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6页

      果不其然,金太夫人正为太子记恨稷府,而恼怒不已,听了他的消息,即刻遣人去接稷庶女。
    他这样做不仅解去道仁帝诛池瑶三族,牵连到自家小娘子,还能釜底抽薪。
    果不其然,金太夫人为了笼络稷庶女,还说当初对方的生母姨娘包藏祸心,用催产药将庶女和嫡女同日出生,以此将嫡女和庶女调换了。
    一出狸猫换太子彻底颠覆了两个女子的命运,帝王为假嫡女散尽六宫,而真嫡女却沦为下九流,躲躲藏藏。
    对于渴望了一辈子权势的稷庶女,听了这些话,当即就信以为真,同自己回了燕京。
    她大概是将他当做金太夫人的心腹,一路上知无不言,被自己套出很多话。
    一时间,连他都分不清金太夫人说的话,是真是假了。
    而且,他还探知自己的父亲稷寒山当年屡立战功,却被当做旧衣一般除族的缘由。
    其中不仅仅是因为云智大师给他算出天煞孤星,刑克六亲的命,还诬赖稷寒山同其父稷峦的美妾有染。
    而那个带头唾骂稷寒山的人,便是稷贵妃。
    原本,父亲一直等着那个家中同自己最亲的妹子,会信任他。
    事发时,稷贵妃刚刚诞下幺儿,没能顾得上母族,可待稷贵妃出了月子的首件事,便是让稷府开祠堂,将稷寒山除族……
    那时,父亲的心,该有多疼?
    稷贵妃没有大局观,性子又自私自利,在金太夫人的操控中,就成了稷家手中的刀。
    指哪,就砍哪儿……
    可恨至极!
    他不是圣僧,对于无可救药的蠢人,没有那份度化的善心。
    既然,稷贵妃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今上的独宠,那他就毁掉这一切。
    让她好好看看,待失宠后,她的母族会如何对她,他要让稷贵妃从云间跌入泥潭,好好地感受父亲那般的失望、苦楚……
    记得前世,在今上驾崩后,池瑶之子登上皇位,池瑶则垂帘听政,在他的推动下首要就是清算稷家。
    可就算稷贵妃可恶,他因道仁帝的提携之恩,也没有动她,只要她安分,便可安享晚年,但其他的稷家人,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那时,清河侯可未被自己设计,死在田婻的肚皮上,而是恶事做尽,却逍遥法外。
    他利用池瑶下令,尽革外戚封,不得世袭,清河侯与建昌伯均在革中。
    紧接着,他又将稷家横行不法,坐事下狱论死,引大臣争谏,池瑶命长系狱中。
    做了太皇太后的稷贵妃得知后,以绝食逼迫池瑶放她的了母族兄弟。
    池瑶又不是道仁帝,哪里会管她的死活?
    反而,池瑶刚愎自用,心狠手辣。
    就这样,一向自诩聪明的昭圣孝慈太皇太后,被生生地饿死了。
    池瑶对她的葬礼也是一减再减,甚至连牌位都未曾放进太庙。
    紧接着,稷家兄弟也被斩于西市。
    连着刑部侍郎沈椿,稷步的姑父,因予以回护,也被查办。
    就这样,稷府彻底覆灭。
    后来,在河北、山东交界一带流传着一个故事。
    道仁帝之妻稷贵妃为人机智贤明,曾辅佐先帝政事。
    而其两兄弟稷延龄、稷鹤龄,却仗皇亲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稷贵妃绝食驾崩后,池太后将其全家抄斩,部分子孙四散逃跑。
    为便于日后相认,他们按逃跑的方向由稷姓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所以也有“东南西北本姓稷”之说……
    “哼……”夏藕睡得有点热了,轻轻的嘤咛一声。
    稷澂垂眸。
    娇娇小娘子安安静静的酣睡着,巴掌大的小脸陷在被窝里,十分招人疼。
    他拢了拢怀中的小娘子,替她掖紧被角,又悄悄地亲了一下。
    看在夏药真心对小娘子的份上,他总会留稷贵妃一命。
    不会让她如前世那般,被活活饿死……
    坤宁宫,殿里烧着地龙,温暖如春。
    稷贵妃咬着下唇,连哭都不敢哭出声,只能低低地哀泣。
    她穿着银红色团寿纹夹袄,阖目靠在大迎枕上,手腕子上缠着一串紫檀木七宝佛珠。
    “孝龄,那孩子的确是咱们的秀儿……她受了很多苦,日后咱们一起补偿她吧!”
    道仁帝一进殿,就将夏药的事情说了。
    又见摆在紫檀木八仙桌上的粥菜一口未动,后面心里想的那些话,也说不出口了。
    他端着粥水,劝慰她吃一些。
    “孝龄,碧梗粥清淡,易克化,好赖也吃两口?”
    “都倒掉,御膳房愈发应付差事了!”稷贵妃不敢再哭,怕露出端倪。
    其实,不用夫君调查,她也认出那灵芝胎记。
    但是现在她混身不得劲儿,看什么都不顺眼。
    听罢,道仁帝眸子一黯,微微扭过头,眸底隐隐藏着不满。
    这一桌饭菜起码要上千两银子,而天底下又有多少自己的子民食不果腹?
    他对着念慈,道“撤了膳食,都赏给宫人。”
    “倒掉,都倒掉,本宫说都倒掉!”稷贵妃却不满。
    见丈夫不顺自己的心意,她这心里堵的就更难受了。
    道仁帝看着妻子撒泼的模样,目光幽冷一瞬。
    贤妻者,美善也,和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