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一百五十二章(忠肝义胆)

      凌霄知其心中所想,只是轻笑并不答话,店伴虽心中胆怯,但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客人也没少见,况也得了一两银子,心中也甚是欢喜,强笑道:“二位大爷,不必争执,都是小的不是,小的给您二位赔不是了”说着弯腰鞠躬行了一礼。
    凌霄摆了摆手,那店伴接着道:“若是问其他,小的可能不知,但若问黄大人,应天府的百姓可谓无人不晓,随意在街道上拉来一问仁兄,也可回答二位爷的问题,只是您二位可能初乍本府,不知也不奇怪,黄大人的府邸,就在东南方拐两个弯翰林府便是,找起来甚是容易,若是您二位前去拜访,小的也可引路”
    店伴话虽多了些,但总算也说的明白,凌霄心道:“看来黄大人在百姓的心里很受拥戴,即使如此,就好办些了...”
    恐店伴妄自猜测二人身份,引来是非便道:“引路就不必了,黄子澄乃我远房舅父,我自北方投奔他而来,尚不知其住址,顾才有此打听,如今知晓待我收拾停当,再前去舅父家拜访”
    那店伴为人善直,闻听是黄大人的亲戚,心中极为欢喜,更觉能跟黄大人的亲朋对话,面上甚是有光,日后也将成为与同伴们夸谈的资本,当下忙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忘大老爷莫见怪”
    凌霄摆了摆手道:“不怪,给上几个小菜送到客房来,退下去吧”
    店伴笑道:“好嘞,您请上楼歇息片刻,稍后就来”言毕笑着退了下去,张罗去了。
    二人回到房中,岳虎不明凌霄话中含义,本就耿实的他方一坐下便问凌霄道:“凌老弟,想不到你身在江湖,官门之中还有这门亲戚”
    凌霄听闻啼笑皆非道:“岳兄,似此等之言,不过封人之口而已,做不得准,切莫取笑小弟”
    岳虎挠头道:“原来如此,莫怪贤兄愚钝”顿了顿接着道:“那为何,又问起黄子澄的府址”
    话犹未了只听敲门声,凌霄见是店伴送来饭菜,接了进来,店伴说了几句客套的话,笑着退了出去。
    二人腹中早已空虚,见了饭菜岳虎也来不及细问其他,狼吞虎咽般的吃了起来。
    功夫不大,盛满饭菜的碗碟,已被吃个干净,岳虎擦了擦嘴道:“折腾了一宿,实在饿坏了某家”
    凌霄道:“既是如此,岳兄不如补上一觉,明日我们再做商议”
    岳虎自是毫无异议,起身挥着袖子道:“也好,眼皮老早就睁不开了”说着话出了门径直回到自己房中。
    日落山头,夜幕降临,应天府人声鼎沸的街道,逐渐变的安静起来,车水马龙的人群也逐渐散去,再到后来,除了偶尔有一两支官府巡逻队伍,排着长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在街道行走外,再无半个人影。
    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听到一更声响,一个五十来岁的矮胖老者一手拿着一根木棍,一手拿着竹棒,嘴里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正呼喊间,忽然头顶传出一阵风声,抬头仰望时,只见一个影子从屋顶掠过,快如闪电,根本未看清是什么物事,把那老者吓的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惊魂未定之时,再揉眼观瞧,哪有什么影子,怪自己年老昏花,一时看错,心里嘀咕着,嘴上继续喊着更言。
    应天府东南处,一座并不气派的府宅,唯一显得有几分不凡之处,气便是府门两旁摆着的昂首雄狮,门牌之上两个大字“黄府”此处正是翰林学士,黄子澄的府邸。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个人影在黄府的屋顶上掠过,紧接着跃进院落之内,显露出身形,正是夜探黄府的凌霄。
    他漆黑的双眸,扫视着院落之内的房间,瞧了片刻暗道:“奇怪,虽素有贤名,但也不至于此”
    偌大的院子,几十间房舍,不仅一个家丁没有,连一个佣人也瞧不见,空旷而寂静,根本就瞧不出是一个官老爷的住所。
    转身走进内院,方没几步,便听到一个妇人,带有怨色的声音响起道:“老爷,天色已晚,歇息去吧,明日再看也不迟”
    紧接着便听到一个男子,略显迈老的声音,叹了口气道:“夫人,还有些事宜等我处置,你先去安寝吧”
    那妇人心知多说无益,也叹了口道:“老爷,请保重身子,妾身去了”接着便见到一个头拢双鬓,斜插乌簪,身着素装的妇人掩门而出。
    不用细想也知,这妇人便是黄子澄的家内,而屋内略显老迈的声音,就是黄子澄本人了。
