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周显冷静下来,沉声道:“朕知道了,这就让户部着手督办此事。”
第123章
进入十二月,大地一片萧寒。
又到了官员们年末升迁考核的时候,周显和周宸烨于勤政殿内,挨个翻看吏部报上来的折子。
殿内一片寂静,檀香缭绕,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冬日惨淡的日光透过玻璃,在淡青色的地砖上落下一层斑驳的光晕。
过了许久,周宸烨微笑着说道:“父皇,从今年来看,官员们渎职懒政的情况,比往年少了许多,看来去年定下的那套考核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嗯,你说得不错。”周显丢开折子,心情颇为愉悦,“还是你想的办法好。清退一点事不干还鱼肉百姓的,训诫无功无过随大流的的,奖励真正办实事的,再鼓励下级检举上级,百姓检举官府,这样一来,人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刀,他们自然就得对公务上一百个心。”
周宸烨轻笑着摇头:“儿臣不敢居功,此种方法能奏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消息传递的时效性,若没有随处可见的直播屏幕,就是再好的政令,到了地方上,也会遇到诸多阻碍。”
“唉。”周显长长叹了口气,“这倒是,如今我只想着,钟娘子能长长久久的把直播继续做下去就好了。”
怎么能不希望呢,体验过政令高效无比的传达速度,再让他回到四年前那种原始人一样的生活,真是哪哪都难受。
“可是,钟娘子早晚有一天会离开的。”周宸烨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与其将所有希望寄于一个外人身上,不如咱们早些把电话给做出来。”
这话就说的......当谁不想吗?为什么他们没有电话,那是他不喜欢吗?
四年多时光过去,他们也早就知道,通讯设备从无到有,要经过一个怎样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们现在连蒸汽机都搞不定,别说技术比这不知道要难多少的电话了。
周宸烨摸了摸鼻子,也发现自己说了句傻话,等他有生之年,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电话问世的这一天。
“别气馁嘛,虽然电话不可能,但可以试试电报啊。”
脑中响起清脆悦耳的声音,二人连表情都不变一下,足见有多习以为常了。
“电报?”周宸烨怔了下,迅速反应过来,“你说的可是按字计费的那种通讯方式?”
钟荧笑眯眯说道:“太子殿下您看的书很多啊,这都有了解。”
周显急忙追问:“你快说说,这个电报是怎么回事?”
“电报就是现如今我们用的电话的前身,也是一种即时远距离通讯技术。”钟荧解释完什么叫电报,接着又道,“肯定没有手机这么方便,限制非常多,在我们国家早就淘汰几十年了。”
就算限制再多,那也是即时通讯啊!他们现在传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还靠着烽火台和骑马呢,效率有多差自不必说。华国再落后的技术,放在大黎,也是惊为天人的神仙技术了。
“电报到底要怎么做?多长时间能做出来?”
钟荧有些心虚地咳嗽了一声:“这么嘛......我就是给你们说说,可以着手研究下这方面,早点研究肯定没坏处的。”
周显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现在还做不出来?”
“这个......也许五六年,也许一二十年,也许四五十年,反正研究的时间不会短的。”
周显憋下一口闷气,忍住那句“那你说个屁”,运气几息,才重新问道:“钟娘子这会来可是有事?”
“的确有件事。”钟荧道,“陛下,太子殿下,我只是突然有个想法,并且觉得大有可为,若是能做得好,定能为朝廷挖掘许多可用之才。”
周显:“什么事?”
钟荧神秘一笑:“不知二位可知道报纸?”
纸媒落寞的时代,报纸已经不多见了,直播这么久,她从没接触过一次报纸,自然大黎的人也就很少有知道它的。
他们唯一一次跟报纸最近的距离,还是四年多前看《恰同学少年》时,里面的人物开报社办报纸,才有了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周显也是如此,他只知道报纸是一种可重复印刷,刊载实事,能在多地发行的一种纸,再详细深入一些就没有想过了。
而经常泡图书馆的周宸烨,看过大量建国初期或民国时对报纸的描述,立刻领悟了为什么钟荧要提起报纸。
看到周显脸上非常明显的疑惑,钟荧二话不说,直接把网上买的一份旧报纸传给他们。
父子二人一拿到报纸,立刻头碰头凑在一起观看。
这一份是她特意找的90年代的报纸,上面都是黑白印刷的图像和字体,广告都很少,大多是新闻时政,年代感满满。
花了十来分钟,二人将报纸大致浏览了一遍,对它的认知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周显拧着眉头:“你提起报纸,莫非要朕也效仿这样做?”
钟荧道:“是啊,难道陛下不觉得,这是引导舆论,传递新闻,挖掘优秀人才非常好的一种手段吗?”
周宸烨已经明白过了,周显则明显固有思维作祟,转不过弯来。
“朝廷大事怎能随便刊登出来,让百姓品头论足。”
“这有什么不可以。”钟荧奇道,“又不是男女私事,让人知道了又能怎样,越是捂着不让人看,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它好奇,不然为什么民间有关宫闱秘事的话本会卖得那么火。若是摊开来,让大家随便看,要不了多久,百姓也就没兴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