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0页

      好巧不巧的事,苏梨那封要离婚的信因为途中邮递员放假,过年后信转手时意外被落下了,所以依旧安静躺在某地方,一直没被送达。
    没收到这封离婚信不知道苏梨真实心意的唐元宵,因为收不到回信失落之余又有些担心,忍不住总看那毛衣,一天要看两三次。
    等到了正月十二那天,还是没有信的唐元宵看到统计想回家的人员名单时,他想了想忽然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
    他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回家的次数也少。所以,他决定将今年的回家假提前。
    年已经过完了,不过还有正月十五。
    他可以陪家人过元宵节,那天也恰巧是他的生日。
    这一晚,批下假的唐元宵安排好一切后,连夜上了火车,满怀希望踏上了归程,他想唐母也想唐陌,更想亲口问问苏梨看到那封信的答案……
    唐元宵的决定和行动,都是后话,这边忙碌的苏梨都不知道。
    时间倒回初八这一天,苏梨中午时分终于赶到了镇上,找到了范老师。
    范老师看到苏梨毫不意外,“我猜着你差不多就是这两天来了。”
    范老师前期该做的都做好准备了,要找的人也找好了,等苏梨吃饱喝足就背着手招呼苏梨。
    “走吧,咱们去考试。”
    苏梨站起身,“老师,是去书房吗?”
    “什么书房,咱们去县城!”
    范老师大手一挥,直接带着苏梨去了县城。
    “我就是初中老师,高中的事还是得高中老师说了算。”范老师在路上给苏梨解释,完了拍了拍苏梨的肩膀。
    “苏梨,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希望这次你别让我失望。”
    苏梨慎重点头,“我会尽力的。”
    她知道,要是她表现的太差,丢的是范老师的脸。
    范老师相信她全心全意帮助她,舍下自己的脸面去帮她求人,她怎么能辜负。
    苏梨坐在范老师旁边,听着拉马车的马蹄子踩在路上的塔塔声,目光坚定。
    这个时候,主要交通工具是双腿,小汽车凤毛麟角,自行车就够稀罕,马车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镇上到县上的路,不是柏油路,连水泥路都不是,就是小石子铺起来的,马车在上面走着也平稳,不过好多人还是舍不得花钱坐。
    比起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苏梨最喜欢的还是这马车,在有规律的「得儿得儿」声中,马车驶进了凤城县。
    第38章
    好开端
    凤城县是山区农业县城,整个县就一所高中。
    范老师带着苏梨熟门熟路直接去了凤城一中,七拐八拐的就到了学校家属楼。
    家属楼是前两年翻新过的,旧了点不过不算破,“这里是章校长家了。”
    范老师直接带着苏梨杀到了县一中校长家,苏梨听着范老师的话,意外了一秒钟。
    “我和校长是老朋友了,这事最后还是得她拍板,我就直接找她了,一会现场考试,你好好考不用多想……”范老师正解释着门开了。
    “来了,快进来。”
    章校长和范老师差不多大,戴着副眼睛,一身书卷气,不过眉梢眼角的气势让人不容忽视。
    能成为县高中的女校长,也间接证明了她的能力,章校长早年结过婚,后来丈夫意外去世她就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也没儿女,就一个人过。
    等范老师苏梨进门她也不废话,直接给苏梨开了书房的门,挪了张书桌和椅子给苏梨。
    “这就是你的考场,十分钟后开始考试。”
    下午三点整,苏梨的测试考试正式开始。
    范老师和章老师两人在客厅看书,不时低声聊几句,偶尔抬头看看苏梨。
    苏梨没注意他们,她全身心投入考试,章校长看着眼底就露出了赞赏,低声和范老师说。
    “还不错……”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苏梨的测试考试终于结束,中途只休息了十来分钟,试卷全部做完时,苏梨的手都有些抖了。
    “不错,先休息一下吃饭吧。”
    章校长和范老师将试卷收到一边招呼苏梨。
    县城里已经通电了,灯泡虽然不亮,不过比起煤油灯不知好了多少,等吃了饭,章校长出了趟门,再回来时身后跟着两人。
    这两人都是高中老师,章校长直接请他们来给苏梨批试卷。
    “批试卷还是他们专业。”
    章校长笑着说道,两个老师哈哈笑,也不废话直接拿起苏梨的试卷就批。
    苏梨自我感觉考得还可以,不过两位老师批试卷时还是紧张了,在客厅坐立不安,不时去看书房。
    煎熬着过了半小时左右,两位老师满脸笑容出来了。
    他们的笑容说明了一切,早前就看过试卷的章校长和范老师心里也有数,听了最后的分数后,章校长收敛了笑看向了苏梨。
    她目光严肃带着审视,范老师和两位老师也同样如此,苏梨听到分数就已经镇定下来,和章校长对视着,目光平静自信。
    “章校长,范老师,拜托了。”苏梨站起身深深鞠躬。
    “好!”章校长看着面前的苏梨,说了声好,当场拍板决定接受苏梨这个特殊的学生。
    “好人才不该被埋没,如果你考上了大学,也算是我们为国家培养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