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0页

      “你……你……你……”他们因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赵旸伸手拍了拍苏轼和苏辙的肩膀, 用他们最为熟悉的语气说道:“阿轼、阿辙, 恭喜你们考中状元,考中榜眼。”说完,他还不忘使坏,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就说了太子殿下很看重你们,也非常相信你们,你们果然没有让太子殿下失望。”
    苏轼和苏辙:“……”眼前的人真的是福慧,但是他好像又是太子殿下,是他们搞错了,还是别人搞错了?
    福慧怎么会是太子殿下?
    怎么可能?!
    苏轼和苏辙他们到现在还不敢相信,满脸懵逼的表情。
    “太子,你把朕的状元郎和榜眼吓坏了。”宋仁宗故意瞪了两眼儿子,手指着他说道,“你又淘气了。”
    赵旸一脸无辜:“我可没有。”
    “好了,你不要再吓他们了。”宋仁宗对赵旸挥了挥手,让他退回到队列中,“状元郎、榜眼郎、探花郎,准备一下,要跨马游街了。”
    苏轼他们一脸呆滞地说道:“是,官家。”
    接着,他们迷迷糊糊被张茂实带了下去,然后又迷迷糊糊地骑上马,开始跨马游街。
    跨马游街是今年才推行的,而且是赵旸提出来的。
    在考殿试之前,朝廷就宣布了今年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会跨马游街。
    今日一早,汴京城里的老百姓早早就守在主干道的两旁,并且翘首以盼地等着状元郎、榜眼朗、探花郎出现。
    今天这一天,特别允许女子可以抛头露面地出现在主干道的两旁和酒楼上。
    这个时候,女子们,不管是老婆婆,还是待字闺中的女子都盛装打扮,为的就是吸引状元他们的注意力。
    今天的状元郎他们还有专门的仪仗。从宫门口开始游行。
    在苏轼他们三人身后,还有四十七名进士。
    苏轼身为状元郎,自然骑在最前面。
    一身红色状元袍的苏轼,比平时更加俊美。不过,此时他的心情并不是喜悦,而是满满的困惑和不解。
    从垂拱殿出来,他们兄弟二人还处在巨大的吃惊中,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
    福慧是太子殿下?
    福慧为什么会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怎么可能是福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轼和苏辙魂不守舍地骑在马上,脑子里全都是刚才在垂拱殿上见到赵旸的情形。
    直到骑到主干道上,被两旁的百姓们的欢呼声吵醒,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接着,无数的鲜花、手绢、香包、香囊,甚至水果都砸向他们。
    苏辙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考中状元和榜眼的喜悦回来了,让他们暂时忘了刚才的事情。
    在苏轼他们游街的时候,赵旸急急忙忙从宫中跑了出来,然后在太阳书局的二楼上看他们游街。
    考中状元、榜眼、探花游街,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太学的学子们也早早守在两旁,目睹了苏轼他们风光的画面,这让他们热血沸腾。在这一刻,他们下定决心要考中状元、榜眼、探花。
    毫不夸张的说,跨马游街是苏轼他们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也是他们一生中最为难忘的记忆。
    跨马游街要把主干道游完。因为游街的速度很慢,等他们游完已过午时。
    游完街,他们就能回到自己的家,接受家人们的祝贺。
    等到晚上,他们会再次进宫,参加宫中特意为他们举办的鹿鸣宴。
    赵旸没有去苏轼他们的家。在他们最重要的时候,他们肯定想和家人们分享喜悦,他就不过去打搅了。
    看完苏轼他们跨马游街,赵旸就回宫了,跟曹皇后和折筠他们说了说跨马游街的盛况。
    曹皇后他们听了后,非常羡慕向往,同时也想去看看。
    赵旸又跟曹皇后他们说了说上午在垂拱殿见到苏辙他们的情况,把曹皇后他们说的笑个不停。
    “你就坏吧,等到明天,状元郎他们回过神来是要跟你算账的。”
    赵旸有恃无恐地说道:“他们之前答应过我不会生我的气。如果他们生我的气就是小狗。”
    曹皇后说道:“你就不怕他们跟你疏远?”
    听到这话,赵旸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随后幽幽地叹了口气:“疏远肯定在所难免,他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对我,毕竟他们已经知道我是皇太子。”其实,这就是上位者的悲哀和无奈。真心想和别人做朋友,但是因为身份的关系,别人就算想和他真心做朋友,但是也不敢。“我对他们要求不高,有以前的一半就行了。”
    曹皇后听到儿子说这话,很是心疼儿子。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安慰他。
    “怕是一半都没有,以后你们只会是君臣。”
    赵旸被这话伤到了,很不孝地瞪了他嬢嬢一眼。
    “嬢嬢,你就不能安慰我吗?”
    “安慰你并不能改变什么。”曹皇后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说道,“你们的身份注定是君臣,不过你们会比一般的君臣亲密些。”
    赵旸想了想说:“比一般君臣亲密些就够了。”
    “其实,你还可以瞒着他们的。”
    “一直瞒他们有什么意思?”赵旸也想过暂时不要告诉苏轼他们,“只要我是太子,迟早有一天要见他们的,还不如现在就让他们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