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0页

      “嗯,好多了。”叶青梧说。
    洛青阳在她床榻前的椅子上坐下来,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青梧,今日我问了皇兄身边的张公公,那日宫里出事,皇兄一直到酉时都跟张公公呆在一起,上书房前的侍卫可以佐证,你那日受伤被刺,是何时?”
    叶青梧一下子怔住,连日来她沉浸在洛熠宸再次刺她一刀的震惊和痛苦中,难以自拔,可细细数来,那一日……
    “是申时两刻许。”
    两人幽幽对视,眼中皆是震惊,叶青梧问道:“你确定洛熠宸一直到酉时都跟张公公一起?”
    “我能确定。”
    叶青梧不再说话,只觉一只大网从头顶罩下,将她牢牢罩在网中,她面色灰白,一时沉默又忍不住急声咳嗽起来,口中鲜血喷出,洛青阳再也坐不住了,“怎么回事?不是已经喝过药了?为何还是不见好?”
    叶青梧咳嗽了一会儿才止住咳嗽,摇了摇手,说道:“天命难违,无须在意。”
    “为何不在意?你若出了事,南砚和子苏要如何?皇兄退位的目的还没有搞清,稀里糊涂搞成如今这个模样,你能甘心?”
    “我不甘心。”叶青梧说,又咳嗽了几声,又道:“可又能如何呢?”
    她抬头看着洛青阳,灰白的唇干涩沾着一丝血红,眉眼间带浓浓的无奈,样貌虽与先前不同,可眼眸仍是一样,看一眼便弥足深陷。
    “不管如何,我都会帮你的,”他扶着她重新让她躺在床榻上,“先安心养伤,我在皇兄那里帮你探探口风。”
    叶青梧思索了一下,指着放在身畔的短刀说道:“你只要问问他,佩刀是否还在?他定当有所思才对。”
    洛青阳应了,又安抚了她一番,这才从房中出去,叶青梧睡不下,便起身来回在房中走了几圈,再回到床榻上躺下时,叶青梧忽的发觉床头的颜色有些眼熟,与房间的布置大相径庭,好奇心驱使,叶青梧伸手拿过,抖开,一时竟愣了。
    放在床头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她曾经穿过的一件披风,似乎是她有一次夜间来访,洛青阳送了他一件狐裘,她却忘了带走披风,为何……他竟放到了床榻上?
    低头嗅了嗅,披风上竟已沾染了许多男子的气息,叶青梧不由再次想到昨日洛青阳说过的话,心情顿时变得复杂,心绪难安。
    等再有人来服侍时,叶青梧状似随意的说道:“我看这里摆设不凡,果然,这宣王府不同于常人。”
    伺候叶青梧的人曾是在洛青阳去边疆之前一直伺候他的两个丫头,后来洛青阳从边疆回来不太喜欢女子在旁跟随,便一直不让两人伺候,这两日叶青梧在府中,小厮伺候不便,洛青阳才又想起这两个丫头来。
    闻言便道:“姑娘有所不知,姑娘所住啊,是我们殿下的寝室呢,这些日子殿下太忙,等殿下得了空,禀了皇上,依照殿下对姑娘的宠爱,定然……”
    叶青梧未在说话,此时她已然知晓,这里竟然是洛青阳自己的寝室。她不想多做猜测,可多方想来,洛青阳对她确实有些不同寻常。
    未几下午,叶青梧从宣王府中留讯出走,换了衣袍,改变容貌,叶青梧走进白衣药馆,在诊室里叶青梧摊开手,“日前受了伤,麻烦老先生上手看看。”
    在白衣药馆坐诊的是一个年逾五旬的老爷子,姓黄,须发皆白,虽不是黎阁中人,但为人热心,曾见她气色不好给她搭过脉,今日他搭了个脉,似有疑虑一般看了叶青梧几眼,又着三根手指放在叶青梧的寸关尺上,反复两次,惊疑未定。
    叶青梧笑道:“老先生有话直说,我受得起。”
    此话一出,黄老爷子仍是蹙着眉,花白的胡子翘了翘,又道:“依我看姑娘的病并非不能治。”
    “我知先生医术高明,莫不要唬我才是?”
    “白衣姑娘?”
    叶青梧笑着起身拱了拱手,“老先生,是我。”
    “为何?”黄老爷子欲言又止,“我听外间传言纷纷,不敢尽信,可姑娘为何又添新伤?心有疾,而难愈,不可长此以往啊。”
    “此事不急,先生可愿帮我叫个人?”
    “自然是愿意的,我相信姑娘是个好人,不会肆意兴起战争。”
    叶青梧微微颔首,黄老爷子便将她领进了内间便出去了,不消片刻,就在外面领进了一人,看了一眼叶青梧把玩在手上的哨子,又见她的手快速做了几个手势,微微点头便出去了。
    叶青梧在内间呆了两个时辰,帘子才再次被掀开,对方也做了几个手势之后,叶青梧便起身离去。
    那几个手势她已然明白,南砚和子苏已然安全回来,除了锦芳有受伤之外,两个孩子安然无恙。
    叶青梧提着几副药自药馆出来,犹豫片刻之后进了一间客栈,稍作休息,叶青梧准备夜间入宫,不管是谁,恐怕未必能日夜监视皇宫。
    坐在客栈的楼下用膳,叶青梧听着百姓议论纷纷,如今,她已然从一个有可能变成红颜祸水的皇后,变成了人人口中得而诛之的祸国妖姬,人人公愤,见而伐之,叶青梧听了,纵然内心强大,也不由失望至极。
    她一心维护的,一心想要变得强大和辉煌的国家和百姓,竟如此对待她,那些煎熬的日夜,虽是为了给南砚一个只有他才能撑得起的国家,何尝又不是为了这些百姓能安居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