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两百五十三节 气节

      延和元年夏六月辛卯(二十)。
    新丰城城北,上千名士子以及数倍于此的亲朋、家长、围观者,聚集于此。
    一眼望过去,整个城楼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所幸,刘进及时派来了一百余名期门军骑兵来维持秩序,所以没有出什么乱子。
    张越站在城楼上,与刘进一起看着这个场面。
    上千文人,无分寒庶贵贱,都听从官府的命令,准备参加一次负重越野的运动。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刘进甚至都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
    在博望苑时,他父亲手下的食、宾们,谁不是一脸清高,无比鄙夷所有体力活动的?
    眼前这是个什么情况?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张侍中……”刘进悄悄的走到张越身边,轻声问道:“何以诸生皆不以这‘负重越野’为苦?”
    他可是记得,在博望苑里,谁要是敢让‘高雅’的士大夫们去动手做事,那肯定会被喷个半身不遂。
    无数个大帽子瞬间飞到头上,让你甚至都怀疑人生。
    “因为……”张越眨巴了一下,看着刘进,然后笑着恭维道:“殿下在这里啊……”
    长孙在此,谁舍得轻易放弃?
    别说是负重越野了,文人士大夫们为了当官,为了富贵,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张越就记得很清楚,历史上的儒生们,甚至连忽必烈、康麻子这样的刽子手和文明之敌,也曾阿谀奉承,跪舔到肉麻。
    更可悲的是——连皇军打过来,他们也能配合着唱一出戏,歌颂一番霓虹的伟大,恭迎东瀛王师鞭笞不臣。
    若说这些是未来发生的,与汉室社会环境不符。
    那么,汉室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出名的故事,也能佐证这个事实。
    想当年,高帝刘邦,生平最恨儒生。
    动不动就要殴打和鞭笞儒生,甚至当众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然而,儒生因此离开他了吗?
    没有!
    相反,随着汉军节节胜利,帝国的创建。
    前来依附和投靠,求取富贵的儒生,如同过江之鲫,似大河之沙。
    大儒叔孙通,甚至为了讨刘邦欢喜,于是连儒冠和儒袍这些刘邦不喜欢的东西也丢掉了。
    他传说楚服,戴上楚冠,学着楚人的口音,觐见刘邦。
    刘邦大喜,终于愿意他唠叨一下儒家的学问了。
    甚至还授给其大权,让他设计和制定汉室的礼仪。
    走过刘邦的时代,时间来到文景。
    太宗皇帝和先帝在位的时候,儒学开始渐渐发展并兴盛起来。
    然而,在中央,儒家依然是一个泥腿子,一个破落户。
    无论是太宗还是先帝,都不喜儒生。
    太宗皇帝喜欢的是黄老清静无为之学,而先帝爱的是法家刑律军国之说。
    朝野大臣两千石,一个儒生也没有。
    哪个时候的儒生,可是逆来顺受的很,也特别擅长忍辱负重。
    比如说齐诗派的辕固生因为得罪了窦后,几乎被丢进兽圈里,要去与野猪搏斗了。
    儒家的崛起,掐着时间算算也就这三四十年罢了。
    儒学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与汉匈战争是密不可分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儒家能上台,是因为公羊学派主战,而且是最积极的主战派。
    而黄老学派则故步自封,坚决主和。
    于是,历史的车轮毫不犹豫的将主和派碾成了碎片。
    不止是君王,连百姓都抛弃了那些家伙。
    主和?继续在匈奴人面前忍气吞声,任由匈奴人蹂躏和侵略?
    别说当时血气方刚的天子不答应了,就是天下数千万人民,特别是北方郡国,长城脚下的人民,没有一个会答应!
    于是,公羊学派的上台,几乎就是理所当然的。
    而大复仇思想席卷天下,也是历史的必然!
    诸夏民族,生来就有统治世界,主宰四海的天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现在,有人居然想要这些天选之民,中央帝国的人民忍受异族的侵略,奉上钱帛女人去乞求侵略者的怜悯?
    疯了吧!
    只是儒家一上台,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公羊学派还好,一直坚持主战,那谷梁学派和思孟学派,却又开始举起和平的旗帜,大声嚷嚷着‘莫如和亲便’。
    只能说,都是被惯坏了!
