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03章 强势露脸

      顾骜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对美国大片的免疫抗性。
    他知道这部片子在八6年就进入内地,肯定会掀起一股好评的狂潮。
    但在他的设想里,那种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怕因此错过精彩剧情的患得患失状态,怎么也得到人机激烈枪战的戏码的时候,才会出现。
    谁知,仅仅是一个开场音乐,和开场的前缀,就已经让观众们赞叹不已。
    而第一个高潮,仅仅在正片开始后30秒就出现了。
    “牛氓!”
    “嘶……”
    “卧槽!好壮!”
    原来,仅仅是施瓦辛格穿越过来的那一刻,那赤身露体的状态、以及只露菊不露正面的浑身爆炸张力腱子肉、45度斜的肩膀三角肌,就已经让场内占总观众数将近一半的女顾们,此起彼伏地“牛氓”尖叫起来。
    一片嘘声和捂脸声——没错,连捂脸都有声音,因为大家捂得很生硬,跟扇自己耳光差不多响亮。一来是因为捂的时候太激动了,二来也是唯恐身边的人黑暗中没听见她捂脸了。
    不过所有女性观众都几乎不约而同地在捂脸时岔开了手指,只是摆个姿态而已。
    这么肌肉的一米九世界级壮汉,哪个女人不想看啊。
    有些闷骚的、有点见识、知道片子背景的女观众,内心忍不住想:听说是好多次健美世界冠军,果然名不虚传……
    观众里面,大约也有一成的人,是提前知道制片背景和剧情的。他们或是极少数自家买得起录像机、又或者是有渠道去录像厅看过盗版的英文原版资源(八0年代的盗版当然没人做汉化)。
    更多则是向有录像机的亲戚朋友提前做功课打听来的,真买得起录像机的家庭,八6年肯定是远远没有一成的。
    而在女人们纷纷捂脸的时候,这些观众自然要跳出来卖弄,压制别人的一惊一乍,以显示“哥早就知道剧情”、“美国片就是这么拍的,别大惊小怪,这是艺术”,顺便维护一下影院的安静。
    被鄙视了的人很快借坡下驴,不再出声,自发地安静看戏,唯恐错过了台词。
    而仅仅这一个镜头,带来的冲击力就还不止“世界健美冠军的果体”这一个看点,阿诺最后站在山顶公园俯瞰洛杉矶凌晨两点钟夜景的那个全景,更是让其他关注点的观众,以近乎膜拜的姿态,感慨了一下洛杉矶的“繁华大都市”水准。
    这一点,哪怕是同期上映的《第一滴血》也没有的效果,毕竟《第一滴血》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蒙大拿小镇上,是美国的乡下,无非是丛林求生和荒野枪战好看,却没有大都市戏的热闹。
    而对于八0年代中期的中国人而言,通过电影哪怕是看看美国都会的繁华,本身都已经是一种享受了——虽然这种享受,美国和曰本观众根本毫无感觉,因为他们见多了。
    这是此时中国人独有的享受,因为中国人还在膜拜高楼大厦,膜拜房地产资本的力量。七年前高仓健的《追捕》能够大火,多少也是因为显示都市繁华的背景本身,就被中国人一遍遍看得完全看不腻。
    当然,在顾骜和其他有见识的中国人眼里,洛杉矶是个平铺的大农村,跟东京这样的立体都市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但偏偏《终结者》很多戏份是拍摄的夜景,而在夜景的时候,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夜景只会看到灯火,而看不到远处建筑的高度,所以你只要内装繁华、灯火通明,就能给人震撼的感觉。
    就像后世很多晒洛杉矶的抖音用户,都是模仿科比的台词:“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然后配上一段坐夜班打折飞机去洛杉矶时、从舷窗拍摄出来的vlg,看到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方块灯火,璨若星河,那效果比别的城市都震撼。
    阿诺这一个站在山顶公园俯瞰洛杉矶的镜头,也是异曲同工之妙,让场内的男性观众全部觉得腿有些软。
    “太繁华了……”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里,一波波的高潮还会频繁来袭。
    从施瓦辛格的第一次血腥徒手击毙小混混夺衣服;
    到第一个华人演员李联杰也光着身子穿越过来(但都是半身镜头,没有拍到下半身);
    再到第一次看到施瓦辛格被霰弹枪结结实实轰了10枪后,依然面无表情铁血冰冷地站起来。
    乃至观众们觉得女主和男二已经安全了、却被终结者硬生生屠了整座警局。
    尖叫一波接着一波。
    最后最震撼的两波,当然是看着略微受损的施瓦辛格,回租住旅馆自己开刀疗伤、面无表情切开半条手臂、挖掉自己的肉身眼珠,露出手臂皮肉里的粼粼合金白骨、以及红外摄像头状的真.眼珠。
    乃至最后被爆破大火焚去残躯后的机械合金骨架追杀戏。
    从挖眼珠开始,小朋友们已经全部背对荧幕瑟瑟发抖了。
    随着电影散场,无数人连排队离开的这点时间都不愿意浪费,互相嘈杂讨论起来。
    “美国大片到底不一样……”
    “那跳迪斯科的酒吧,咱市里的歌舞厅跟外国人的一比,那真是货比货得扔呐——悄悄人家那音响效果,那氛围,那灯光。咱这就是拿个破录音机都敢开歌舞厅了。”
    “嗨你的关注点有问题吧,这个片子里,那歌舞厅酒吧之类的戏份算个啥?”
