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5页

      在枯燥繁重的搬卸活计了,说话是他们唯一的解闷方式了。
    前面有人说耿老板胆子太大找死,马上就有人嗤笑道:“所以活该你们做苦力啊!光想着危险,怎么不看看上回跟耿老板他们一起去的人都挣了多少钱!”
    “我邻家有个人就是在耿老板他们商行里干活的,听说货物没带回来多少,在城外的时候被山匪抢了一些,就这,每个人还分到了十多两银子!”
    “就跑了这么一趟,挣了十多两银子了,足够一家人花一年的了,是你,你不心动啊?”
    那人这么一说,大家都沉默了。
    他们一天从早做到晚,就算是最高的工钱,也才五十文,但这种时候并不多。
    黄杨县到底不大,货物也有限,一个月能够三分之一的日子能够从早干到晚,挣个五十文钱就不错了。
    大部分时候都是五文十文,顾上半天,搬完一两车货就行了。
    还要被李管事那样的人克扣,便是不克扣,逢年过节,他们也得给李管事一些孝敬,不然回头李管事不找他们干活怎么办?
    这么算下来,做苦力一个月,好点儿的时候也就是七八百文,日常五六百文居多。
    十几两银子,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很大一笔钱了。
    不过,做生意的事儿,跟他们这些苦力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脑子里都是同样的想法。
    那不过是有钱人变得更有钱的办法罢了。
    但刚才那个说邻居的人,却又再次开口了:“不,不光是做生意,那边还有别的挣钱的法子。”
    第307章 王小武白天的经历
    那人说的:“我邻居从西宁城回来,带回来了一个好东西,叫做报纸。”
    “报纸?那是啥?草纸?擦屁股用的?”一群日常粗俗的汉子们开起了玩笑。
    “什么擦屁股的!那是吃饭的!”那人不大高兴地反驳了一句,然后四下看了一圈,见那烦人的李管事不在,才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
    几个搬运苦力行当里的头头凑到了一起,表情严肃地盯着那张纸。
    半晌,才有人开口:“这上头……写的都是啥啊?”
    他们都不识字。
    这年头读书识字那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他们这些穷苦人家,一辈子见过的字都没有一箩筐多。
    那人也讪讪的:“其实我也看不大明白……不过我听我邻居念了,说是这西宁城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当然了,这跟咱们无关,我邻居让我看的是这上头卖的东西。”
    “啥意思?”
    “卖的东西咋了?让咱们千里迢迢跑去西宁城买啊?”
    一群苦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着实不懂这卖的东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别说西宁城卖的东西跟他们有没有关系了,就连这黄杨县里卖的大部分东西也跟他们没有关系啊。
    没钱,能糊口就不错了。
    对于穷苦人家来说,粮食和菜都是自己种的,棉花麻布也是自己种的,养的鸡下的蛋都要攒起来去换盐巴。
    恨不能一辈不花一分钱,连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儿,嫁妆匣子跟棺材都是自己上山砍木头做的。
    买东西?
    对他们来说其实是非常少发生的。
    去很远的地方买东西,那就更不可能了。
    大家都有些失望:“你这东西没啥用啊。”
    邻居是耿老板商队一员的那个年轻人叫李四,李四这会儿满脸的嫌弃:“所以说你们没脑子吧?不会用脑子想想吗?人家西宁城卖这些东西,就说明有人做这些东西啊!”
    大伙儿一头雾水:“那又怎么样?”
    李四这才神秘兮兮地宣布道:“我邻居阿叔说,西宁城现在缺人,所以在大量招学徒呢!”
    “嘁,招学徒的多了去了,那张家药铺,赵家布庄,徐家酒楼……不都在招学徒?可你有钱去吗?”
    学徒,那也是有门槛的。
    实话说,这群苦力当中不少人这么辛苦地做活儿,就是想攒几个钱,将来送自己家里的孩子去当个学徒。
    甭管几年,甭管要花多少功夫要吃多少苦,只要人家肯收,自家咬紧牙孝敬,孩子终归是能够学到一点儿东西的。
    将来兴许就能有口饭吃,不用跟他们一样做这苦力了。
    见大家果然都这么想,李四便更有种得意的神色:“废什么话,要真是这样,我还跟你们说什么?我说的这西宁城招学徒的关键是——它不要钱啊!”
    “什么?不要钱?李四,你不是脑子让驴踢了?哪有人收学徒不要钱的啊?”
    “就是啊!不是我说啊,大家伙儿可要警醒一些,这好过头的事儿,里头往往就有蹊跷!”
    “就是啊!那西宁城可不太平呢,里头住得都是些什么人,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可别信这些鬼话。”
    本来只是说招收学徒的话,大家只不过是觉得太远了太贵了而已。
    但说招收学徒不要钱,大家反而都警惕起来了,并不怎么相信李四的话。
    李四气得翻白眼:“活该你们穷一辈子!”
    有年长的人摇摇头,说道:“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比你这样还没成家的年轻人,你家里有哥哥嫂子照顾你爹娘,你自己孤身一个人,想去就可以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