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86页

      皇帝想得好,他仁慈一点,给姜贵妃留一条命。
    他却不知道去冷宫的女人,都会怎样倍受折磨而死。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柳芸起身:行吧,你若是想就赶紧做,别再拖了。
    另外,让帝京日报数一数姜太师的几宗罪,别让大家总注意到你对姜家做了什么。
    这些都是事实,将事实摊开,才能让老百姓知道姜家是罪有应得。
    就像姜贵妃,无论什么样的下场,不值得同情。
    最初进宫的女人,这些年没了一半,从来都不少姜贵妃那份手笔的。
    即便是原主的死,姜贵妃也有掺和。
    十处打锣,九处有她,这女人倒也一点不无辜。
    后宫的妃嫔,真正无辜的未必走得远。
    原本所有人都还在忙活灾后事宜,姜家这种事也就随口多一件八卦。
    哪怕很多人都猜到皇帝是故意对付姜家,在姜家所干过的事儿出来后,大部分人也觉得大快人心。
    只有小部分理智的觉得小皇帝不是善茬。
    当然,不是完全的贬义,一国之君若是没点手段,这也没法管理国家。
    倒是文武百官更加老实了,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太师府。
    在姜家被抄的财产直接归入国库后,所有人内心的一点芥蒂也终于消散。
    皇帝还是很为国为民的。
    只不过,姜贵妃出乎意料的烈性,接到皇帝的圣旨后,直接用那把带毒的剪刀自刎了。
    死也不愿意去冷宫受那份罪。
    一时之间,后宫的女人都安分守己起来。
    与此同时,关于七王的各种八卦在有心人故意的煽风点火中越演越烈。
    最后也上升到全民骂七王害虫蛀虫的地步。
    最终判决七王也集体被拉到午门斩首,这才将造反的事情画下句号。
    柳芸可不兴流放的,生命不息,搞事儿不止,她可不信七王真的能耐得住寂寞。
    还是杀了更加让人放心。
    随即,柳芸终于发现自己无事可做了,她终于可以咸鱼了。
    整天将贵妃椅搬到院子里,吃着水果,晒着太阳,看着话本,听听八卦,日子总算如愿以偿的惬意起来。
    朝堂之上,皇帝任命了诸葛明为新的太师,诸葛庆为新的户部尚书。
    不过,诸葛庆改名了,成了朱庆,免得大家把他跟诸葛太师联系起来,形成新的派系就不好了。
    然而,两人空降大官,到底是需要时间才能彻底融入官场。
    所幸,假启王已经逐渐将启王的势力交还给皇帝。
    沈丞相也乖乖的放权,加上诸葛明和朱庆的辅助,皇权集中得异常快速。
    柳芸看见这么顺利,自然也不会想插手,让小皇帝自己折腾去。
    皇帝的明君志向鞭挞着他,倒是兴致勃勃的,永不言累。
    皇上,贤王府的东西已经送进宫了,好东西真的比想象的多。锦衣卫林阴汇报地说道。
    皇帝头也没抬,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微皱:哦,想送去凤翼宫,给母后看看。
    等母后挑选了,再一分为二,一部分送去龙腾宫,一部分入国库。
    七王实在太富有了,见识多了,皇帝已经很淡定了。
    贤王府这批宝贝是最后一批了,心里自然不会再有波澜。
    第524章 开春的新篇章
    不得不说,每一位王爷,都相当于不只一个国库。
    皇帝和国库这才真正的暴富起来。
    云昭朝廷,真是前所未有的富裕。
    亏得朱庆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否则,皇帝可不信任旁人管国库。
    见到国库这么丰裕,朱庆整日都乐呵呵的,有钱有底气,户部尚书的位置才好做。
    经过七王的造反事件,皇帝明显成熟了许多。
    就拿之前姜贵妃的事情来说,他都能自己想主意然后直接做了。
    换成以前,肯定会事先来找柳芸,要不就问诸葛明。
    人啊,逐渐在成长独立。
    随着皇权越来越集中,做事儿越来越顺,皇帝终于体会到了一国之君的爽感。
    好在,做明君的梦想一直鞭挞着他,皇帝对诸葛明有诸多的依仗,也能听得进谏言。
    有诸葛明,朱庆和沈丞相把控,一般人想要做佞臣,左右皇帝的思想还是不容易。
    不是没有人看见国库充盈就眼红心动,毕竟之前是捞习惯了的。
    可这会儿伸爪子,几乎都会被剁掉。
    最终贪婪不成,还会将全家赔出去。
    皇帝就特别喜欢抄家,之前贪了多少,大多会好几倍的抄回去。
    毕竟京官都有许多的孝敬,每年大批官员回京述职都能吃得满嘴流油。
    多折损几个官员,剩下的也就乖了。
    一度看见锦衣卫就哆嗦。
    姜派一系的官员,还僵持着的基本一撸到底,早早寻找出路的,暂时还苟延残喘。
    皇帝的手段刚硬,并且雷霆风行。
    吓得启王一系,在假启王的带领下快速投靠倒戈。
    暗中投靠了七王的外地官员也乖巧得很,不敢在这种时候冒头。
    于是,七王的封地不仅收回来了,皇家内务府还多了不少需要管理的产业,每个月的进账相当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