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475节

      “好。”郭静平应下,迅速把腰间的布袋解下来扔在柴易安靴子上,转身喊着他带来的三十个千牛卫,快速整队出发。
    红霞爬上西天时,孔风阁带领数百人押要犯出山归京。提前进京送信的人已进了康安城的明德门,明面的一路人奔向皇城,暗中的一路人奔向申国公府。
    申国公府大管家秦序吓得魂不附体,快步奔向二进院求见赖方平和陶徐。
    这两人听后也受惊不小,陶徐立刻问道,“相爷呢?”
    “相爷散朝之后就被万岁请去了宣德殿,至今未出。”秦序焦急道,“二位先生,现在该怎么办?”
    还不等陶徐开口,赖方平便道,“山中人都死了还好,若被官兵抓住了活口就麻烦了。府中和府外精锐全派出去,半路截杀被捉的活口,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他们灭口!”
    陶徐连忙道,“山中人与咱们府上无直接关联,便是他们被抓了……”
    “这件事明摆着是万岁下旨办的,只要活口落入大理寺萧峻平手中,还不是万岁想让他们招什么,他们就招什么?”赖方平强势吩咐道,“大管家,此时一刻也耽搁不得,若相爷追究下来,全由我担着!”
    秦序快步向外走时,陶徐喊道,“想办法尽快给相爷送信!”
    “这话不用你叮嘱,秦序也会去做。”赖方平拉着陶徐道,“贤弟,相爷被困在宫中,咱们得想办法帮一帮相爷。”
    陶徐问道,“赖兄可有良策?”
    赖方平鼠眼放光,狗油胡直颤,“你去找户部尚书,请他尽快想办法进宫面圣,将消息送到相爷面前。我去监门卫找二爷……”
    “赖兄与李大人来往较多,你去了说话更方便。还是赖兄去找李大人,小弟去监门卫报信!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走!”陶徐说罢便快步走出房门,向院门外走去。
    赖方平没能拽住陶徐,气得跺了跺脚,也只得快步向外走去。
    亲眼看着赖方平出了院门,藏在影壁墙风水缸后的陶徐又等了片刻才现身,冷哼一声回到房中,唤来书童吩咐道,“去前院找二管家秦峥,让他派人去给二爷送信,请二爷寻个正经由头尽快回府。”
    刚乘车出了皇城的李兆舟,听闻赖方平求见,顿时咧了嘴。
    今日早朝分明没什么要紧事,万岁却回顾之前十载、畅想之后二十年地胡扯了两个多时辰,然后又把五位阁老请去了宣德殿,直到散衙也没见阁老们从宫门出来。李兆舟觉得很不对劲儿,所以散衙后他不敢停留,放弃常走的安福门,特意绕到离秦相府最远的安上门出了皇城,却还是被秦府的人堵住了。
    这下,李兆舟万分肯定,今日所有的不对劲儿,都跟秦相有关,否则秦相的心腹幕僚不会在这里堵他。赖方平亲自来了,李兆舟不想见又不敢不见,只得与书童道,“此处人多眼杂,请先生到国子监前街的修远茶肆相见。”
    安上门紧邻务本坊,国子监便在务本坊内。此刻也正是国子监学生散学的时辰,那边不是更人多眼杂么?书童虽不解,但还是回去向赖方平回话。
    “去修远茶肆。”赖方平冷哼一声,甩下车帘。
    待到了修远茶肆前,护卫守住马车四边,才请赖方平下车。赖方平挑车帘钻出车厢的一刹那,数道寒光忽然从东面飞来,直奔他的面门。车夫大喝一声抬匕首拦挡,但还是有两道寒光射向了赖方平。
    刚要迈步出国子监大门的姜大郎听到“啊”地一声惨叫,还未看清发生了何事,便被保护他的姜府护院和秦府侍卫拖回了国子监。
    “大少爷,外边有危险,咱们先避一避再回府。”
    “什么?!”
    京兆府内,张文江惊得站起身,“在国子监前发生了命案?!死者何人,凶手可抓住了?”
    中城兵马司指挥使左元亮愁眉苦脸道,“回大人,死者是秦相府上的幕属,名作赖方平。因案发时国子监前街学子甚多,凶手又用的暗器杀人。下官无能,查不到凶手的踪迹。”
    秦天野府上的第一谋士赖方平死了?
    张文江瞳孔一颤,死得——好!
