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页
就目前看来,李大人的利益与她和殷怀玺是一致的,只要他一日不调离连城,李大人就始终能被她拿捏在手里。
便是他有朝一日前程远大,也得罪不起她和殷怀玺。
只是他越是心急剿匪,这其中就越有问题。
暗自权衡了一番,虞幼窈心中已有定计:“我虽然是朝廷亲封的韶懿郡主,也只一介女流,剿匪是官府该管的,我若插手了,岂不成了干涉朝纲?我既承了皇恩浩荡,蒙太后娘娘懿德,便更该以身作则,遵礼守法,不该僭越了本份。”
她不相信李大人的人品,只需要他表态就够了,便心中有了定计,也不会和李大人吐露,以免落了话柄。
目前看来李大人是个识相人,与他们利益一致,可这世上,哪有什么永恒的利益?人心不可测,她没有落人把柄的习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有时候,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把柄,也能酿成滔天之祸。
李大人好一阵无语,最近朝野上下发生的大事,哪一件背后没有韶懿郡主的影子?
她是没有亲自干涉朝纲,却可以驱使她背后的虞氏族干涉朝纲。
可话都说到这份上,再继续强求,就成了他不相识,不识趣,惹人生厌。
韶懿郡主瞧着是个温和大度的人,与人相处也都给人留了体面,可纵观她来了连城后的所做所为,能是表面这么简单?
他一个小人物,可不敢去赌上位者的心性,李大人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堂中,朝韶懿郡主躬身下拜:“郡主的苦衷,下官明白了,今儿也是下官忧心连城的发展,一时考虑不周,唐突了郡主,让郡主为难,还请郡主见谅。”
虞幼窈微微一叹:“李大人也有李大人的难处,这样吧,这件事总归事关重大,且容我再仔细想一想。”
没把话说死,还留有余地。
“郡主圣善。”李大人的目的虽没达成,但也不远了,可他不觉得高兴,只觉心力交瘁,身心俱疲,仿佛身体也被掏空了。
他想利用韶懿郡主对蚕业的发展的重视,撺唆韶懿郡主,驱使武穆王去剿匪,也当场表了态,愿全力配合。
便是这件事,符合三方利益,韶懿郡主没明着拒绝,却也偏不如他的意,剥光了他的“衣服”,溜着他玩儿。
他算是明白了,他那点个小心思,搁上位者眼里,就跟玩儿似的。
“不过,”虞幼窈笑了一下,话锋轻转:“剿匪总归是官府的事,为李大人出谋献策,帮李大人排忧解难,也算是为当地百姓们,尽一份心。”
第831章 剿匪
李大人呼吸一室,压低了头,韶懿郡主的意思,无非是衙门不能置身事外。
虞幼窈抬眸看了李大人:“李大人觉得呢?”
李大人只觉得,韶懿郡主看他时,目光里透了一缕冷意,令人头皮发麻,浑身直冒冷汗,他连忙低下头:“是、是、是,郡主说得是。”
……
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太后娘娘还另外下了一道懿旨:武穆定北王务必保全韶懿郡主的安危,韶懿郡主一应礼法,按照当朝嫡公主礼遇,万不可轻忽怠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事关韶懿郡主事宜,武穆王当慎之,重之。
这一道懿旨,看似只针对韶懿郡主,可掰开了,揉碎了一分析,利用韶懿郡主的名义,武穆定北王可以做得就更多了。
韶懿郡主禀了大义仁善,为了大周朝千千万万的灾民才来了北境,借韶懿郡主的名义行事,也是顺理成章,不会落人口实。
也因此,黄文献这一次还带了一位军中的副将,一起护送韶懿郡主。
军中最高的主将,就是统帅,是由镇守各地的长官或藩王担任。
统帅之下,还有骠骑大将军,是为了抗击外敌,抵御入侵而封设,是正二品,可加授金吾将军,龙虎将军,地位仅次于统帅。
早前长兴侯被捉拿回京,镇守北境的就是骠骑大将军。
还有一种特别的封号,平时不设任职,必要时由皇上钦点,那就是远征军(征东、南、西、北),负责征军讨伐,早前殷怀玺去山东平叛,就封了征东大将军。
品级大小,视征军的规模大小而定,征军受命于皇上,不受地方武将管辖。
骠骑之下还有奉国将军,一般是由宗室子弟任职。
其下还有昭武,安远……
都是领了兵的将领,统称副将。
军中但凡能升任副将的武将,都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随同黄文献过来的,就是安远将军,位从三品,也是军中元老。
安远将军年约四十出头,也是人高马大,身上穿了棉甲,腰间佩了一长一短两把刀,一把是唐刀,一把是马刀,长短互补,龙行虎步,步步生威,光是身经百战的气势,就能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安远将军道:“盘踞在鞍山一带的山匪,确实都是一些穷凶极恶之徒,他们不光劫掠财物,伤人性命,连老小妇孺也不放过,还会强抢长相不错的女人,短短四三个月,已经作案上百起,犯下了二百来桩命案。”
昨儿小王妃寻他,提了剿匪的事,他就派人出去打听了消息。
“另外我还打听到,这段时间,与鞍山相邻地区,常有五到十岁之间的孩童丢失,报了案,经衙门核查属实,并记录在案的有十一起,没有记录在案的,肯定也有,如无意外,应也是他们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