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4页

      第77章 【二合一】
    “好了,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吧。”
    随着讲台上教授的离去,原本安静的教室里顿时响起了学生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有的在商量过会儿去哪里玩,有的在抱怨教授留的课业太重,乔镜站在他们中间,默默地收拾好课本,再一次婉拒了热情邀请他一起去参加社团活动的班长,准备回家。
    但他刚一出教室,就撞上了门口似乎是在等人的文春秋。
    乔镜的脚步一顿,下意识鞠躬:“文校长好。”
    “你好。”文春秋笑眯眯地看着他,“乔同学接下来有事吗?”
    乔镜摇摇头。
    “既然这样,那不如陪老朽去一个地方看看?”
    见黑发青年的脸上露出稍显为难的神色,文春秋又补充道:“如果你是在担心在校门口接你的那个年轻人,我来的路上正好碰见了他,就顺便跟他聊了两句。放心,他说了先去街上逛逛,等两个小时之后再回来接你。”
    “……好吧。”
    这下乔镜确实没话说了。
    文校长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算是乔镜是傻子,也差不多该明白他今天肯定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那您带路?”他试探性地问道。
    “这是自然。”
    两人一前一后地离开了教室门口,后面的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交换着震惊的视线,不知道乔镜究竟干了什么事,竟然能让文校长亲自来教室找人。
    走在路上,乔镜一直保持着沉默,但似乎文春秋也并不打算和他聊天,只是自顾自地哼着一段京戏,迈着轻快的步伐往一个方向走去。
    乔镜记得,那边好像是礼堂的位置。
    难道今天是有什么活动吗?他在心里猜测,可明明今天上午的时候班长还说,基本周三、周四和周五下午没课的时候,礼堂都是被话剧社占用的。
    之前就说过,乔镜没有加入任何社团,为了赚到足够毕业的学分,他甚至愿意帮左向庭翻译一整本课本。
    没办法,无论是在什么时代,这些为了促进学生交流成长的课外活动对于乔镜这个社恐来说,都实在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
    如果可以的话,乔镜真希望自己办一个回家社,每天的活动内容就是放学后直接回家。
    因此,在文春秋问他“你知不知道最近话剧社在排练什么剧目”时,他非常自然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这些完全不了解。
    “是吗,”没想到,文春秋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那正好,今天是他们彩排的日子,一起进去看看吧。”
    看着老人脸上淡淡的笑容,乔镜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而这份预感,在他进入礼堂、看到在舞台上满地打滚的演员时,几乎是瞬间便达到了顶峰。
    那演员穿着一身旧长衫,脑后甩着一根长辫,表情浮夸,动作幅度极大。在乔镜他们进入礼堂时,表演正好进行到他被人扇了一记响亮的巴掌,正在地上满地打滚地撒泼骂人,嘴里还骂骂咧咧着某个乔镜十分熟悉的台词:“唉呀,生不逢时啊!生不逢时!”
    ……这不是他那篇讽刺小说《生不逢时》里的情节吗!
    乔镜开始觉得窒息了。
    他飞快地瞥了一眼文春秋脸上的表情,但也暂时看不出校长搞这一出到底是不是故意的。只能默默地跟在对方身后,走到礼堂的第一排坐下。
    “文校长!您怎么来了?”
    在注意到文春秋的到来后,原本正在彩排的几个学生立刻停下了表演,原本在地上打滚的秀才演员也立马不嚎了,麻溜地撑着舞台站了起来,有些拘谨地冲着文春秋鞠了一躬:“文校长好。”
    “你们忙你们的,”文春秋道,“我就是今天闲来无事,随便看看,当我不存在就行了。”
    听他这么说,话剧社的成员互相对视一眼,便决定再从头开始彩排一次,顺便向校长展示一下他们多日来排练的成果。
    不得不说,这些学生们确实挺有表演天赋的,关键是还非常放得开,台词也基本没有卡壳的。再加上《生不逢时》的剧情风格本就偏向幽默讽刺,非常适合改编成话剧,在经过简单的编排后,呈现出来的舞台效果也非常好,看得文春秋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还时不时地举起手为他们鼓掌喝彩。
    但坐在他旁边的乔镜,满脑子想的都是这座位的椅子够不够宽,如果钻到底下会不会被发现。
    虽然原著是他写的没错,但是他也是真没想到,居然有一天会坐在台下,被迫观看由自己小说改编成的话剧——这可跟在家看电视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他就差没用脚趾抠出三室两厅了!
    半小时后,伴随着几位演员的谢幕鞠躬,这场漫长的彩排终于结束了。
    走出礼堂时,文春秋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他扭头看了看乔镜脸上仿佛松了一口气的表情,突然笑着问道:“最近这《生不逢时》在城里可是流行呢,就连茶楼的说书人也常讲,不过话剧改编我倒是第一次见。你觉得他们演的怎么样?”
    乔镜胡乱地点了一下头。
    反正全程下来,他的注意力基本都没放在舞台上,但看文春秋这么喜欢,这种时候自然要顺着对方的意思来。
    “那你喜欢吗?”文春秋又问道,“身为原作者,好歹点评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