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齐缨站在远处,何长官声如洪钟,他的这番话一字不落全部落到齐缨耳中。
青史留名,明明是褒奖之辞,不知为何,这四个字从何长官耳中说出来时,却隐隐透着嘲讽。
福王虽揭穿卫明奸计,救出太后,可是福王闯宫也是真的,更重要的是,胡太后疯了,小皇帝死了,尽管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可却又不得不承认,那个皇位,要么是福王的,要么就是成武皇帝柴冀的。
无论是他们二人中的哪一位登基,福王闯宫都是动机不纯。
福王登基,福王闯宫便有谋逆之嫌;
若是成武皇帝柴冀登基,那么福王便是引狼入室,将大魏江山拱手送了出去。
因此,无论登基的是柴冀还是福王自己,福王闯宫都会青史留名,但决不会是好名声,而是大奸大恶之名!
这决不是福王闯宫的初衷,除了福王和柴晏,还有生死未卜的怀安郡王,谁也不知道为何会演变成现在这种局面。
齐缨自是更不知道,他也并不关心。
于这世上,他只是孤苦伶仃之人,除了二姨,没有人关心他疼爱他,他也只关心二姨一人。
其他人,哪怕是二姨的骨肉至亲,对他而言只是无关紧要的路人而已。
发生在大路上的这一场事故,很快便处理妥当,怀安郡王被送回福王别院,福王府的人不信任外面的大夫,他们只信任太医和府里供养的大夫。
五城司的人,把福王府的几名随从,连同车把式、刘全儿和那个孩子,以及二老太爷的尸体一并带回衙门。
傍晚时分,二老太爷的死讯传回族中,欧阳族长正在外面吃酒,闻言以为自己听错了。
今天有个亲戚给孩子办满月酒,他过去吃酒,二老太爷辈份高,这种小辈的满月宴自是不会出席。
临走的时候,欧阳族长特意问过父亲今天可否出门,那日福生的一番话,让他总是感觉心里发毛。
二老太爷说他哪里也不会去,欧阳族长这才放心,带了妻子和儿子儿媳去吃酒。
谁说的,你从哪里听来的?欧阳族长面色铁青,瞪着来报信的人,那副样子像是要吃人一样。
来人是族里的一个年轻后生,平日里看到欧阳族长本就有几分惧怕,此时更是吓得连说话都结巴了。
五......五......五城司,派人......派人过来......让......让......让您去......去......去......收......收尸。
欧阳族长如五雷轰顶,身子踉跄一下,仰面倒下!
欧阳族长的两个儿子去五城司领尸体时,五城司的人看他们的目光里满是鄙夷。
趁着天黑,拉到乱葬岗悄悄埋了吧。
欧阳兄弟很不高兴,他们问过了,他祖父是被福王府的惊马撞到骡车而死,他们家是苦主,福王府是要赔偿的,可是听这人的语气,倒像是他们没理一样,不是应该提醒他们拿着状子来告状索赔的吗?
官爷,你这是什么意思?欧阳大郎沉声问道。
官爷冷冷一笑:那名拐子已经招供了,他和你祖父已经合作多年,一起贩卖幼童,啧啧,看你们这样子,显然也是知晓的了,说不定是全家合谋啊,哎哟,看来这案子还没有了结,你祖父死了,你们这些同案犯还活着呐。
第二五一章 判刑
刘全儿是惯犯,他家是祖传的拐子,他爹当年被几个丢儿子的苦主合力抓住,当街活活打死。
刘全儿比他爹要幸运,这些年行事稳妥,没有留下任何把柄,若非他误将吏部侍郎的孙子当成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他也不会被官府通缉。
报案人是侍郎府,平城知府不敢怠慢,令人详查,这一查便查出刘全儿事关多起拐骗案件,且,被拐的人里,无论是孩子还是年轻女子,全部都是良家子!
依大魏律,拐带良家子,杖四十。
根本不用判死刑,以刘全儿那瘦弱的身板,仅是判定拐一个人,就能把刘全儿活活打死。
刘全儿活不了,他的结局便是被活活打死。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全儿对他的所做所为供认不讳,同时,还供出几个私底下收买良家子的人牙子,另外,还有一位与他常年合作的人,欧阳家的二老太爷。
根据刘全儿的供述,二老太爷行事非常隐秘,每次只向他提供情报。
比如,某某寡妇家的小郎,年五岁,喜风筝,其母早有改嫁念头,小郎丢失想来也不会坚持追查。
于是,刘全儿便会在那小郎会出现的地方,以风筝为引,将小郎诱拐。
再比如,某某家的女儿,已有情郎,但家中不允,为此与家里闹了别扭。
于是,刘全儿便趁着那女子独自出门的时候,将之绑走,而家里却误以为她与情郎私奔,跑到情郎家里大闹,待到两家把误会解除时,此女早已卖给了下一家,送出了平城。
二老太爷是老平城人,德高望重,亲戚故旧不计其数,他想要打听什么事,远比刘全儿这个外地人更加容易。
未等衙门正式开堂,抓到刘全儿的消息便传了出来,与之一起传出的,便是二老太爷做下的那些缺德事。
二老太爷的尸体已经从衙门里领回来了,家里搭了灵棚,原本也有一些族里的亲戚过来帮忙,可是没过一会儿,就被家里人叫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