    ------------
    第972章 一推二六五
    张文江安安稳稳坐下,又让左元亮也落座,才道,“你把事情经过仔仔细细讲一遍。”
    “是。”愁眉苦脸的左元亮把初步调查的情况汇报了一遍,然后低头等着挨骂。没什么好说的,国子监门前发生命案,就是他治理不当,该骂。
    张文江却心平气和地问道,“你说李兆舟的马车跟着赖方平的马车,案发之后,李兆舟的马车急急忙忙走了?”
    “回大人,正是。”
    赖方平还挂上了李兆舟,很好,非常好!这事儿是谁干的?张文江捋须,微微一笑。
    姜府内,陈氏急吼吼跑到西院握着姜留的小手问道,“留儿,你母亲呢?”
    留在家中看孩子的姜留回道,“今日有新学生入书院,母亲和姐姐去千金书院主持仪式。”
    一个两个三个,都不在!陈氏急得火上房,“国子监门前发生了命案,你大哥今日去国子监还没回来……你伯父和三叔都不在家,咱们怎么办呐?你大哥他,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可让伯母怎么活啊——”
    大哥跑国子监去了?姜留连忙安抚伯母,“国子监前街被杀的人是秦相府上的府官,没伤到国子监的学生,您稍安勿躁。书秋,你立刻去滴翠堂,问我大哥出门时可说了何时回来……”
    “不用!你忙着,我自己去!”儿子出门遇着事儿了,儿媳妇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分明是没把她儿子当回事儿!陈氏的焦急转为满腔怒火,起身就要去骂儿媳妇。
    姜留一把拉住她,然后给书秋使眼色让她快去,才劝道,“伯母,您说让呼延图、鸦隐出去寻大哥成么?”
    这俩是家里功夫最好的,陈氏连忙点头,“你觉得成就成。”
    姜留让芹青出去送信后,陈氏便忍不住了,“留儿啊,真不是伯母挑理,我就没见过你大嫂这样的……”
    陈氏正跟侄女叨叨儿媳的不是,东院的婆子快步走进来禀道,“夫人,立政坊燕来巷的张夫人带着元雪姑娘来了。”
    “都快用晚膳了,她来做什么?我正忙着呢,哪有功夫招待她。”陈氏烦躁地嘟囔两句站起身,不高兴归不高兴,人家来了,她不能不见。
    姜留示意婆子先出去,才低声与陈氏道,“伯母一定知道吧?张家与户部尚书李大人家走得很近,侄女听说国子监前街的案子跟李尚书有些关联。伯母这么聪明,一定不会让张夫人拿话把您绕进去,让她哄得您一块出门,为了户部尚书家的事儿出去走动,对吧?”
    “那是当然!府里的事我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功夫管别人家的事。”陈氏抬头挺胸,很扛事儿地拍了拍姜留的肩膀,“她带着元雪过来,若那丫头闹着要见你,伯母给你挡着!”
    张元雪是王幽影的女儿,被张家教得与王家很是疏远,却扒着姜慕燕和姜留姜留喊姨母。姜留不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能避就避。
    姜留满眼放光地仰望着伯母,“伯母对留儿真是太好了。”
    “傻丫头,伯母不对你好对谁好?你看着七郎,伯母走了!”
    见大夫人被姑娘几句话就哄好了,齐嫂低头抿嘴忍着笑。姜留吩咐道,“你去趟北院,跟祖母说我大哥无事,别让她老人家惦记着。”
    齐嫂刚出去一会儿便回来了,“姑娘,二姑爷过来了,老夫人让姑娘带着七少爷去北院。”
    姜留让奶娘抱起七弟,到了北院发现大嫂也带着孩子过来了。
    廖传睿正向祖母说着二姐和孩子的情形,姜留站在旁边观察着,惊奇地发现她这个二姐夫的脸却圆了一大圈。若不知道的,还当是他在家坐月子呢,姜留低头偷笑。
    廖传睿与姜老夫人说了会话,转头与姜留道,“六妹妹,你二姐想从你书房里借两本书回去解闷儿,这是书单。”
    书秋把书单接过来,递给姑娘。姜留握住书单起身,“祖母,孙女去书房给二姐取书。”
    姜老夫人点头,又叮嘱廖传睿道,“坐月子不能多看书,仔细别让二丫头伤了眼睛。”
    姜留到了西院书房,展开发现这根本不是书单,而是张文江询问她国子监前的凶杀案是怎么回事。
    姜留提笔在“书单”上写下回信,吹墨晾干后夹在话本子里,回北院交给廖传睿。
    廖传睿谢绝了姜老夫人留饭,起身告辞。他回到家用膳看过妻儿后,便赶往京兆府。
    国子监门前发生了命案,京兆府和中城兵马司的差官们都不得歇息,廖传睿一路与人打着招呼,进入恩师书房中,将姜留的回信送上。
    张文江打开纸条一看,嘴角便忍不住抽了抽。
    姜留这几笔字一看就是跟着她父亲姜枫练的,想必整个康安城,除了万岁,再没人会看着这样的字顺眼。
    不过……
    万岁看着顺眼的,所有人就是看着不顺眼,也会跟着夸奖几句……
    张文江把纸条送到烛火上,将它化为灰烬。看着廖传睿把灰烬打扫干净,张文江忽然问道,“姜家对姜六娘的婚事是如何打算的?”
