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忽地想起了自己书架上那本已经读完的《茶经》,一直为找不到理由再去接近陆婉儿而久久无法入眠的温彦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想到了此书或许是能讨其欢心的好物。改日可亲自将其送至店里当面给她,岂不是也算名正言顺地好意之举。
别说,这本书于陆婉儿而言,的确算是特别“珍贵”的礼物!其中所述的茶之一道,精深而广博,让一直仅流于个人喜好和领悟的陆老板,终于领略到了学识渊博的力量,也为其眼前所谋的营生,和未来专研此道的计划都提供了最坚实可循的理论基础。
而和陆婉儿恰巧同姓的这位陆氏奇人,也成为了陆婉儿以后的行商人生中,奉为圭臬般的存在。
由此可想,当温彦行拿着此书第二次去店里的时候,陆婉儿只是好奇之余细翻了几页目录,便对温家公子此番赠书的“大恩大德”充满了感恩!只觉自己这是又欠了一个大大地人情,也因此对不仅容貌上乘且学识更是广博的温彦行,心下崇拜也亲近了许多。
回去细读之后,更发觉陆羽从茶道品评瓷器那篇里,不仅讲了洪州瓷褐不益用来饮茶,还说了“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通过对比邢越之瓷的特征及优劣,对越瓷评价甚高。
这令陆婉儿心下不禁也在想,类冰似玉的越瓷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有青翠夺人的釉色,更使得秋水澄、发茶香的秘色瓷之“密”,又到底为何?
这或许就是陆记的洪州窑,以后要专研的方向领域,需得尽快写信告知姐姐。还有这本《茶经》一书,也是需要自己认认真真地手抄一份,一并寄回去的。想来一向喜欢此道的陆珍儿,看到这短短不过几千字的书,只会比自己更喜爱吧。
于是有几日闲暇时候,温彦行便看到陆婉儿在院中耐心抄书的场景,心中倒有些后悔起来,自己当初便该这样细细誊抄一份送于她,而不是直接把房里的送出去,倒也不是说以后想看便没有了,而是那样或许更能体现自己的心意,毕竟论起书法来写得定不会比那印刷的差。
温彦行倒不知陆婉儿因何抄书,不会是为了把原版送还于自己吧?这倒是温公子想多了,毕竟誊抄上一遍,就已经让陆婉儿觉得手臂酸痛,短时间里当真是提不起兴致再去抄第二遍了。
若是能得知温家公子也想誊抄写此书就好了,她是乐得别人帮忙的,更何况还是才名在外的当朝进士为她抄书,那得有多荣幸啊!
打量着自己已连着几个傍晚,终于忙活好的誊抄本,陆婉儿虽知这字写得确实有待进步,却已是尽了最大努力的,起码姐姐收到后畅读无碍也便放心了。
若是嫌弃这字迹配不上这著作,姐姐当是自己会再抄写一遍的,陆婉儿之所以有心又无力的觉着该多誊抄几份,也更是因为心中亦觉此书当真是难得而已。
偶尔想一想,该用什么给赠书之人回个礼呢?虽也不是一定要回,但回了总比不回好。不如等过些天货到了,挑一套瓷制的文房之物送去,虽人家也不见得缺,可总归是表达谢意的一番心意,也显得自己知恩图报懂得礼数。
不仅如此,在茶馆开业前,陆婉儿又思及温家夫人有关玲儿的大恩大德,给温彦行的母亲亦送了一套价值不菲的瓷制妆奁过去。
即便是这样,心怀感恩的陆二小姐仍觉得此不足以表达对等的感激之情,只是来日方长,等待未来有更多能力的时候,必将多加偿还。
而一向光明磊落又凡事不喜拖泥带水的温彦行,后来有些日子都再也找不到一个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再去无限接近陆二小姐;因此终于还是忍不住亲自去寻了陆婉儿,商议先把之前赠与的书拿回两日,重新誊抄一份送于她,理由自然是发觉没有留存,但近来偶尔也想再读一读......
陆婉儿对此事自然没有任何异议,此等著作温公子也想留存一份,是应该的。只是一两日后便又收到温彦行亲自送回的手抄本,一来二去地两人便更加熟识起来。
当然也如温彦行所愿,陆二小姐又颇为感叹了一番什么叫字如其人,温公子俊朗的容貌与他俊逸的字迹一般,都在陆婉儿的心里更加真实和立体了许多。
就着这如人一般秀色可餐的字,也就着撩人而不自知的夜色烛光,复又细读了一遍,心情也很是欢喜。
倒不知未来究竟是何等世家女子,能配得上这样的公子?想起多年之前,还觉得姐姐与温家表哥郎才女貌甚为般配,可如今倒是不这么想了。
只因两人其实很像,都属于才貌双全又心思清高那一类,撇开士庶之别,两个同样无心男女婚事的人间清醒,怕也是无法凑在一起的,毕竟和另一个自己谈情说爱有何意思?
也不知为何,即使多年以后,陆婉儿总是能这般把姐姐与温彦行联系在一起做对比,只是历经了些世事后,心思与看法和之前有些不同了。
除了当初那些许地心疼外,陆婉儿对现在的陆珍儿是更为钦佩和喜欢的,红尘之事多烦扰,能抽身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皆因不如姐姐聪慧,为其所要付出的代价更要大得多。
而这位温家公子与姐姐又不同的是,个人清醒之间多了很多上进的人生追求,并不属于十分淡泊名利那种,这一点儿从他入朝为仕的志向就能明显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