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9页

      夏桐一句话说道:“没有。”随后进屋关上了门。
    只留王翠娥一个人在门外闲骂了几句就离开了。
    夏桐也不是小气,汤又不值什么钱,就是看不惯王翠娥而已,真是越来越过分了,越纵容就越蹬鼻子上脸。
    第353章 主仆恩情
    夏桐正盛了一碗汤,配着大馒头美滋滋的吃着喝着,喝完一碗汤后,夏桐就有些饱了,吃完就收拾好了碗筷。
    又过了几天,夏桐终于收到了阿诺寄来的信。
    阿诺在信中说道,六婆看到了她的来信很是高兴,说那位白大哥已经帮六婆在居委会盖好了章,小年当天六婆拿着开的证明坐火车过来,他已经帮六婆买好了火车票,到时候让人接她就行。
    夏桐一算日子,不就这一两天了吗?夏桐高兴的跑去了江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杨奶奶。
    杨奶奶激动的问道:“小夏是真的吗?我家六小姐真的过两天就能到。”
    夏桐点了点头,“是真的,杨奶奶,马上你们就要见面了。”
    杨奶奶说道:“不知道六小姐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她年轻的时候可俊俏了,她长得像夫人,刚成年,家里的门槛都要被提亲的人踏破了。”
    杨娟子在一边“切”了一声,“还六小姐呢,她和你一般大,现在和你一样就是一个老奶奶,你喊她六小姐,我听的别扭的慌。”
    杨奶奶:“你这妮子,不管六小姐多大年纪了,在我眼里她就是以前的六小姐,是尊贵的小姐。”
    杨娟子看向夏桐说道:“嫂子,你看我奶奶,肉麻的要死,谁都比不上她家的小姐。”
    夏桐笑道:“杨奶奶和六婆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看杨奶奶这么惦记六婆,说明六婆对杨奶奶也好。”
    杨奶奶应和道:“是啊!我们四个,六小姐从来不把我们当做是丫鬟,对我们亲如姐妹,六小姐人也特别好,对下人们从不打骂。”
    “我刚进府的时候,在陌生的地方很害怕,年龄又小,整天躲在花园后面的墙角那里哭,还是六小姐发现了我,安慰我给我点心吃,让我不要害怕,说以后这就是我的家了。”
    “十二岁时,老家发大水,村里的人都逃荒的逃荒,淹死的淹死了,后来我爹托人进府带信给我,说我弟弟病重,让我凑些钱给弟弟治病,我当时还是个小丫鬟,哪有什么钱,平时的月钱和打赏我都托人带回了家。”
    “那些日子我也为难,小小年纪有什么办法,总是惦记病重的弟弟,也是六小姐看出了我的异样,问明了缘由,给了我钱,才能给我弟弟治病,后来又给了我一笔钱安顿他们,他们才落了脚,我时常也能看看他们。”
    “后来我成年后家乡恢复了平静,根在那里,父母弟弟又回了老家,我当时也攒了些钱,给父母回去修建房屋,六小姐怕我钱不够,又给了些。”
    “你们说我的六小姐对我好不好,我这一辈子都记着她的恩呢?”
    夏桐听了也很是有些感悟,六婆真不愧是大家闺秀,品质纯良,待人仁义,但这样的人,晚年居然会如此的惨,真是可怜,也让人心酸。
    不过再坚持几年就好了,光明就在眼前了,到时候一定好好安排好她,让她过得舒适。
    杨娟子听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奶奶,这些你都没和我说过,你家小姐人真好,对我们家有恩啊!难怪你念念不忘她。”
    “等她来了,你们好好聚聚,我要好好招待一下她,听嫂子说她也不容易。”
    杨奶奶叹气道:“早知道我走后,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我就不该离开六小姐,一直在她身边照料着,这样她的日子也好过些。”
    杨娟子说道:“这可不行,如果你一直在你小姐身边,就怎么会认识我爷爷,就不会有我爸,更不会有我了。”
    夏桐也说道:“是啊!杨奶奶,你过得好,六婆才会开心的,她也不会忍心把你留在身边的。”
    报了信后,夏桐整个人都很开心,感觉六婆和杨奶奶见面,她也很期待那个场景。
    这两天闲着的时候就写写稿子,她打算完成一部分就寄一部分,这样小组的人也安心些。
    回来这么些天了,给留了村里的电话,京都也没有打电话过来,说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夏桐还是想去县里接六婆的时候,打个电话去出版社看看情况。
    晚上,夏桐收拾好自己写好的稿件,放进了挎包里,傍晚的时候她已经和冯老头打过招呼了,让她明早过来接她去县里,她包了牛车。
    夏桐也和周父打了招呼,要去县里一趟,周父以为她要买什么东西,也就没有说什么。
    明天要去县里,所以晚上夏桐就早早的睡下了。
    第二天天一亮,夏桐弄了点吃的,就坐上了牛车。
    夏桐从挎包里掏出了两个馍馍给冯老头,“冯叔,给,你还没吃早饭吧!”
    冯老头正准备说吃了,没想到肚子里传来了一阵咕噜声,他的那句“吃了”就咽了下去。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大方,每次都给我吃的,弄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夏桐笑道:“顺手的事,这也是我吃早餐剩下的,早餐可重要了,三餐中早餐一定要吃好,不要省,你干的又是体力活,可饿不得。”
    “你这娃子,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接济我才这么说的,大家都吃不饱舍不得吃,哪能剩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