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虞老夫人露了笑容,转而又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好事,你晓得轻重就好。”
孙女儿是个妥当的人,大街上出了事,并没有急哄哄地往上凑,而是先让婆子打听清楚了,才决定要不要插手,光是这一点,就不需要担心了。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一早就唤来了许嬷嬷:“宋世子昨儿帮了我,谢礼的事,便有劳嬷嬷准备妥当了。”
许嬷嬷心念微动:“准备好了就拿给你过目。”
虞老夫人是真不想插手小辈之间的事,还是心中另有谋算?
只是虞老夫人这人,心思太深了,便是心中有些算计,也不显露山水,便也无从窥探,自然也不好往明了说。
许嬷嬷敛下心绪,很快就准备了礼单,拿给虞幼窈。
虞幼窈瞧了,主礼是一块上好的端溪砚,文雅端方,宋明昭是读书人,倒也妥当。
随礼准备了几盒不错的补品,这些是常礼,中规中矩。
宋明昭帮了她,两家又是世交,只准备这些,礼数上倒是周全妥当了,可情份上难免显得生疏了些,倒底有些说不过去,许嬷嬷便又加了一些她亲手做的药香、药茶,这些精心的东西,更能表达诚意与谢意。
如此看来,倒也周全。
虞幼窈点头:“准备好了,就送到镇国侯府。”
许嬷嬷按照礼单,准备了好了礼物,唤来了夏桃。
第413章 举手之劳(求月票)
先是交代了这是送给镇国侯宋世子的谢礼,接着又道:“叫上刘婆子在外院库房当职的孙子刘根一起。”
夏桃连忙应下。
谢礼的事解决了,也算了了一桩心事,虞幼窈去了香房,她之前做的大半香丸,都拿给了表哥,打算再做一些准备着。
虞幼窈是没将谢礼当回事,许嬷嬷却忍不住琢磨。
虞幼窈搬了窕玉院之后,虞老夫人精心挑了三家人,跟了虞幼窈一起伺侯。
陶大一家不必说,陶大管着虞幼窈车马出行,陶妈妈管着窕玉院大小事,春晓贴身伺候,还有一个儿子在外院马房做管事。
老赵一家,赵妈妈管了小厨房,老赵并两个儿子在外院伺候着,负责庄铺上跑腿收账的活计,也是十分体面。
还有就是刘婆子一家,刘婆子年岁大了些,平常都是在自己屋里清闲着,但虞幼窈不管出门,还是遇事,都少不得要刘婆子陪同着一起,她媳妇刘妈妈管着库房,儿子是外院管事,孙子跟着儿子一起在外院当职,也是得力。
虞老夫人什么都为孙女儿算计好了。
在家里自己护着,还有得力的手下帮着。
将来到了别人家里,手里头有庞大的嫁妆,还有这些忠仆跟着一道陪嫁,也能很快在夫家立根。
虞老夫人处处都为孙女儿精打细算,这已经不单单是宠爱,而是溺爱。
表面上看,这样没什么不好。
可是!
宠爱是有底限的,但溺爱没有。
虞老夫人为虞幼窈算计越多,虞幼窈自己需要学习、算计、思量的就越少,养出了散漫率真的性格,少不得要吃亏!
自己初初入府那会,虞幼窈就是这性子。
也好在虞幼窈年岁小,没真让虞老夫人养废了。
这几个月来,虞幼窈自己争气,学了本事,长了心智,也有城府。
可许嬷嬷心中却很是忧虑。
虞幼窈得了太后娘娘的赏赐,将来的前程自是不必说了,但前程大了,将来遇的事就更多。
虞府人口少,杨氏有心眼,但上不得台面,家里乱七八糟的事也少。
但是,京里大户人家多像镇国侯府那样不分家,几房混居一起,亲情、利益纠葛在一起,关系复杂,牵扯不断,虞幼窈也该多了解一些才是。
明白了人心人性,也该知道防备。
许嬷嬷低头,左手腕脉上带了虞幼窈用五色丝线编织的平安绳,上头三颗清凉避暑珠坚重内敛。
虞老夫人没有教虞幼窈的东西,就由她来教。
……
空青指挥下人,将收拾好的东西搬上了马车,就回了九昭轩:“少爷,东西都收拾妥当,可以出发了。”
“再等等。”宋明昭瞧了书案上铺呈的几张纸墨,头也没抬。
这是昨儿虞大小姐留给农妇的笔墨,后面他重新写了一份,又使了一些银钱,将这几张纸墨换了回来。
空青听得一愣,前几日少爷就吩咐他,今儿辰时回宝宁寺,这会儿辰时已经到了,怎的还要再等等?!
空青有些莫名,只好道:“小的再去检查一下,看看该带的东西有没有带齐全了。”
这一等,就从辰时(7点),等到了隅中(10)点。
便在这时,宋夫人屋里的丫鬟,带着夏桃和刘根上了九昭轩:“这是虞大小姐的跟前的夏桃姑娘。”
宋明昭在大街上偶遇了虞大小姐,还借了马车这事,昨儿下午,虞府派人送还了马车后,宋夫人就知道了。
宋夫人打发了身边的嬷嬷过来问了空青。
空青只说虞大小姐原是送表哥出城,走到香满楼,马车坏了,走不了道,少爷恰巧约了几个友人在香满楼会面,无意间看到马车上,是虞府的徽记,便做主借了马车,又顺嘴提了一句,虞大小姐当街救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