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页

      [古装迷情] 《我给仇家当外室》作者:露笙【完结】
    文案
    一朝家破人亡,国公府贵女裴明嘉沦落风尘,
    勾栏门口,得胜还朝的将军李晏扔下十两金,买下了跪在路边一身肮脏的裴明嘉,
    并且让她做了他的外室。
    不久后裴明嘉发现,自己年少时竟然折辱过李晏,把他踩在脚下。
    于是,其他人等着裴明嘉什么时候被李晏厌弃丢出府去或者因为体弱多病早早死了,
    裴明嘉则担心自己哪天被李晏砍了。
    一直到后来,裴明嘉既没有成为弃妇,也没有香消玉殒,
    更没有因旧仇被李晏砍了。
    反而是成了名正言顺的将军夫人,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裴明嘉┃配角:李晏┃其它:
    一句话简介:外室翻身实录
    立意:互相信任支持,终得圆满。
    第1章
    京城三月。
    入春后连日下雨,近来才放了晴,乍见竟连风都带了暖意,温柔和煦。
    朱雀大街上,一辆马车在春风扬起的柳絮中飞驰而过,因前头早有一队侍从开道,行人纷纷避让及时,只来得及看到那拉着马车的两匹骏马,好生高大威风。
    马车四周门窗紧闭,便是有那眼力好的,也无法从缝隙里窥探一二。
    就在这密闭的车厢里,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白瓷香炉燃着袅袅细烟,烘得里头又香又暖,楠木小杌子上放了一碟碟点心,可以看出丝毫未动。
    当中有两位贵女,年龄相仿,皆是靠着引枕坐着,云鬓娇颜,珠翠环绕,一个尚且还捧着手炉,一个竟早已执了时兴的团扇,大概是到底觉得时气尚凉,只拿在手上,并不扇动。
    今日大晴,又恰逢安王妃宴请京城诸位侯门公府女眷,慎国公府也在此列,这两位贵女正是慎国公府大房与二房的嫡女,裴明嘉与裴明蔷。
    “咳......咳......”
    听到身边细微的咳嗽声,裴明蔷不露痕迹地皱了皱眉,纤指轻轻往马车一侧的窗子上一叩,又拿帕子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香汗,说道:“三姐姐身子一向不好,自己也要知道些保养,既是今日又有些咳嗽,便不该出来了,五妹妹就懒怠出来交际,正在家看书呢!”
    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本也想看看市井风情,却无奈与裴明嘉这个病秧子一同困在这小小马车中,连口气都不能透。
    如此想着,裴明蔷又看了裴明嘉一眼,只见她斜倚引枕,面色苍白,却映得唇上一抹极淡的胭脂愈发娇艳,发髻上斜插了一支赤金偏凤并一朵海棠绒花,身上一袭妃色对襟薄袄子,下着鹅黄绣缠枝花卉百褶裙,一派风流姿态。
    裴明嘉又咳了两声,这才不缓不慢道:“方才出门时不小心吸了柳絮进去,倒也不碍事。今日是安王妃设的宴,若是只有你一人赴宴,倒没得让人家说嘴,咱们家连安王妃都不放在眼里了。”
    “再者,”裴明嘉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大伯母今日不得空,来时还特意叮嘱了我,让我……”
    她说到此处便住了嘴,从碟子里捻了一颗松瓤细细嚼了。
    留下裴明蔷竟渐渐红了脸,只得怏怏往引枕上一靠。
    论理裴明蔷是长房嫡女,亲姐姐裴明栩是当今皇后,自是比二房的裴明嘉,这个出了名的病秧子要强不知道几倍。
    世事偏又不能如此去衡量,裴明嘉虽体弱多病,但自幼端庄持重,及至圣上登基,裴家受封成了慎国公府,举家自江南来到京城,裴明嘉出去交际几回,回回都能得人称赞。
    就连皇后都夸过这个堂妹一回,称其有自己待字闺中之时之风。
    这么一来,裴明嘉的美名倒在她病秧子这个称号之上。
    加之慎国公府正值烈火烹油的鼎盛时期,一时之间,求娶裴明嘉的人几乎要将慎国公府门槛踏破。
    最后是慎国公亲自拍的板,自家已出了一个皇后,也不要再高攀那皇亲国戚,只将孙女许了青梅竹马的安远伯世子陆九茂,只求小儿女日后安安稳稳过日子,衣食富足,无忧无虑。
    而裴明蔷这边的情况,却远不如裴明嘉。
    她为人倒是爽利,只是这张嘴常常坏事,幼时只当她小孩子不懂事,等到了要说亲的年纪,落在相看的人眼里自然不大满意。
    裴明蔷又是皇后亲妹,家里又得好好为她挑上一番,是以两厢都耽搁下来,竟是还未说定亲事。
    此番安王妃设宴,大太太本是要一起来的,奈何实在抽不出身,思来想去只好托了裴明嘉照看,好歹让裴明蔷管住嘴。
    大太太心思灵活,还特意留了同样还没说亲的五姑娘裴明嫣在家中,只让裴明嘉陪着女儿。
    裴明嘉将将把嘴里的松瓤咽下,姐俩还没来得及沉默,马车却忽然停下,两人皆差点没坐稳。
    继而很快又有争执的声音传入马车内。
    裴明蔷扶正头上点翠簪子,高声问道:“谁在外面?”
    裴明嘉欲阻止却已来不及,敢拦慎国公府马车的如今在京城可没几个,即是已经拦了,那便不是好相与的主儿,让下人去出面倒比她们两个出面要便宜,主子们撕破了脸面总归不好。
    外头一婆子立时回到:“是刘府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