    “我也没说算个啥,我就是说人家拔根毛都洋气。”
    “那也是咱中国人洋气!你知不知道这部片子其实是我们中国大老板拍的,那个詹姆斯.卡梅隆,美国大导演,也只是个打工的!”
    讨论中能说出这些话的,显然是那一成看过盗版英文录像带、或者是跟有钱亲戚打听过的。
    如果是此时此刻在外地的电影院里讨论这个话题,大伙儿或许就停留在“这是我们中国大老板投钱拍的”这一程度上。
    毕竟顾骜对外公示的身份是港商嘛。
    不过因为是在钱塘老巢,懂行的人和与有荣焉的人比较多,就会直接强调“这是顾骜投钱拍的”。
    至于头衔,那就不用说了,“中国大老板”五个字也可以省掉。
    谁不知道顾骜是谁啊,还用介绍身份么?
    “一帮临时来看热闹的外行人,连《终结者》和《第一滴血》就是顾骜拍摄和发行的都不知道。我可是圈内人,我小姨夫的同学的领导,就是中影进口公司的。
    看看前些年国内进口得起的,都是什么老掉牙的片子?这两部,听说是顾总随手大笔一挥,直接白菜价送给中影进口了,所以才有那两条佳得乐和天鲲学习机的广告!”
    ……
    “看来我还是和基层脱节太久了,没想到,这么多习以为常的点,都能成为观众狂热关注膜拜的热点。建设文化自信心还任重道远呐。”
    从影院离开后,这是顾骜最大的感慨。
    米娜本来心态也跟他差不多,但既然老公都在自我检讨了,她肯定要换位安慰一下:“也没你想的那么糟糕,虽然美国的繁华、枪战的刺激,确实让很多人崇拜,但毕竟这两部片子有你投资拍的、还有你发行的。这已经比100%纯美国背景的电影让人这样膜拜好了很多了。
    未来咱多拍一点吧,就算港片没有这个基础,咱投资、请美国导演。中国公司在产业链里提供的环节渐渐增加比例,比如用中国的取景、掺沙子中国的演员、中国开特效公司,总能建立文化自信的。”
    听米娜这么一分析,顾骜心情也好了不少。
    既然穷的时候总要找人崇拜,那就崇拜哥吧,也比白白浪费了国民崇拜值去崇拜真.美国人的好。
    此后短短十天的时间里,顾骜每天带着米娜在钱塘游山玩水,把所有景点都玩了一遍。反正大过年的,也不适合工作。
    十天之后,他也打电话给中影进口的海处长,了解了一下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情况、各地的反馈。
    毕竟顾骜只对钱塘、沪江等地的情况比较了解,而外地还是得看中影公司的数据。票房好坏跟顾骜并没有关系,其中四成都是中影进口的收入,六成是院线的。顾骜只是想了解传播情况以及捆绑广告的传达率。
    可惜的是,眼下数据统计很慢,中影进口也只能给一些初步踩点的估算。
    “顾总,很抱歉具体数据我们也没有,不过我们有办事处踩点的全国前20大主要城市,初十之前基本上是常常爆满,最近是因为大多数单位陆续上班了,白天场可能空一些,但下午四点往后的还是场场爆满。
    目前二线以上城市,凡是国营的、中影系统的,《终结者》和《第一滴血》加起来的排片率有95%了,其他电影只有5%,《终结者》表现更好,毕竟戏更热闹繁华嘛。所以年初三的时候一开始排片率是五五开的,现在已经四六了,《终结者》六《第一滴血》四。”
    八0年代的电影院场场爆满也并不算太夸张,主要是这个年代电影院都是定位为国营的公共基础设施,没什么商业院线。
    所以钱塘这样的大城市,加起来也就20座影院左右,全部塞满全城一场同时也就三万人看。
    但持续爆满这么多天,数据就有些夸张了。
    顾骜粗略一算,仅仅到元宵节,钱塘一座城市,就有累计200万人次观看过这俩美国大片了,其中《终结者》观影人次应该超过120万,《第一滴血》也超过了八0万。
    至于其他小城市,情况应该是截然不同的,主要还是拷贝昂贵的问题,所以很多小城市的影院就一个厅,然后只有其中一部片子的拷贝。它们需要等临县剧院的另外一部放完后,在上级的调度下把拷贝交换过来才能放另一部。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按照和稀泥的算法,光国内省城以上级别的城市,到元宵节为止,至少有3000~4000万人次看过其中任意一部电影了。算上更下沉的三线以下城市市场,5000万都有。
    这才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