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25节
所以,钟华志也只能将目光先放在仓储上。
同样,在国内的粮食仓储上,也有一个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庞然大物存在——国储粮。
目前来说,我国粮食市场放开不久,本土真正称得上大型粮食企业的,也就是国粮和国储粮了。
我国大型粮食企业基本属于国有企业,在体制及运营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无论是国粮还是国储粮,都还没有完全实现粮食物流运作供应链的一体化。国储粮在粮食储备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分散,产销不能协同,各粮食仓库各自为政,不能发挥企业整体交通的特点
国储粮原本是为了“粮食安全”的目的而生。从本世纪初诞生始,这个国家的“大粮仓”就一直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负责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和储备,收储国家战略储备粮以及用于调节粮食市场的托市收购粮、临时储备粮。
从去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实行托市收购政策。执行这一政策的主体就是国储粮。
国储粮以托市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留下战略储备粮之后,再将剩余部分以市场价格销售给各类粮食企业,粮企再向市场销售。
嘉谷要启动主粮战略,国家的政策不可忽视。针对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是好是坏,嘉谷内部还专门讨论了一次。
最后的讨论结果是,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对农民来说是好事,但对粮食企业来说,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托市”,顾名思义,即把粮食价格“托”起来,稳定粮食价格。
首先,托市收购政策毫无疑问会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
由于托市价格高于市场价,大部分农民和粮贩子就更愿意将粮食卖给国家粮库,粮食便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国储粮体系。
而在嘉谷这样的粮食企业看来,这样的托市政策无疑是干扰了市场,使价格不能反映价值。
“最初制定最低收购价,是因为市场价格比较低,为了防止谷贱伤农而制定。不过这个价格说是最低收购价,但从一开始执行就成为了市场的最高收购价,这实际上是把价格拉起来了。”王昱业习惯性地直指本质。
“虽然这样调节了市场,但是已经没有市场了。”钟华志补充道。
齐政自是最清楚不过了。
确实,因为市场价格的扭曲,托市十多年后,“卖粮难”再次成为了社会性问题。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政策目标,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增产。
但增产后的粮食,一方面价格不断走高,另一方面,市场主体都不收了,只有国储粮来收。“后果就是严重扭曲了市场,商品流通部分的粮食也进了国储粮的粮库。”
这样一来,嘉谷这样的民营粮食企业,就要和国储粮发生事实上的“抢粮”了。
当然,如果比库存量,嘉谷拍马也比不上有国家支持的国储粮。
国储粮到底有多少粮食库存,没有公开信息披露。但有消息称,“全世界最庞大的库存已经建立起来了。”
如此巨大的收储量,仅仅靠国储粮一家企业肯定是完不成的。事实上,八成以上的收储量是委托收储,临时收储的粮油分散储存在全国的基层粮库等地方。国储粮自己的直属库仅有三百多个,委托收储库点数量是国储粮直属库数量的三十多倍。
嘉谷也不需要跟国储粮比库存量,只需要能储存粮食的粮仓。而在这其中,嘉谷就看到了机会。
机会来自粮食流通体制改制后,基层粮库面临的困境。
去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县级储备粮库与其他三级粮库一起构成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承担着调节市场供求、平抑年际间粮食产量波动等多项重要任务。
又因为逐步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基层粮库不再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完全自负盈亏。这使部分粮库生产经营艰难,负债沉重。
简单来说,基层粮库要执行代储业务,但国储粮分配下来的指标总是不太固定,有时很多,有时又很少,所以从国储粮那里收的代储费也不稳定。
但如果跟嘉谷商贸合作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嘉谷商贸初进军主粮贸易,没有多少自己的粮库,收购的粮食正好无处存放。
所以在嘉谷商贸进军的南方几大产粮区,在生死存亡中挣扎的县级粮库对于合作是求之不得,双方一拍即合。
但是除了嘉谷,那些外资巨头也同样极有眼力,嘉谷看中的机会,他们也看中了。
在江右省粮食主产区,先前跟嘉谷商贸一拍即合的县级粮库现在又犹豫了,因为有第三者插足。
益海集团!
当初在收购大豆压榨厂上想要与嘉谷联手合作的外资企业,被嘉谷拒绝后,又在压榨厂并购上被嘉谷抢去了最大的一块蛋糕,双方的关系一度势如水火。
天道好轮回,现在轮到益海集团过来抢嘉谷的蛋糕了。
真是冤家路窄!
……
第199章 虚晃一枪
“外资可以进入国内的粮食流通领域了?”齐政还真的没注意到这个点。
关于外资收购粮食问题,在我国加入to的入世议定书中早有约定,我国粮食流通领域会全面对外开放,但要有一个过渡期。
而要到08年,这个过渡期才算结束,至今还有三年。
嘉谷商贸的钟华志解释道“目前外资想全面介入粮源收购、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当然是不可能,但在今年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粮食的存储和加工是被明确列在鼓励外资投资产业目录中。总的来说,开放的步伐在加大,政府对外资投资国内粮食储存和加工业采取鼓励的态度。”
齐政只觉蛋疼不已,怎么就偏偏在今年粮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开放了呢?本来一片大好的形势,现在有了竞争者。
嘉谷身侧是两大巨兽。
一只是央企巨兽——国储粮公司。国家的“粮食大管家”,嘉谷的抢粮对象。
另一只是外来的猛兽——益海集团。在掌握了国内食用油销售的终端渠道后,如今他们在不断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用植物油的销售渠道进入粮食消费市场,与嘉谷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如果说国储粮与嘉谷的竞争不算激烈,毕竟嘉谷的粮食收购体量远远比不上国储粮;那么益海与嘉谷之间,就是赤膊相拼了。
嘉谷与益海集团的成长基因不尽相同,但都显示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雄心壮志。
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层粮仓并不是两家的最终目标,却是两家的有力踏板。
在这三股势力的夹缝中,基层粮仓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钟华志继续说着收集到的情报“益海一方面通过租赁地方基层国有粮库的仓容,提高自己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在加紧投资加工企业建设,以期控制完整的产业链。”
“这家国际粮油集团建立收购网络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排他性,要求合作方不再与其他方面合作。二是低调。作为国内食用油领域的领军者,益海在进军国内粮食主产区时基本上不会接触相关领导和地方媒体,行事极其低调,也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我估计,这也是因为国家对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敏感和限制……”
齐政听完后略作思考,抬头说道“益海不是在跟我们争夺江右省的基层粮库吗?既然这样,你看能不能在这上面找突破口?”