    高帝在位的时候,哪个儒生敢唧唧歪歪?
    文景之时,谷梁学派又在那里?
    至于现在,这些家伙规规矩矩的顺从张越的命令,来此参加负重越野。
    其实说白了,只是张越没有去特意惯着他们。
    所以,他们的那些臭毛病就没有机会发作。
    你要换一个礼贤下士,一心跪舔他们的样子看看?他们尾巴还不翘上天去?
    文人士大夫啊,其实就是漫画里的傲娇lli。
    对他们太好,只会适得其反。
    傲娇病一发作,那可是会毁天灭地的!
    ………………………………
    城门口的士子们,自然听不到张越内心的吐槽。
    此刻,他们全部都在摩拳擦掌,做着最后的准备。
    尤其是那一百多名出自军功贵族家庭的孩子,早早的站到了人群前,跃跃欲试的想要向城楼上的‘张侍中’和‘长孙殿下’表现自己,以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人,格外的显眼。
    因为,他穿着一套汉军的制式皮甲。
    这种皮甲的颜色是典型的汉军赤红作战甲具,皮甲外侧镶嵌着一片片连在一起,如同鱼鳞一样的铁甲。
    毋庸置疑,这是一套当前汉军主流骑兵的常用马甲。
    甲具是汉军的专属,除了现役军人外,就只有贵族勋臣有资格使用。
    而在此刻,在新丰公考的测试场,却出现了一个大摇大摆身着甲具的年轻人。
    无数人纷纷侧目。
    连张越和刘进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那是谁?”张越轻声问道。
    “侍中,应该是常远……”张越身侧的桑钧仔细看了看那人,然后答道:“乃是故汉使常公讳惠大人的遗腹子……”
    “常惠?”张越目光灼灼,心中对那个年轻人的好感瞬间ax。
    “然!”桑钧轻声道,可能是怕张越不了解不清楚这个人的背景,于是详细的道:“其先父常公讳惠大人,十余年前随移中监苏公讳武大人出使匈奴,然后卷入了匈奴内乱,据说皆没于匈奴……”
    “苏公出生名门,其妻小自有家族抚养,但常公出身微寒,其亲族无力抚养,所幸天子怜悯,养其遗腹子及亲眷于上林苑,给请教师,教授文武之艺……”
    桑钧说到这里,眼神里也有些迷茫:“照理来说,此次应该是要进入期门军,随侍陛下的,何以出现于此?”
    张越听着,却是轻轻的笑了笑,吩咐道:“我素敬仰忠臣义士,此子即为忠臣之后,待面试之后,就取此子为我之亲随文吏吧……”
    虽然不清楚,这位当今天子的未来期门郎为什么好好的期门郎不当,跑来新丰凑热闹了。
    但……
    他父亲常惠,张越很清楚,现在还活着。
    不仅仅活着,他还将成为一个传奇。
    常惠与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无论匈奴人如何威逼利诱,折磨羞辱,始终不堕气节,坚贞不屈。
    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更成为了诸夏民族骨气和气节的象征。
    更传奇的,还是常惠之后的人生。
    被匈奴放归后,常惠凭借着在匈奴十九年的观察和对匈奴人的研究,参与到昭宣两朝的绝大部分战争之中。
    并为汉室最终肢解匈奴,臣服南匈奴,立下汗马功劳。
    更成为了汉家第一个经营西域,在西域建立基业的大臣。
    可以这么说,没有常惠,就没有西域都护府。
    不过,在现在,苏武和常惠存活的消息,被匈奴人严格封锁。
    只有少数人知道。
    而且,张越也明白,现在就抖落出苏武和常惠还活着的消息,只会害了他们!
    因为,汉匈现在是死敌。
    在历史上,常惠、苏武能活着回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汉匈议和,匈奴人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他们。
    而现在,匈奴人气焰正是嚣张的时候。
    没有在战场上打疼他们,逼迫他们乞和,就抖落此事,只会让苏武、常惠等人陷入到更糟糕的境地里。
    特别是常惠!
    因为,苏武在匈奴,其实是有人保护的。
    旁的不说,李少卿难道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好基友深陷陷地,不去拉一把?
