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28页

      “那可真是太好了。”
    茵茵无语:
    “你自己不是会做饭么?怎么不自己做着吃?我可以每天给你送菜啊!”
    有空间手环想要送菜不是很方便的么,又能保鲜。
    叶隐川摇头:
    “一个人做饭,懒得弄。再说一个月三五次的还好说,要是天天吃那么好,整个军区都得知道。”
    不要小瞧了邻居的嘴。
    那茵茵也没办法了。
    摆弄着竞赛得到的两块手表。
    茵茵打算好了,家里就嫂子们还没有手表,到时正好给她们分,不过三个嫂子,看来得再买一块才行。
    在滨海市吃点东西休息下,继续赶路,到家都晚上六点半了。
    家里人都在等着她,何小英已经打了电话回来,所以家里人都知道她晚上会到家。
    一进门,迎接她的就是长辈们的关心。
    等她终于跟远来的长辈说上话时,她妈已经端了煮好的饺子过来了。
    “先吃点饺子,肚子饿了没?”
    “不饿的,四点来钟才吃的饭。”
    “那也过两个小时了,再吃点吧。”茵茵想到叶隐川的胃便没有拒绝。
    给叶隐川一个大碗:
    “碗里倒点饺子汤,你干脆就用盘子吃算了。”
    反正她是吃上五个就吃不下了,剩下的他都可以吃完。
    叶隐川真就用盘子吃了,他不讲究餐具,讲究的是吃的,有肉吃就好。
    安排好他茵茵不管他了,转而和二爷说起话来。
    “二爷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乍一回来吃的住的习惯么?”
    “习惯,做梦都想的味道,哪能不习惯?你呢?听你爷说你上高二了?”
    “是。”
    “才十六就上高二了,学习还这么好,真是了不起啊!”
    二爷已经看过茵茵的照片了,现在看到人心里更高兴,这可是他们老苗家近百年才出现的一个姑娘啊!
    才这点岁数就能带领全家创下这片产业,比当年的老姑奶奶还要强,果然传言不差,他们老苗家的姑娘都是能给家里带来福气的,他是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喜欢。
    而茵茵可是越看越惊心了,这老爷子再激动下去血压要爆表了,忙抓住他的手,在手臂内侧几处按了几按,让人镇静下来。
    苗洪举担心地看着:
    “你二爷的身体能调理好么?”
    茵茵放下搭腕的手指:
    “算不上什么太严重的病,只要能心情平和就没事。”
    小刚皱眉:
    “祖父在法国、英国各大医院都检查过了,说是病情很重。”
    “是啊,在哪看都说我活不了几天了,难道是茵茵的医术有这么高?”
    老苗家的姑娘,她说天上的太阳是黑色的他都相信。
    茵茵笑看了眼帅气新潮的小刚,对大家道:
    “二爷病在肝、胃、心和胆,其中只有心脏病算是最严重的,但这个通过药物和自我调整心情是可以控制一二的,其他确实达不到严重的程度,至少说随时会死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那就好,你这几天也累得不轻,回屋歇歇,等明天歇好了再给你二爷配点药调理调理。”苗洪举担心她累了。
    茵茵点头,将证书和奖品交给李丽娟,跟叶隐川打了个招呼便回屋洗漱去了。
    好几天没洗澡了,整个人都不太舒服,打夏天开始天天洗澡洗习惯了,现在到冬天茵茵也要每天洗澡。
    家里人向来惯着她,想洗就洗呗,有室内卫生间,里面干湿分离可以洗澡,不过多添几口柴火烧桶水的事。
    所以在知道茵茵出门三天肯定已经很不舒服了,才叫她去洗漱,那边大嫂已经帮她烧好水了,三哥给她拎到楼上卫生间里。
    “还没开始烧锅炉么?”烧锅炉就可以在炉子上面烧水了,不用从厨房拎过来。
    “已经换好水了,这几天开始冷起来了,爹说明天早上烧起来。”
    原来家里炕烧的热,家里人又天天上班不在家,竟还没开始烧炉子。
    茵茵点头:
    “叶隐川还问我有没有人来送煤呢,我哪知道这事。”
    “有送,养殖场和服装厂都送了,家里也卸了两吨。”
    而叶隐川那里也正在说这个事。
    “养殖场、服装厂还有家里都要用,就送了十吨煤怕是不够用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
    晚上老哥两躺在一个炕上说话。
    打二爷来家里后,苗奶奶就去了李丽娟他们屋子睡,至于小刚则安排到苗于勇兄弟的屋里。
    “这个小叶……和家里关系挺好的啊?”连冬天用煤够不够都操心。
    “小叶算是家里的贵人,如果不是有他在,两个场子可没那么顺利地开起来。而且就是他帮着牵线茵茵才能在元首面前挂上号的。”
    对叶隐川,苗家人始终是感激的。
    苗二爷点头:
    “那倒也是,不管啥时候,上边没有人还真是不行。”
    “那可不,就说这建厂子,元首给你批条了说允许建厂子,可这省里、市里、砖厂、建筑队啥的不还得自己去联络么?建服装厂的时候,在市长手里卡了一个多月……这要不是小叶在,谁能跑的明白,家里都是泥腿子认识哪个当官的?知道找谁办事去?”
    二爷赞同,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