    廖传睿回道,“学生听内子说,二叔把康安城的少年才俊仔细过了几遍,发现没一个能配得上六妹。”
    张文江压下骂人的冲动,吩咐周其文道,“派人去盯着,看秦相何时出宫。”
    周师爷出去后,廖传睿低声问,“秦相出宫后,恩师要入宫面圣么?”
    姜六娘送他这么一份大礼,万岁那里他当然要走一遭,不过……张文江抚须道,“今日太晚了,为师明日一早再去。”
    廖传睿又道,“万岁将五位阁老留在宫中一整日了,也不知……”
    张文江缓缓摇头,“万岁自有万岁的打算。”
    皇宫庆文殿内,太傅、护国公、黄通和杜海忠正围坐桌旁,无声吃着景和帝赐下的御膳。
    宣德殿内,景和帝面容平静,秦天野似笑非笑。两人四目相对,暗中较劲儿,最终秦天野先转开了眼。
    这还是十年来头一回!景和帝嘴角微微一翘。
    秦天野垂眸道,“万岁若无他事,老臣就告退了。”
    景和帝看了他头上的乌纱帽片刻,忽然闲聊似地道,“国公给朕讲一讲四姑娘山的事吧。”
    秦天野又抬头对上景和帝的龙目,丝毫不见慌乱,“万岁既已知晓,还让老臣讲什么。”
    景和帝缓缓道,“朕知道的不细,劳烦国公为朕解惑。”
    秦天野劝道,“万岁,此事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
    景和帝起肯罢手,“一两句讲不清楚便三四句、五六句,直到讲清楚为止。”
    秦天野叹息一声,“在四姑娘山内屯兵,是太后的意思。”
    ------------
    第973章 臭鸡蛋
    景和帝和秦天野之间,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眼神厮杀。
    就在叶清峰气得想冲上去给秦天野一刀时,景和帝开口了,“卿说是太后让你在四姑娘山屯兵?这时何时的事,朕为何从未听太后提起?”
    由“母后”到“太后”,由“国公、您”到“卿”,景和帝口中称呼的改变让秦天野一僵,恍然间忆起先帝在世时的场景。他定了定神,回道,“请万岁屏退左右。”
    景和帝平静道,“不必,卿但讲无妨。”
    秦天野的目光扫过垂头的杨奉和叶清峰,又落回景和帝身上,“回万岁。和政二十三年秋,董毡进京与安王秘会,为安王留下三百凉州勇士,这些人便藏在净域寺中,万岁可知晓?”
    景和帝摇头,“不知。”
    “老臣将此事密报太后,太后忧心不已,提议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城外秘密屯兵,以备不时之需。”
    秦天野说起“往事”,没有一点心虚的模样,“臣遵太后懿旨,命人在康安城外寻找藏兵之地,最后选中了四姑娘山。养兵需用粮饷,臣迫于无奈,将运往肃州的粮饷扣下一部分送入四姑娘山,后边的事万岁便知晓了。”
    之后,运到肃州的八十万粮饷被当地官员贪了大半,真正给到左武卫两万五千官兵手中的不足三十万两,叫他们如何靠着这点粮饷撑半年?因军中无粮,战马无草,第二年春动乱爆发,震惊朝野。先帝震怒,命刑部彻查此案。因杜海安丁忧,姜冕和孟回舟主审此案。
    然后,姜冕发现案中蹊跷,呈给先帝的奏章还未写完便被灭口,一干案犯、证物被大火烧光。先帝病情加重,于和政二十五年秋驾崩。
    再后,大周第五位君主柴岱登基,帝号景和,年号景隆。景隆元年,便是和政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