    还有卫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卫律当年和苏武的关系也很好。
    两人一度是知己。
    事实上,苏武能够被释放,李少卿和卫律,是出了大力的。
    此外,苏武在匈奴有着一大批的脑残粉。
    其中就包括了匈奴单于的弟弟和匈奴单于的几个儿子。
    没有他们保护和照料,苏武恐怕早就冻死、饿死在北海了。
    但常惠就没有这么多的好基友和脑残粉保护了。
    所以,一旦匈奴人得知了汉室知道苏武等人还活着的事实,可能苏武能够安然无恙,但常惠等人却一定会遭到厄运,至少会被转移。
    想到这里,张越就悄悄的握紧了拳头。
    他知道,当江充死后,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
    若未来巫蛊之祸没有发生,那么,汉匈在历史上的那一段的短暂的和平时光就不会出现。
    苏武、常惠等人,说不定就会老死于匈奴。
    所以,他知道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将来率领大军,兵临郅居水,只为向匈奴要回诸夏的英雄们。
    不止一个苏武,不止一个常惠。
    过去数十年,在战争和互相往来的外交活动中,那些被匈奴俘虏和扣押,但一直忠贞不屈的英雄,都应该被接回来,被自己的军队接回来!
    心里这样想着,城楼下的越野跋涉,已经开始了。
    年轻的文人士子们,排着队,接过了一个个装满沙土的简易背篓,将之背到背上,然后就迈步向前,面朝枌榆社乡官邑而去。
    道路两侧,新丰乡和枌榆社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在山岗和田埂上围观。
    一千多名年轻人,则背着背篓,一路向前。
    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很轻松。
    三十斤的背篓背在背上,跟没有一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开始察觉,背上的背篓的重量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等到走完大约十里左右的路程时,大批大批的人开始掉队了。
    许多体弱的文人,甚至感觉双腿仿佛被灌了铅,沉重无比,背上的背篓更是犹如泰山一样,两个肩膀更是酸疼不已,浑身上下连一丝力气也没有了。
    于是,怨言四起,道路上满是抱怨声。
    “这张侍中,为何要搞一个这样的关卡?”有人就说了:“吾辈士大夫,饱读诗书,难道就是为了卖力气?”
    “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如今新丰用力气和耐力选士,这岂是善待士大夫?”
    有人干脆就躺在路边,跟条死蛇一样,不想动弹了。
    这些人的怨气和议论声,传入道路两侧的围观百姓耳里,大家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道是哪个好事之徒,做了一首歌谣,很快,道路两侧的小孩子就拍着手,在路边唱起了歌谣:“大丈夫,高七尺,三十斤背篓不能背,还谈什么家国天下事?”
    很多人听了歌谣,脸色一黑,默默的重新站起来,哪怕双腿如有千斤重,肩膀像是挂了一座山,却也不得不继续咬着牙齿前行。
    没有办法!
    连小孩子都在做歌笑话自己,若自己还不动弹,那就可以去死了。
    当世士大夫文人们,什么都能丢。
    独独面子和骨气不能丢。
    至少,不能当众出丑。
    于是,在旁观者眼中,出现了一幕震惊的景象。
    很多人,尽管连走路都已经歪歪扭扭了,许多人甚至不得不走三步停一步,但他们依旧咬着牙齿在前行,不吭一声的在跋涉。
    再没有埋怨,再没有抱怨。
    百姓于是再没有笑话,小孩子们也都再没有唱歌。
    大家纷纷对这些人投以敬重和敬佩的神色。
    他们也确实值得尊敬!
    不是吗?
    就连张越,也很快听说了这个事情,然后他与刘进策马追上了这些在道路上,走走停停,虽然看上去已经溃不成军的文人士子们。
    张越沉默了,刘进的眼眶更是有些湿润了。
    有这样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文人。
    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必然光芒万丈!
    “是我小瞧了天下英雄!”张越在心里由衷的说道。
    事实证明,汉家文人,还是有骨气,有气节,有担当的。
    最起码,他们比他们的徒子徒孙们,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水太凉和头皮痒,在他们面前,连提鞋的资格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