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8页

      “爹爹,你让晏先生走,我就下来。”
    第42章
    宋仁宗让晏殊先离开, 叫他明日上午再去东宫教赵旸读书。
    等晏殊离开后,赵旸才从树上爬下来。他爬到一半的时候,被宋仁宗伸手抱了下来。
    宋仁宗伸手敲了下儿子的小脑袋, 轻斥道:“你是猴子么。”
    “这能怪我么, 晏先生一直追着我不放, 我不爬树就要被他抓到了。”赵旸不满地嘟着嘴说,“晏先生是疯了么,非要追着我去跟他读书。”
    “晏相也是想好好教导你。”宋仁宗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语气宠爱地说道, “颜渊篇很重要,他想跟你多说一些。”
    “我都说了我下午没空,让他明日再跟我说,没想到他却跑来福宁宫堵我。”赵旸忽然怒瞪着宋仁宗,“爹爹, 你明知道他是来找我读书的, 你竟然让他堵我,爹爹你跟他一伙的。”
    “朕可不是啊。”宋仁宗连忙摆手说, “朕劝过他了, 但是他赖着不走,朕也没有办法。”
    赵旸才不相信宋仁宗的话, 对他冷哼一声道:“我懒得跟你说。”他爹爹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他还不知道么。可惜, 他不会如了爹爹和晏先生的愿。
    “你去哪啊,不吃点心了吗?”
    赵旸回头对宋仁宗做了一个鬼脸:“我才不要去福宁宫,说不定晏先生就在福宁宫门口堵我。”
    宋仁宗看着儿子跑走的背影, 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孩子……”
    站在一旁的张茂实说道:“太子殿下不愿意多学, 晏相何必苦苦相追。”说完, 他又补充道,“您还不了解太子殿下的性子么,越是逼他做什么,他越不愿意做。”
    “是啊,这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谁都不能逼他。”宋仁宗失笑地摇了摇头,“不过,这孩子也不吃软,晏相苦口婆心地劝他多学,他也不愿意多学。”对于儿子不吃软,也不吃硬的性子,宋仁宗也是毫无办法。
    “太子殿下还小,晏相这么急做什么。”张茂实说道,“等太子殿下大一些,不用晏相逼,太子殿下自己就会主动多学。”
    宋仁宗倒是知道晏殊为什么这么着急,他意味深长笑道:“欧阳修他们快要回来了。”
    张茂实瞬间明白宋仁宗的意思,轻笑道:“原来是因为这样。”
    “他们的事情,朕不管了,不然旸旸会生朕的气。”宋仁宗可不敢惹儿子生气。一旦惹儿子生气了,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儿子都不会搭理他。
    张茂实忍着笑,没有说话。
    赵旸没有急着去教阅房,而是先去了坤宁宫。一回到坤宁宫,赵旸就跟曹皇后抱怨刚刚被晏殊追得爬上树一事。
    曹皇后听了后也觉得好笑:“晏相对你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赵旸一边吃点,一边吐槽道:“我不喜欢他满嘴的仁义道德。”晏殊教他读书的时候,一直再给他灌输仁义道德。“他希望我能和爹爹一样做个仁义道德的君主。”
    “做个仁义道德的君主不好吗?”曹皇后说道,“不管是皇帝,还是普通人都希望被人成为仁义之君。”
    赵旸吃完点心,拍拍手,满脸不屑地说道:“想要拥有仁德名声的人,大多数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曹皇后听到儿子这番在别人耳中有些“大逆不道”的话,微微有些讶异:“你不想做仁义之君?”
    赵旸果断地摇头:“不想,我一点也不想做仁义之君。”
    曹皇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
    “做一个仁义之君会有很多束缚,就像爹爹。”赵旸耸耸肩说,“我不想成为第二个爹爹。再说,一味地做仁君并不是好事,就跟爹爹一样。”在华夏历史上的皇帝中,赵旸很喜欢朱棣,尤其是他那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那你想做什么样的君主?”
    赵旸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现在突然被这么一问,他不由地愣住了。
    “没想过,但是我绝不会做像爹爹这样的君主。”他想了下说,“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前期的汉武帝吧。”
    “前期的汉武帝吗?”
    “前期的汉武帝雄才伟略,是个很好的皇帝,但是晚年的汉武帝就算了。”赵旸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一句道,“前期的李隆基也行。”他记得后世有一句话叫李隆基是个好皇帝,可惜死的太晚了。“如果李隆基死的早,绝对会是举世闻名的明君。”
    正在喝茶的曹皇后听到儿子这番话,惊得一口茶水呛进了嗓子眼里,接着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咳咳咳咳……”
    “嬢嬢,我从来没有想过以后会做什么样的皇帝。”赵旸抠了抠脸说,“我就想做个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不用担心被外族欺凌的皇帝。”至于名留青史什么的,他从来没想过。“但是,一味实行仁义,是做不到这点的。”
    “你说的很对。”儿子比她想象中成熟。
    “所以我不喜欢晏先生给我灌输的仁义道德。”这就是赵旸不想跟晏殊多学的原因。
    曹皇后看了看赵旸,一脸深意地说道:“旸旸,有时候仁义道德是很好的一把刀,明白吗?”
    赵旸闻言,微微惊愕了下。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曹皇后的意思。
    “嬢嬢,我明白了。”
    曹皇后见儿子明白她的意思,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