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08页

      就是钻井的机械她得自己设计,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江宁这里开了无数的工厂,石油开采机械工厂,放到其他地方去比较好。最好是离得近的,好运送,出了问题维修方便。
    送走李政委一行。元锦将新战机开回组装的厂房,进行涂装。
    虽然耗时有点久,但性能很稳定,比她预期的要好一点。
    ……
    从第一届力学院学生中选拔出来的,符合飞行员要求的学生,男女一起只有40个。
    元锦亲自挑选后,只剩下20个人。
    没办法,她只好把娘子军都叫回来,又选了一遍。
    这次加上韩霜一起,选出来20个人,和力学院的学生一起组成40人的飞行员班。
    第一关是体能训练。
    之前宋云策帮忙训练了一段时间,但强度和力度都不够,而且器械准备也不足。
    元锦将人挑出来又过两天,训练用器械完成安装。
    把所有人丢在训练场训练体能后,她找到宋云策,询问他的地质学学的如何。
    师范学院的老师基本到位,农学院那边,林先生表示只要有教材,他可以带头组成一套班子,边学习边试着教。
    农业大学的专业教材,她能帮着编写的只有电气工程和土木工程,数学化学原本就已经有教材,不用重新编写。其他的,是她的知识盲区,记忆里一点相关的知识都没有。
    “我学过但是没做过相关工作,你是想找石油?”宋云策一点就通,“有探测仪器的话,我可以带队去找。”
    元锦眨了眨眼,用手语说,“探测仪器有,但没有钻井的器械,你先带着工兵旅去找。稍后我也过去设计原油输送管道,加工厂,以及加工后的成品油输出管道。”
    “现在就出发吗?”宋云策苦笑连连,“学校的课谁来上。”
    开元大学成立两年,第一批学生还有半年才毕业。虽然取消了寒暑假和周末只给半天时间休息,上课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强塞给学生各科的知识。
    尅他们当中吸收得比较好的就没几个。
    现在国民政府和东三省联手,原本有意来中央临时政府管辖区的留学生,纷纷打消了念头取消行程。
    学生的课不能丢,石油也不能不开采。
    元锦笑了下,继续比划手语,“我手里还有六个工程师你忘了?他们上物理和化学以及其他学科没有问题。”
    他们原本就读的理工专业,这两年跟着她折腾战机,他们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开元大学所有分科的科目,他们都要了一套教材回去自学。
    两年时间,学生没法毕业,本身就已经毕业了的留学生水平足够教这些学生。
    “阿姐……我马上安排,你调好了人跟我说一声。”宋云策哭笑不得,“是我想的不够周全。”
    他利用空余时间,写了很多的自己学过的科目教材,药厂实验室的研发能力也比之前提升很多。
    药厂的生产能力,满足战需绰绰有余,给医院的药也十分充裕。再过一段时间,可以开设国营的药店,减轻医院的压力。
    苏省第一家人民医院目前已动工,建成需要一年左右,科室安排完全按照现代医院来。
    许多常用药,他已经不用专门去带,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员就能自己弄出来。
    他目前在打算开一所完全以西医为主的医科大学,争取多培养一些医生出来。出国留学学医的人很多,老师会有不少,眼下的难题是如何让他们相信,中央临时政府是正确的政府。
    连续两年招生,医学院的学生都比力学院多,护理班开设后人数更多。
    外面战火纷飞,眼前的平静不知能维持到何时。
    他把所有事的计划妥当,就没想到,阿姐会让他先去找石油。
    “对了,我想把医学院分出去,成立苏省医科大学。”宋云策放下手里的笔,语气有些迟疑,“理工科目的老师还需要继续培养,医生大学的老师有现成的。”
    元锦抿着唇想了一会,点头同意下来,用手语回他,“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得等半年,我找人把原来的私立女子中学改建一下。”
    江宁的几所私立女子中学,因公立中学开设后,生源日渐稀少。其中两所办不下去的,她买下后又把旁边的地给买了下来,改建成苏省农业大学。
    另外一所女子中学,她原本想改成公立高中。把医学院分出去也不错,到时候开元大学可以开航空航天学院,开设建筑学院。
    “你同意就行,李医生那边有不少的同学,学校建成后他能帮忙推荐不少人。”宋云策脸上的笑容扩大,“什么时候出发?”
    元锦回头看韩霜。
    跟他一起去探测石油的人由李政委调拨,她这边只负责提供探测设备,负责设计油田输送官道,设计开采机械、炼油厂、还有运输车辆。
    牵一发动全身。
    这些事全部完成下来,最少得两年。
    好在现在战机已经组装出来,且完成了涂装。党内所有的理工人才都集中到江宁由她调遣,而不是只靠她和宋云策两个人去完成。
    “人员已集结完毕,一个旅大概八千人左右。”韩霜将册子递过去,“这八千人都是当地的驻军,这边会给开过路的介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