钟华志对此早有打算“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益海不是要低调吗?我倒要帮他扬扬名。而且,我们比他快一步进入江右省,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
孙沧之前是一个国有粮站的站长,但自从去年改制之后,他就负担起了这家国有粮库的运营,任主任一职。
在粮改以前,国内大大小小的粮食收储企业都高度依赖国家的财政支持由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国家财政补贴,旱涝保收。
但粮改后,他这样的基层粮库,就要参与市场竞争,自负盈亏了。
不过经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并不是粮库本身不愿意参与市场竞争,而是条件有限——要想搞经营需要大量资金,而自主经营会有风险,要想申请农发行的贷款,需要找企业担保,而他的粮库找不到合格的担保人。
因此当嘉谷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利用粮库的库容做代储,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
合作方式是由嘉谷出资金,确定收购价格和粮食质量、等级,基层粮库出人力和仓储力量,收购的粮食储存在粮库的仓库中。至于粮食怎样处理,由嘉谷说了算。
对于这种合作模式,孙沧当然也看得很明白,其实这就是地方粮库、粮所给嘉谷打工,帮助它获得大量的粮源。
但现在是粮库困难时期,嘉谷的出现,在基层粮库那里扮演的更多是一个合作者甚至是拯救者的角色。
况且,这种合作方式没有风险,只是利用粮库的仓储和人员就能够获得收益。在县粮食局改制后的困难时期,他这样的国有粮库很愿意和嘉谷这样资金雄厚的企业合作。
“我们合作是优势互补,利用你们的资金、我们闲置的仓储设备和人员,帮你们收购粮食,能够获得收益,我很愿意跟你们合作。”孙沧曾对嘉谷商贸的钟华志真诚地说道。
直到益海集团的介入。
益海集团的合作方案同样类似。
面对一边是实力不凡的国产粮食新锐企业,一边是在国内市场耕耘多年、手握雄厚的资金、已经成为食用油加工领域龙头老大且对国内粮食市场充满欲望的益海集团,孙沧决定先稳住了。
以后他们的生存之道,肯定是为国储粮和其他粮食巨头代储粮食,每吨收取一定的代储费用。那么这个代储费用当然是越高越好了。
孙沧决定等两虎相争,从而能得到一个理想的费用。
可惜他不知道,“两虎”根本就争不起来。
……
嘉谷通过先前与江右省合作灭杀虫灾建立起来的人脉渠道,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嘉谷商贸在江右省建立的分公司需要招兵买马,而聘用的相当一部分管理和工作人员,都来自当地粮食局系统。
粮改的直接结果是造成了大量的粮食局系统人员下岗,间接地为嘉谷商贸公司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甚至有一些从粮食局退下来的领导也被嘉谷商贸聘用,“五十多岁,正是经验丰富、人脉资源广泛的时候。”钟华志对齐政解释道。
另一方面,地方媒体们也在宣扬益海集团的外资身份,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利。、
同时,省粮食局口头通知各地粮食局,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暂不给外商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
给益海集团连下了两个绊子后,钟华志凝神以对,就看益海怎么反击了。
但是怎么也想不到,益海集团在与基层粮库接触一轮后,面对着嘉谷的攻势,直接就没有了下文。
益海似乎就在一边冷眼旁观着嘉谷的小动作,对与基层粮库不再感兴趣。
“不应该啊!”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钟华志疑惑不解。
要知道,即便没有粮食收购许可证,外资在当地收购粮食也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为许可证是粮食系统发的,但是监管是工商部门,并不能得到很好监管,同时对外资委托当地企业和粮库收购粮食并没有规定。
只要愿意,益海集团可以委托当地企业收购,这一政策对他们影响并不大。
钟华志也没指望这样就能令益海集团知难而退,但现在这样波澜不惊的,算怎么回事呢?
……
第200章 避其锋芒
“我傻了才跟嘉谷集团硬碰硬呢?中国这么大,哪里没有机会?用得着这么早就对立上吗?”益海集团的总经理康文杰对同样不解的下属说道。
益海集团此前已经凭借“金龙鱼”、“口福”等食用油品牌成为国内油脂加工业最重要的力量。
而在粮食加工企业的建设方面的投资同样如火如荼。从今年开始,益海集团全面进军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加工行业,并打算推出系列品牌大米和品牌面粉等。
粮食行业占用资金多、储存难度大,具有较大风险,部分地方粮食收储企业和改制的粮食企业难以承担这种风险,宁可帮助别人收粮。
益海集团就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在粮改之后造成的虚弱的基层国有粮库那里,同样找到了可资利用的空间,这些基层粮库将成为其在国内不断扩张的粮油版图中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