    凌霄见那妇人,穿过廊阁便隐没了身影,从暗处显露身形,朝那烛火通明的房间走去,方想扣打门环又一想:“不可,虽黄子澄识大体,明险恶,但我乃江湖人士,天子脚下不过一介草民,况也识不得我,若我说出事情的严重,无凭无据也很难信我之言,倒不如照计行事”
    想到这里,便直径来到窗户之外,点指捅破了一个小洞,投眼瞧去,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长者,房间内别无他人正是黄子澄。
    只见其六尺来高,头发黑白参半,面目消瘦,一簇山羊胡,一身粗布麻衣,哪有官位显赫,一朝重臣的模样。
    黄子澄乃当之重臣,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时,便颇受器重,太祖皇帝病崩后,对于削权燕王,黄子澄在建文帝朱允炆面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文帝更是以万乘之尊,以先生称谓,(公元1399年)李景隆“灭判”战败,损兵折将共计数十万,燕王使计从中作梗,蛊惑圣聪,同时在众官员的压迫下,免去了黄子澄跟同为燕王之事尽力的齐泰二人官职。
    但就算如此,暗里建文帝依旧信任二人,时不时宣召二人进宫商议削权之事,(公元1400年)去年十二月,因大将盛庸在东昌城大胜燕军后。
    今年(公元1401年)建文帝才恢复黄、齐二人的原职,今日又得到战报,滹沱河,已被攻陷,燕军正紧攻夹河,节节战败夹河守城兵将此时已然折损有二,恐陷城不远矣。
    怎乃忠心为国,面对如此惨败的局面,身为文官却束手无策,此时面目憔悴,忧心忡忡,心如刀绞,看着面前摆放的地图书信,愁眉不展。(没过多久,夹河便失陷,可怜伴君如白虎,黄、齐二人再次被罢免官职)。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京城,建文帝谋求与朱棣谈和,燕王一直对黄、齐二人心有不满,作为议和条件之一,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但建文帝仍密令二人招募兵马。
    南京城陷落前,明惠帝召黄子澄回京,尚未至京城,得报京城已失守,黄子澄放声痛哭,惊呼曰“为人臣而不得报国,是不忠也,可叹黄天不由正”
    后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燕王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燕王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抗词不屈,被残忍*而死。
    后收黄子澄遗骨葬昆山县(属今江苏省)马鞍山下;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黄子澄始得昭雪。清乾隆年间,追谥忠悫。
    后有人题诗曰“如公节义振义秋,不负科名第一流。晁错计纾忧更切,景隆荐误恨难收。一朝鼎镬君臣薄,异代蒸尝奸宄羞。最是伤心株连处,还多十族入双眸。”
    此时黄子澄的神情模样,全被门外的凌霄瞧在眼里,暗道:“看来今夜是不虚此行”转身来到门外点指叩门。
    只听屋内黄子澄道:“进来...”凌霄自是没有要见黄子澄的意思,把早已备好的信纸塞在门缝内,隐侧在木柱之后。
    想是黄子澄不见有人进门,心中暗奇,时间不大,便听到脚步声响,黄子澄心下甚疑,伸手开门之时,便见到一纸张掉落在地,心中更是疑惑,
    捡起信纸,走出房门又四下看了看瞧了瞧,见确实无人,这才掩门进了房间,把纸张摊在烛光之下,细细观瞧。
    只见其纸上写道:“无名氏拜上,今内忧未解,外患已至,素问翰林大人有定国安邦之能,今得消息东岛海外人计谋天下,势入黄宫,请大人务必做好防范的准备”
    虽寥寥几句话,却吐露出了惊天的消息,黄子澄看罢大惊失色面朝皇宫呼道:“早对圣上提说,异族人不可听信,如今内忧外患并至,朝堂之上群臣之心又不能合一,江山势必落入他人之手,该如何是好,真是愧对先皇的恩赐”
    惊叹到这里,又想起什么般,又出门左看右瞧,除了寂静的夜空,哪能瞧见半个人影,这封信仿佛是早就夹在门缝间般。
    虽心中惊奇,但也知此事干系重大,不可拖延,喃喃道:“不可,如今只有面见圣上”说着话转身走进内堂,时间不大换了穿着,只见头戴乌纱帽,身穿紫红袍,腰细金镶玉,脚蹬云定靴,骑着一匹大红马从后门出去。
    身后一名妇人喊道:“大人,这般时候,你要去哪里?”黄子澄在马上回应道:“进宫面圣,夫人早些歇息吧”声音已然飘出老远。
    凌霄把这一幕瞧在眼里,心道:“有这等忠义之士辅佐,料可无碍;不过听其言语,倒像是知晓东瀛人的存在,这显得颇为蹊跷,如今已仁至义尽,接下来就看皇宫内作何处置了”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