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6页

      魏岳满意的准备带路。
    谁曾想,启王居然比沈丞相还积极,甚至走在了沈丞相的前面,看起来很迫不及待的样子。
    众臣:
    发生了什么?据可靠消息,启王不是很不情不愿吗?
    唯有户部尚书:魏公公,这么大一笔银子还需要凑一凑,皇上说今日之内,这还是早上呢!
    本官这就去准备。
    魏岳无所谓的甩了甩佛尘:行吧,尚书大人凑齐了再送进宫来吧!
    大人可不能让皇上等太久哦!
    户部尚书一阵哆嗦,着急的离开了皇宫去了太师府。
    一百多万两,要说多,也不至于拿不出来。
    可他哪敢随随便便拿出来?
    天不亮就进宫去准备早朝,还没来得及查探岳父的想法,若他擅自做主,违逆了太师的意思,这乌纱帽也戴不稳了。
    太师那样的人物都被勒令回家休养,他这关系户还不夹紧尾巴做人?
    何况,这次他若出了银子填窟窿,那下次呢?下下次呢?姜太师会不会一直让他填?
    那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沈丞相和启王将银票交给皇帝后,出来的气氛十分微妙。
    三大辅臣在这虽然只有两大,却不妨碍他们日常相爱相杀。
    启王挺着西瓜肚:沈丞相可有想起,哪一次救灾,需要五百万两银子了?
    沈丞相微微一愣,立刻明白启王的意思,他们都被太后坑里。
    抠他们的银子来填国库呢!
    不就是这次吗?国难当头,物价上涨,五百万两能买到的东西或许跟一百万两差不多。
    王爷觉得有什么错?
    倒是王爷不知道遇见了什么好事儿?今天这心情跟昨晚上似乎全然不同啊!
    昨晚发现要自己拿银子,启王一副谁惹就砍谁的表情。
    今儿个就红光满面,见人能笑嘻嘻。
    这合常理吗?
    启王甩了甩衣袖:银子出了,本王还不能笑一笑?难不成本王花钱买气受?
    丞相大人未免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
    说罢,启王昂首挺胸,甩袖离开。
    跟丞相和太师斗嘴,他十斗九输,只要跑得快,沈丞相就赢不了他。
    沈丞相:
    他就想刺探一下启王改变这么大的原因,跑什么?
    柳芸看见这一幕笑了笑,突然觉得沈丞相的话有一定道理:这时代好像没有物价局啊!
    什么东西卖什么价,全靠商家自己定。
    加上天高皇帝远,发国难财的商家绝对不少。
    让护送银两的人尽量在平价地区将东西买了,比如种子之类的
    已经八月底了,过了粮食秋收的日子,也算老天爷最后的仁慈。
    这年头的各项农作物种子大多都是自家留,地里刚种下去的粮食被大水一冲肯定没了,老百姓必然缺种子。
    沈丞相和启王刚刚将银子上缴,基本全是各面额的银票,皇帝立刻让周尘派两百御林军护送去南方。
    周尘:皇上,太后娘娘建议,直接下旨让城外军营的兵随同护送。
    一来银票在我们的人手里不用担心。
    二来也是为了威慑宵小之辈,到地方后也有人帮忙看着那些官,别被私吞了。
    三来,给将士们找点事情做,免得整天被启王指使得到处跑,路上还能押送购买的物资。
    不是想找机会拉练吗?这次足够远,让他们练。
    皇帝点头:嗯,母后考虑得周到,朕这就下旨。
    以无力早朝为理由罢朝一日的小皇帝红光满面,精神奕奕。
    第一次,终于从三大辅臣手里抠出银子来了。
    整整五百万两啊!
    因为不知道灾情会波及多宽的地方,皇帝让御林军带着二百五十万两银子出发了。
    对比以往,银子前所未有的宽余。
    姜太师那边还没有上缴的银子,暂时会留在皇帝手里。
    此时此刻,户部尚书满头大汗的来到太师府,将皇帝昨晚下的圣旨拿出来说明情况。
    姜太师都惊傻了。
    什么?他都暂时回家荣养了,这银子还得出?
    那他昨晚折腾一通都为了什么?
    原本已经舒缓的郁气顿时直冲脑门,一口老血闷在胸口,姜太师四肢百骸都传来一阵虚弱感。
    输了,输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昨晚上不过是喝了点酒,怎么就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呢?
    跳梁小丑竟是他自己。
    如今圣旨已下,虽然吩咐的是国库,最终不也得他出?
    沈丞相和启王竟然会答应出三分之一?
    昨晚他离开后,都发生了什么?
    知道这件事可能躲不掉了,姜太师心绞痛,开动脑筋想着要怎么凑钱才能转嫁责任。
    就在这时,心腹小厮突然走进来,神色惊慌:主子,昨晚上派出去的人恐怕已经全军覆没,一个没回来。
    姜太师瞳孔睁大,惊得起身而立:怎么可能?全老呢?
    小厮哭丧着脸:也没回来,听说进去了,就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出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