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帝后一体,圣上看重皇后,总比和先帝一样宠妾灭妻要好。
永嘉二年七月,第一批占城稻成熟。
实验证明,即便无人侍弄,占城稻在荒地也能有所收获。
在汴梁,七十天成熟。
有人侍弄的几块田,收成都快赶上普通的稻种。
“这稻子顽强的很,不挑地。”老农笑呵呵地说道。
他们已经问过管事的,这稻种以后他们都能种。
近些年,老天爷不顺心,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多少人饿死家里。
有了这稻种,在荒地上撒上,碰上灾荒年,好歹勒紧裤腰带能活下去。
叶敛捏起一粒稻米。
占城稻成熟快,口感自然比不上普通稻种,更不要提皇家特供的碧粳米。
但在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在意了。
何况占城稻也是可以改良的。
叶敛垂眸,双手在捣过的的稻米上拂过。
“这稻子还要大伯您接着照顾。”叶敛开口道。
占城稻是原始的优良稻种。
不是找到就大功告成了。
何况叶敛在某个时空见识到超级水稻,亩产千斤。
与此相比,占城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惜杂交水稻风险太大,几代后效果就不好了,需要每年拨下变种的粮种。
由于大周现有的交通条件,叶敛不得不放下这个念头。
还是慢慢来吧。
老农皮肤黝黑,闻言憨厚一笑,“公子不嫌弃我粗手粗脚就行。”
管事的给他们的待遇很好,他们很愿意留下来。
“我侍弄庄稼侍弄了一辈子,绝对不偷懒。”老农拍着胸脯保证。
叶敛看到田边的何钦,对成德使了个眼色。
何钦的农书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整个科院中属他对农事了解。
叶敛也有意培养。
于是,何钦成了最先知道占城稻存在的人。
“何大人觉得这稻种如何?”叶敛拍拍手,掸下手上的灰尘。
“利在千秋万代。”何钦郑重地说道。
叶敛笑了,“朕将这稻种交给何大人负责。”
“朕希望这稻种能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
何钦愣住了。
这稻种的作用不是为了防范天灾吗?
一年两熟,三熟……
何钦陷入沉思。
叶敛淡淡道,“没有不可能的事,这稻种未找到钱,谁能想到山地也能种水稻。”
就看敢不敢钻研了。
“朕可以给何大人足够的时间,就看何大人敢不敢接下这个任务。”
何钦要真的能完成这个任务,日后前程自不用多提。
不说六部尚书之位,三品的侍郎绝对可以。
日后有一争宰执之力。
要知道朝堂上,四品时一个大坎。
不知多少官员在四品的位置上空耗了一生。
大周百余年的历史上,也就出了钟相这一个奇迹。
更多的官员是用时间熬资历。
寒门子弟朝中无人,一步步都走的艰辛。
何钦自然清楚其中的凶险。
他若不是因为黄河水患,现在还是个七品的小官。
和其他同年一样。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简直闻所未闻。
自然规律是春种秋收,千百年来皆如此。
可风险大,机会也大。
何钦躬身,坚定道,“臣遵旨。”
叶敛将何钦扶起,似是玩笑,“何大人倒是大胆,不觉得朕胡言乱语。”
“就不怕在这稻种上空耗数年,一无所获。”
何钦起身,跟在圣上身后,诚实地说道,“是有些怕。”
可他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寒门子弟走到现在,就是现在致仕,何钦也别无所求。
“微臣家乡县令是七品,微臣承圣上恩典,官位是六品,回到家乡也是衣锦还乡。”何钦笑道。
他没有太大的野心。
六品的官位能护得住何家上下。
“微臣出身农家,也想为农事尽些许微薄之力。”
整理农书是因为此,接下这任务也是因此。
叶敛点头,“爱卿一腔热血,既是如此朕也不能亏待。”
“成德拟旨!”
第76章 天作之合
典农中郎将,武官,正六品。
相比何钦之前的都水使者,官职小升了一级。
无功升官,但却无人觉得不合适。
都水使者负责治水,手握实权,大周水旱灾害大大小小,这个职位虽小,却是有油水,还能和圣上直接接触。
而典农一职最初是为解决屯田问题,保证军队的粮草。
大周承平已久,这个职位早就成了虚职。
虽然从六品升为正六品,典农还真比不上都水使者能说得上话。
此调令一出,何家可算是恢复了平静。
这也让何钦松了口气,同年不找状元榜眼,找自己攀关系,着实是让他受宠若惊。
要知道恩科是圣上的第一届科举,可谓卧虎藏龙。
一甲能脱颖而出,绝对是家世才华个个不缺。
他这个寒门弟子再不低调点,就真成出头的梭子了。
何家人也不懂什么实职虚职,在他们看来从六品到正六品就是升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