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打仗立功可得爵,种地生产优秀者得爵,对国家做出贡献者得爵。这样,就是说人人都有得爵的机会!”萧舒安分析道。
“对!”林秀头也不抬,继续书写。
“修改税制,领主不能在自己的封地征税,但可以获得分成。”萧舒安念着林秀放在一旁的草稿。“这些皇兄都知道吗?”
“知道呀,不然你以为我和陛下三天都聊了什么?”林秀抬头看了眼萧舒安,“想听?”萧舒安眼里渴望的求知欲都溢出来了。
“如果你书写累了,想休息一下的话。”萧舒安回的很委婉。
林秀笑了,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公主这是想偷师了。
“所谓变法呢,其实无非两种:要么修改利益分配,要么修改利益关系。第一种呢,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既得利益者向下面释放一点利益。比如,开仓放粮。或者国家减免税收,多一些惠民政策,发放一些福利。让百姓手里有点钱。
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保一时,不能保一世。所以只有第二种方法可以解决,改变利益关系。要改变的不是某一次分饼的多少,而是要定下来一个永久的分饼的规矩。
周国,也不仅是周国了,各国都存在这个问题。底层的百姓没有上升的机会。王公贵族爵位世袭,而底层百姓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打破阶级,跻身上流社会。久而久之,阶级固化,国家失去活力。贵族手中的权利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和皇帝抗衡,甚至超越皇帝。那政局就不稳了。”林秀耐心的一一说来。“不过你们周国也有一个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好处。”
“什么好处?”萧舒安问。
“周国贫弱呀。这就是好处。”林秀笑说。
萧舒安黑脸,林秀赶紧解释:“真的是好处来着。周国这些年来连年征战,导致周国贵族都没有机会腐败堕落。那个陈云简,贵为丞相之子还不是经常去前线打仗。其他的也都一样,上前线是家常便饭,就连陛下都经常去。
所以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文化素养,贵族子弟都不心虚。所以就算爵位不能世袭,他们也不是特别在乎,影响不大。这样子,反应也就没那么激烈了。如果是换到魏国或者吴国,怕是要造反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成了‘因祸得福’了。对贵族的影响不大,但对平民的影响就大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越阶层,建功立业了。”萧舒安越回味越觉得林秀绝啊。
“那税收呢?不让贵族在自己的领土上征税,他们如何接受。”萧舒安继续问。
“接受他们当然是不愿意接受。但是我不是也表示了我的求生欲了吗?我没有一刀切,我让他们分成,只是以前全是他们的,现在要给国家一部分而已。
虽然他们不爽,但是周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他们也不至于造反。这就是有外部矛盾的好处,可以抑制内部矛盾。”林秀一脸狡猾。
“改革嘛,任何时候动增量都比动存量的阻力要小。所以,增加新的权贵,扶持新的人才比直接把现有的贵族革除要简单些。要是说把现有贵族直接剥夺爵位,我估计我活不过今晚。”
“知而不举为罪。这一条是为何?”萧舒安提问。
古代都是熟人社会,乡里乡亲住的很近。邻居如果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周围的人几乎不可能不知道。作为一个现代人林秀当然不是想搞什么连坐之类的罪名。
这个罪她定的很轻,只需要些许罚款就可以。林秀的目的根本不在罪名上。
“你知道各领主封地里有多少人口和田地么?”林秀问。
“封地出封时的数据是有的,但是分封后就不归国家管理,一年年下来,繁衍了多少人口,新增了多少资产。无人知晓。”萧舒安老实回答。
“那就查一查啊。”
“如何查,贵族们不会同意的,那是属于他们名下的财产。”
“可是我如果没有对全国人口户籍进行登记,我怎么知道谁和谁是邻居啊?”
“!!!”萧舒安惊了,还有这种操作?原来不是为了追究什么‘知而不举罪’。只是为了有借口摸清家底儿啊!
“你这么聪明,玲珑谷却一直靠阿忠维持?”萧舒安突然提问,她可是那天就想问了。林秀说什么她小时候的夫子什么的。不是父母双亡自学成才么?漏洞百出!
“嗯。有什么问题?”林秀硬着头皮回答。只要我脸皮够厚,就不会心虚。
“没问题,很好。”萧舒安配合林秀的装傻。“你继续写吧,我去换身衣服。”
“好。”
赵国,昌平,朝堂上。
“岂有此理!三十万大军!没攻下东城朕不怪你,可你为什么只带回来了十五万兵士!钱坚,你该当何罪!”皇帝赵琮气的唾液横飞。
大将军钱坚带了三十万大军去攻打周军,其中二十万都是精锐之师。昨日回来,却说只带回来了十五万士兵。粮草被烧了,半路又中了周军的埋伏,被围困了几天才杀出重围回来。
要不是周国兵少且弱,这次或许一个兵也回不来。
“臣死罪!”钱坚跪在殿下不敢抬头。
“你肯定死罪,我告诉你!”赵琮气急败坏,“更可恨的是郑国和楚国!两面三刀的小人!我赵国攻周,干他们何事?竟然在背后暗箭伤我!可恨!”赵琮气愤的挥袖导致眼前的珠帘晃个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