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04页

      和敬自然欢喜,还跑过来跟沐瑶提起此事,嘟囔道:“我总算能出去了,也不知道湖州是什么样的。”
    沐瑶却担心湖州当地官员为了让乾隆看到那边采桑养蚕的盛况,会逼着当地百姓把田地都去掉,只挪了桑树过来种植,看着风风火火的,回头良田都占了,百姓吃什么呢?
    总不能吃蚕丝桑叶吧?
    而且等乾隆一走,当地官员当然就不管百姓怎么过活了。
    他们就只能把蚕丝卖掉换钱来买粮食,但是蚕丝比往年都要多,供大过于求,价钱自然就要大幅度降低。
    收蚕丝的商人肯定会趁机压价,到时候当地百姓养一大批蚕丝可能都换不到多少粮食,第二年自然不敢再养。
    养蚕的人大幅度减少,一时半会恐怕没人愿意再养,湖州渐渐就没人养蚕了吧?
    元气一伤,再补回来实在太难了,而且会让当地百姓心里留下阴影来。
    和敬见沐瑶有点心不在焉的,顿时有点奇怪道:“纯娘娘觉得湖州的蚕丝不好看吗?”
    沐瑶笑着摇头道:“当然不是,蚕丝是个好东西,就怕有人特意做出繁华的样子,回头让咱们看完,就当个甩手掌柜,那么多的蚕丝却没人能全部吃下,价钱自然就低了去,卖不上价钱,百姓就惨了。”养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极为精心才行,是个精细活了。
    从早到晚得忙碌,得细细观察,免得蚕养死了。
    太热不行,太冷不行,饿着不行,太饱了也不行,全都靠人力。
    一窝蜂弄成大场面养蚕,看着确实让乾隆满意,觉得十分繁荣。
    但是蚕忽然多了起来,桑树总要时间长的,哪里就够蚕吃了?
    不够的话,蚕不就饿死了,官府会包这部分损失,开什么玩笑呢!
    到头来还是养蚕人承受损失,官府只要个门面好看就算了。
    等乾隆一走,官府啥都不管,养蚕人顾不来,最后损失惨重,自然来年就无法养了。
    毕竟都没钱了,哪里还有钱继续去养蚕呢!
    沐瑶手背一暖,就见和敬眼巴巴看过来。
    她想得太入神,竟然把可爱的和敬给忽略掉了,沐瑶怪内疚的,就让素茹跟小厨房说一声,多送两盘点心过来。
    和敬乖乖坐下道:“纯娘娘不必忙,要是有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不打扰了。“
    沐瑶哪里舍得和敬刚来就走,搂着她道:“是我不好,刚才想事情太入神了一点。”
    和敬就仰着小脸问道:“纯娘娘有什么苦恼,可以跟我说的!”
    沐瑶笑了笑,就斟酌着道:“就是有人想讨好我,就招呼我去一家酒楼,特意布置得特别好看,还上了最好的菜品。最后等我走了,对方也直接走人不给饭钱。你说我是不是不去这个地方,这事就不会发生了?”
    和敬小脸上全是疑惑道:“那人要讨好纯娘娘,招呼娘娘去最好的酒楼用饭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对方只顾着招待却不给饭钱,那是对方的错,跟娘娘又有什么关系呢,娘娘根本不必自责,还说不该去这种话,得去才对。”
    “纯娘娘想啊,这人讨好别人,这么做肯定不是第一回了。这次要是抓住了对方的把柄,下回对方就不敢了,或者其他人也不敢这样做,不是更好吗?”
    沐瑶恍然大悟,是啊,她只想着怎么阻拦乾隆过去,其实该让乾隆过去才是对的。
    让他亲眼看看,当地官员为了讨好乾隆,特意浪费了多少蚕,让多少养蚕人因此损失惨重。
    这样的场面只是看着不错,回头却是后患无穷!
    只要把这种风气彻底打掉,以后才不会继续出现这样的事来!
    沐瑶仿佛记得乾隆就是喜欢这样的大场面,越是年纪大了越是喜欢。
    等到了后边,奢靡风气越发厉害,乾隆都习惯了,这时候才有人提出来,那时候就太晚了。
    对乾隆来说,他都习惯几十年的事,忽然才有人跟自己说这样是不对的。
    就那个年纪而言,让乾隆改正实在太难了,只能恼羞成怒,不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事情就算是摆平了。
    好在他如今还年轻,还意气风发想着纠正官场风气的时候。
    只要抑制住第一回,地方官员们有所收敛,后边就不会愈演愈烈了!
    沐瑶顿时笑了起来,搂着和敬低头亲了她的小脸颊一口:“还是格格聪明,一下子就提醒我了。倒是格格年纪小小的,已经能想得如此周全,实在聪慧极了。”被她夸得颇为不好意思,还被亲了一口,和敬脸红红道:“这是我跟着额娘学的,额娘偶尔会带我去阁楼那边,多看看就知道了。”
    沐瑶确实知道这个宫里的阁楼,就在后花园里。
    从楼下经过根本看不到二楼有没人在,但是在二楼就能清楚看见底下的人。
    偶尔有太监宫女在底下说话,二楼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看来把教养嬷嬷换掉,让皇后亲自来教导和敬,就很清楚光说是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和敬亲眼所见,亲耳听,提示一番,让她自个思考才能印象深刻,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了。
    “原来如此,皇后娘娘这办法是极好的。自己亲眼看着听着,才能判断出来。不过也不能太相信眼睛和耳朵了,因为看见和听到的未必都是真的,得仔细斟酌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