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2页

      第37章
    马箬天还是要嫁人了,日子定在了良月十八巧,宜婚嫁。
    大婚当日,说红妆十里都不夸张,马家姆妈添置的嫁妆整整一百二十抬,金银摆设,木器家具,梳理洗漱用具,绸缎锦被,衣裳鞋子,手饰古玩字画,药材香料,文房四宝各类书籍整整一百二十抬。
    一百二十抬红龙过街时,引起一时轰动,街上的百姓忍不住议论起半个月前的马箬妤的婚事。
    马箬妤跟马箬天就差了半个月,郭嘉陵跟家里软磨硬泡,死缠烂打,闹了许久才应了这门婚事,也不过是个平妻。
    马扬名觉得丢人,这事匆匆办了,就此结束了这场闹剧。
    因着马文轩扭了腰,马箬天便被马文举背上了轿子,马文齐哭的一双眼都肿了,不敢出来见人。马箬天轿子抬走以后,马家姆妈跟了两步,而后反应过来,甩了甩帕子,笑了笑招呼来客去了。
    马家姆妈虽是难过了几天,不过很快又投身于马文轩媳妇那边去了,京城的郎中还是有本事的,吃了一个月的药,文轩媳妇居然就怀上了。
    马家姆妈整日里笑吟吟的,逢人便说,这京城的郎中还真是不错。
    马文齐日子还是不咸不淡,白天写字作画,夜里跟赵家兄长谈谈心,虽说马文轩不许他们接触,但马文轩也不能死死盯着,只觉得自打文齐生辰以后,两人交往不那么亲密了,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
    再有一个月也要过年了,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冷了,雪也已经下了两场了。马文齐呆在屋里,不愿意出去,他听说外头不大太平,好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捱不过冬天,好些的,破席子一卷,随便找了地方埋了。更穷苦些的,说是路有冻死骨也是毫不夸张的。
    这个时候,好些大户人家都张罗着准备年货了,马文齐却不见家里有什么动静。马文齐心里暗暗疑惑,小翠告诉他说,府君是太守,越到冬天越是忙的时候,这天气太冷了,路上竟活活冻死了人,府君得张罗着发赈灾银。
    这些银钱,从上往下发下来,层层剥削,发到手里也不过二百两,这可愁坏了马扬名,人多钱少,这点银钱,怎么够会稽的穷苦百姓撑过整个冬天呢?
    马府上下份例通通削减,连带着马文齐的吃食也缩减了,以往还有四菜一汤,如今接近年底,竟成了两菜一汤,菜也是少的可怜,夹几筷子就没了。
    马扬名去商户家筹集银钱,哪承想,这些个商户都是只进不出的主儿,唯有赵家阿耶拿了五百两银票出来,马扬名心里越发坚定同赵家结为亲家。
    全府缩减,再加上赵家的五百两银票,好歹也凑了一千多两。这些银钱,马扬名不敢手一松就丢给下面的县官,若是再剥下去,凑的这一千两,也剩不了几个银钱了。
    马扬名带了人,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走访查问,早出晚归,也是累的不能行。
    到最后了,还剩几个地方,可银子却没多少了,马扬名一狠心,拿了家里的银钱去赈灾了,各院子竟是连晚饭都吃不上了。
    马文齐饿得没什么力气,外边天又冷,索性就早早歇下了。
    赵昃延进了屋子,见屋里只亮了一盏油灯,心下疑惑,拍了拍斗篷上的雪,问道:“这么黑,怎么不多亮一盏灯?”
    “阿耶去赈灾了,府里也没有银子了,这会儿全靠着姆妈的嫁妆撑着呢。”
    赵昃延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几块点心递给他,马文齐眼睛发亮,往嘴里塞了一块:“我哺食都没用,饿死了。”
    赵昃延愣了一下:“家里穷成这样了?”
    “我阿耶没几个银子的,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子都赈灾去了,前些日子还好,哺食还能吃得上,如今晌食也只有一菜一汤,连哺食都吃不上了。”
    赵昃延拍拍他的背,给他倒了杯茶:“我阿耶拿了五百两没想到竟然也是杯水车薪。”
    马文齐喝了茶润了润嗓子:“外面灾情真的很严重吗?”
    赵昃延点了点头:“严重,会稽有马太守这样的好官还算好的,有些郡县,都冻死好多人了。”
    马文齐低着头没说话,赵昃延叹了一口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马文齐起身下了床,翻箱倒柜找出来一堆东西:“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你拿去当了,换成银子,我阿耶这几日都宿在外头,你若是有空,帮我带给我阿耶。”
    赵昃延扫了一眼,都是一些银镯子,银锁,玉佩什么的,所幸里面没有他送的。
    赵昃延收了东西,从里头挑出他束发以后常戴的金镶玉的簪子:“这个我看你常戴,留着吧。”
    马文齐摇了摇头,从一旁的箱子里翻出许多簪子出来:“你看,这些都是你送我的生辰礼,我够呢!”
    赵昃延心下一暖,纵使文齐束发礼的时候没戴他送的簪子,可若是日日戴着他送的簪子,也是够了的。
    赵昃延回到府里把簪子好好的收了起来,从自己小银库里取了一千两银票,打听了马扬名在哪儿赈灾,急忙赶了过去。
    赵昃延找到马扬名的时候,马扬名正在一户人家家里帮忙修缮房屋,赵昃延挽了袖子,从梯子爬上去,默不作声的帮他递东西。
    马扬名笑道:“六郎?你怎么来了?”
    “马世叔,我原有事同您商议,如今正忙,待会儿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