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61页

      唐海玉已经正式在晓晓家里住下,二人姐妹相称,唐海玉为姐,晓晓为妹,家里的孩子都叫唐海玉大姨,周围街坊四邻都知道,也是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人,学校已经放假,兰兰在家里和弟弟还有大姨上午习武,下午学习。时间也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晓晓终于能把自己空出来了,没事的时候就鼓捣一些东西赚钱,还有探听消息。
    大过年的,北平城里面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热热闹闹的,一年也就这时候看的见一点和平祥和,可是在另外一处地方,正在紧张的备战,因为这时候已经有了战争的前奏,一月份开始北平城里大很多东瀛人已经搬迁出去北平城。
    是大规模的搬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战争的信号,街面上除了除夕这天,平时都加强的巡视。黑皮巡警每天都会在街上巡逻,拿着警棍,一副人模狗样的,百姓看了都是绕道走。
    默默的算了一下时间,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一场战争即将打响,无数的军人将为保卫这座城市流干他们的最后一滴血。
    走在大街上,寒风凛冽,拢进衣服,围紧厚厚的羊毛围巾,看着前面高台上站着的男子,手里拿着一个纸喇叭,大声的高呼,“同胞们,鬼子的铁蹄已经踏遍了东北,无数的同胞在他们的屠刀下挣扎,无数不甘心做奴隶的热血儿女,正在白山黑水中,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苦苦地抗争!…………!”
    一身蓝色学生服的男子在台上慷慨激昂的陈词,下面的人们和学生也是一脸的愤怒,是呀,山河破碎,自己也不能置身事外,都是华夏子孙,血脉相连。
    在聚集的人群后面,晓晓默默的从布袋里面拿出来一个喇叭,一个可以安装电池的喇叭,大声的唱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
    这后面传来的歌声让高台上的人和台下的人们都楞住了,晓晓没有想过抄袭此歌,只是有点激动,一下子就唱了出来。
    在台下不知道是谁,很聪明,随即就跟着唱了起来,有一人开始跟着唱,随即就有更多的人跟着唱,刹那间整个街道都沸腾了,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在喇叭中那震撼人心的歌声中跟着学唱起来。
    挥动的手臂不停地挥动,激昂的歌声一遍一遍唱着,四周的人越来越多,无数的手臂在挥舞,无数的人在歌唱,歌声甚至掩盖了扩音器的声音。
    不远处的一座小楼上,几名身穿蓝灰色军服的军官,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人群中的晓晓,低声喃喃跟唱着。
    相距太远看不清晓晓的样子,加上晓晓用羊毛围巾抱住了大半个脸,周围的人都看不清晓晓的样子。还别说远处的人,更不可能。
    晓晓举着喇叭不停的朝前走,大家自动的给晓晓让出一条道,晓晓走到前面,朝高台上的男子招招手,男子和几位同学走了过来,“来,这个给你们,不用喊哑嗓子。”
    晓晓顺手还给了几对电池给那几人,随即在大家的高声唱歌声中,晓晓慢慢离开大家的视线。
    晓晓不知道这一刻铭记在许多人心中,多年以后一些垂垂老矣的老人还能回忆起来当时的场景,多么激动人心,比台上的演讲还要激昂人心。
    晓晓裁缝铺
    晓晓开了一家裁缝铺,晓晓都手艺姑娘更是没得说,橱窗里面挂着一套男士便服,一套男士洋服(西装),一套女士旗袍,一套女士的欧根纱连衣裙。四个假模特穿着这样的衣服,两边的橱窗一边一对男女模特,很显眼。只要是有人经过,就能发现这家新开的裁缝铺,这里是比较繁华的街道,人来人往的,这时候战争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
    开张才两天,就接到几单生意,还不错。晓晓在自己的铺子门口竖起一块牌子,鬼子和狗不得入内。很多国人都拍手叫好,这真是解气,晓晓不怕才敢这样写,换成任何一个国人都不敢轻易这么做。
    这几天晓晓给兰兰请假在家,每天都带着唐海玉还有飞飞,兰兰在铺子里面忙活,一早刚到铺子里面,就听见远处城外那“轰隆隆轰隆隆”的炮火声,还有敌机的呼啸声,就像在自己的耳边呼啸而过。
    终于来了,这场历时三个月左右的战争已经拉开序幕,战争开始,街面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晓晓也出示告示,告诉大家暂停营业。大家都知道,街面还开着的店铺没有几家,唐海玉专心在家里带孩子,看家护院,晓晓则是上前线帮忙,晓晓推着一板车的西药来到驻地,这里算是炮火下的第一医院,离前线最近,来往的人都是疾步行走,没有一个停下来张望的。板车上都是纱布和西药,晓晓是来送药的。
    刚到就有人对着晓晓大吼,“干什么呢?没看到到处都是伤员吗?快走开,别挡着。”
    晓晓一把抓住吼她的小护士,“小姑娘,别吼我啊,你们院长或者你们的负责人在吗?”
    小护士急的不停在挣扎,“你干啥?放开我,我还要救人呢?”
    “小姑娘,别那么急,告诉我你们这里的负责人是谁,我有药送给你们。”
    一听见送药,小姑娘激动的不行,牢牢的抓住晓晓问:“送药,什么药?是真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