。
汉景帝的第一个太子就是栗太子。他被废了之后,刘彻才得以成为太子的,而其中,他的前岳母窦太主在其中可是出了极大的力气。这也是刘彻即便废了陈皇后,窦家失势后,依然优容窦太主的根本原因。
第三系,就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弟弟胶东康王刘寄。
刘寄不但是刘彻的异母弟,而且,他还是王太后妹妹王皃姁所生的四个儿子中的一个,因此,刘彻对他比其他诸刘姓国王,甚至是异母兄弟都要宽厚一些。
可是,刘寄却是个不安份的主,他也一直在暗中觊觎着皇位,并且,与淮南王刘安暗中勾结,并私下里制造武器,招降纳叛,准备随时响应叛乱。
谁知卫青大军一出,淮南王准备了那么多年的实力,在卫青的面前屁都不是,淮南王刘安都没有来得及举兵,就被手下人绑缚了起来,江都王刘建也是如此。
那个时候,刘寄惊惧之下,自己把自己吓死了。
他暗地里勾连刘安叛乱的事情,汉武帝当然查探清楚了,可是,刘彻的这个弟弟既然已经死了,他也就不想在继续追究。
毕竟,刘彻一直善待的弟弟居然也想谋反,谋夺皇位,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对刘彻自身的威信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做皇帝的对于臣子和亲戚都要将一个亲疏远近,刘彻在处理弟弟刘寄的身后事时,显得极为宽厚,他不但让其长子刘贤一县不少的承袭了胶东国,还加封其爱子也是幼子刘庆为六安王,管辖原衡山国故地;而刘寄的另外三个儿子,也全都被封为列侯:臬虞侯刘建、魏其侯刘昌、祝北侯刘延年。
刘贤作为长子,他也自然非常清楚自己父亲之前所做的事情,因此,他对于朝廷派来的官员哪敢向胶西王那样骄纵呢?
何况,与其他担任国相的人不同,铁平此人官声一直非常好,待人守礼守法,还是个能文能武的能臣。有他在胶西国,胶西王刘贤什么事不干,就能坐享其成。
更为重要的是,有金知蝉在,刘贤都可以预见到,这三郡的赋税收入会不减反增。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