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0页

      蔺洵正在思考怎么处理,曾大人提议:“大人,衙门旁边就有一个院子,大人可以租下来居住,离衙门也近,方便。”
    “当官的不住在衙门里,别府令居,成何体统啊!”蔺洵拒绝了,在看面前的院子,他悟了,
    “其他大人都是住在别院的?”他就说前一任最多刚走三月,怎么可能破成这个样子!
    曾大人低头默认,修缮要大人自己掏钱,而住在旁边的院子不用给钱。毕竟是一州之长,还是有很多富商愿意来讨好的,送个院子算什么?
    但蔺洵明白拿人手短的道理,才不会去住别人提供的地方,他让人趁着现在天还没黑,赶紧整理出一间能住的地方,他先住了进去,剩下的一边住一边修缮,总有修完的一天。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舟车劳顿,他累的沾枕头就睡了。
    清早醒来,吕氏就开始忙活着雇人修缮的事,他们带了许多行李和种子,这些都是不能沾水的,而芒州雨水多,常常一下雨就是好几天,她得盯着工匠们的进度。
    吕氏刚刚找人过来修屋子,又发现一个华点,语言不通。她根本听不懂芒州的方言!而会官话的人又少,怎么沟通啊?无奈之下还是又找来曾大人,带了他家的夫人帮忙做翻译。
    曾夫人口音同样很重,但至少说官话时吕氏还能听得懂,就这样一人说话一人翻译,才勉强把工程进展起来。
    蔺洵自然要先去忙自己的事,他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召集各县城的知县,互相认个脸,免得以后碰面不认识,芒州一共五个县城,知县们早就做好准备,只是没料到他来的这么快,别的大人上任总是磨磨蹭蹭,不拖到最后期限决不会到,新大人倒是动作很快。
    他们到来时,心里还有些忐忑,一是失礼,二是怕大人想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搞搞上一任没有做完的事,那日子就不好过了。
    芒州的赋税收不上来,可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知县们也脑壳痛,底下的百姓兜里就没钱,他们就是刮地皮也要有的刮才行吧?不是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所以,他们最怕新大人一来就问这个问题。
    蔺洵自然看的出来这个问题,他趁着这段时间先把库存的资料看了一遍,发现收赋税这事,也怪不了他们,但墨守成规不想法子解决,那就真的是他们的问题,所以他一开口就先放了一个炸弹。
    “各位大人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本官到任后,深感芒州的情况急需治理,非本官不能胜任,所以上书吏部想要申请连任,也就是说,咱们以后要在一起打交道六年了,先互相认识一下吧。”官员连任常见,但在芒州要求连任的就是纯粹胆子大了,想必吏部根本不会拒绝,恨不得他继续连任下去。
    蔺洵有这个把握,才会大胆的说出来,告诫这些大人,别想着糊弄我,以后的日子还长着!
    知县们只能苦笑,他们还能怎么样呢?以后官绩考核还要长官发话,当然得先把人伺候好了,于是纷纷的站起来,介绍自家的情况。蔺洵一一记下,然后又安慰到:“各位大人能够在如此差的情况下支撑这么久,想必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本官也明白其中的艰难,不过过分苛责你们,从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以后同心协力,共同把芒州建设好,如何?”
    这些虽然是客套话,但知县们听了也算安心,毕竟要是连客套话都不说,那才是彻底撕破脸呢。
    第二百五十七章 小官宦途(三)
    这场酒席也说不上愉快,作为上官,底下的知县得绞尽脑汁的奉承,免得被为难,而蔺洵本身也不爱听那些阿谀奉承的话,于是喝过几杯,他让那些知县有事前去衙门找他就行,自己先离开了。
    等他一走,知县们才算长出一口气,商量着该怎么应对长官。
    蔺洵回到衙门后院,吕氏的修缮工程大有进展,虽然还是看起来乱糟糟,但至少能住人了。她看到蔺洵回来,欢喜的过来迎接,“老爷回来了?可是外面的席面不好吃啊?”
    她本来是想开个玩笑,没想到蔺洵真的点头,“吃不惯这口味,还是家里好。”他们家是雇佣的厨娘,不然还真该带着。
    吕氏就笑,“那我下厨试试?”她也会做点家常小菜。
    “走,一起去厨房去。”
    曾夫人看着人家两亲亲热热的,莫名羡慕,要是他们家的老古板能这么贴心,她可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实际上蔺洵可没想到那么多,他只是为了去厨房告诉吕氏,抓紧时间学会本地的方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还为了不被糊弄!话都说不清楚,那还怎么沟通呢?
    吕氏想想这几天的遭遇,觉得完全有道理,她要是会说会听,直接就跟几个工匠说话了,哪儿还用的上这么折腾啊?
    定下此事后,他们暂时没急着做别的,每一天都抽出半天时间,让曾大人曾夫人带着学方言,吕氏的语言天赋颇为出色,半月时间就学的有模有样。
    等她学好了,这才到了真正做事的时间,他们两人伪装成一对来寻找亲人的夫妻,开始在各个县城里转悠起来。
    芒州这个地方,水土其实算丰茂的,只要肯努力种田,总归能够收获一大批,它的气候也还算不错,但就是每年的雨水是个很大的问题,毕竟靠近着海边,常常因为下雨毁掉一年的努力,久而久之,还愿意辛苦种田的人就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