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节

      ☆、第 47 章
    徒景年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才支撑得起快速工业化的进程,要不然,人都吃不饱了,谁还去搞工业生产啊!
    对于承庆帝来说,喜上加喜的是,后宫再次传出了喜讯,先是嘉妃爆出了三个月的身孕,又有淑妃宫中的林婕妤确诊有孕一个半月有余,然后,让后宫再度震动的就是,继后也有了身孕。
    苏家为此欢欣鼓舞,这几年,苏家的日子着实不好过,原本身体很好的苏牧有一天晚上喝酒之后摔了一跤,醒来发现中风了,口歪眼斜,瘫痪在床,哪怕有个承恩公的爵位呢,但是,不得圣心,连太医都敢敷衍,因此,也就是拖着日子。没了苏牧的压制,大房二房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摆在了明面上。苏牧是大房的长辈,二房自然不可能跑过来照顾他,大房这边怨恨他当初做的决定,导致了大房这边跟着饱受打压,自然也不可能真心照顾他,因此,瘫痪了一年多之后,苏牧就过世了。苏家兄弟两个连闲职也做不了了,直接回家丁忧。苏煜虽说不是承重孙,但是也得守孝,因此伴读也做不下去了,直接跟着父母回了老家。而原本一等承恩公的爵位直接变成了三等,给了苏煜的父亲,徒景年的大舅舅苏峥,徒景年的二舅舅苏嵘也是被封了一个延龄伯的爵位。但是,作为现任皇后的二房,那是半点恩赏都没有。
    苏家那边也领会到了承庆帝的意思,苏牧刚刚下葬,现任三等承恩公苏峥立刻要求分家,无论苏均把谁抬出来都没用,毕竟,如今的族长是苏峥,他又是族中爵位最高的一个人,苏均又不能把皇后从宫里面弄出来给他做主,毕竟,苏均一家子没官职,没爵位,皇后总不能召见一个庶民进宫,这不符合规矩啊。因此,分家的事情一下子敲定了。苏家那边在知道苏均当初居然借着承恩公府的名义在户部借了钱的事情之后干脆直言,这个钱是苏均借着,以后他们自己还,承恩公府却是不管的,并且直接到户部做了交割,两家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皇后那边自然要为自己的生父不平,找承庆帝说理,结果承庆帝来了一句,你要是只不过是苏均一个举人的女儿,压根连选秀的资格都没有,既然挂了承恩公府的名头进宫,自然,加恩也是加在原来的承恩公府上,你要是觉得有问题,那现在就追究你冒名入宫的罪名,直接回你自己家得了!皇后一下子不吭声了。
    这会儿皇后有孕,苏均那边自觉有了底气,又咬牙花了大笔的钱,叫人捎信进宫给女儿,皇后琢磨了一下,还是壮着胆子旧事重提,承庆帝似笑非笑地瞧了她一眼,皇后立马不敢吭声了。
    皇后这几年算不上老实,苏均不需要给自己的哥哥守孝,自然不乐意回老家,就留在了京城,好在当初苏家那边分家,给他分了一个三进的宅子,总算不至于还得另外赁房居住。苏家公中没什么钱,苏均又是次子,自然分不到什么家产,之前又养了不少小妾,庶出的子女就有五六个,如今日子自然过得紧巴巴的。皇后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很有感情的,既然讨不来爵位,就逢年过节往家里面赏赐一些实惠的东西。毕竟,虽说宫务有淑妃贤妃协理,但是,皇后还是有些发言权的,在钱财份例上,承庆帝也没亏待了皇后,因此,皇后自然有闲钱塞给娘家,这才没让苏均一家子成为史上最窘迫的皇后娘家。
    皇后娘家不给力,给力的又站在东宫那边,这让皇后日子过得很悲催,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自己的肚子了,偏偏宫里面怀孕的又不是她一个,想到当初狠狠削了自己面子的嘉妃,皇后就气得牙痒痒,而且,对徒景年,她也越来越不顺眼。
    皇后进宫的时候,徒景年已经不小了,自然不方便随便进入内宫,尤其,从东宫去皇后的华阳宫还比较远,得经过好几个妃嫔的宫室,因此哪怕按照礼节,太子对皇后这个继母要晨昏定省,那些妃嫔又是庶母,但是还是不能随便过去。因此,在问过了承庆帝之后,承庆帝干脆大手一挥,以后跟承庆帝一样,逢初一十五过去问个安就得了,没必要天天去。而且,初一十五一般都有朝会,这会儿朝会开始的时间是辰时,为了不耽搁朝会,徒景年卯时用过了朝食就得过去,那会儿,一般情况下,皇后还没起床呢!加上起床之后还得梳妆,皇后不得不比徒景年早半个时辰爬起来梳妆,自然也没什么精神找徒景年的麻烦。如果是傍晚过去,一般就是跟承庆帝一块儿,皇后在承庆帝面前表现贤惠还来不及,哪里好开口找茬。
    皇后一肚子的火气撒不出去,又有人在旁边挑唆,想着太子如今都不尊敬她,若是真让太子将来做了皇帝,岂不是要将她塞到冷宫里头去,因此,想要过得舒服,就得自个儿子是太子,是皇帝,因此,这会儿整日里抱着自己的肚子,有些神经质一般地念叨着一定是儿子,一边暗地里面诅咒徒景年,恨不得承庆帝立刻把徒景年废了,或者徒景年干脆自己死了。
    徒景年那边暂时没什么危机感,就算三个生下来全是儿子,也比他小十岁多呢,有什么好担心的,徒景年如今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呢!徒景年如今开始听政了,詹事府这边就相当于一个小朝廷,为了锻炼他,虽说在朝堂上徒景年不发表意见,承庆帝却觉得徒景年听了这么久,也该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每每会挑出一些奏折,命人抄录了副本,交到东宫那边,让徒景年与詹事府一起处理。
    徒景年的试手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詹事府里的人本来就是承庆帝专门挑选出来的,虽说几位内阁阁老只有偶尔才来詹事府,给徒景年讲讲课什么的,其他的成员一般也是翰林院或者是六部出来的,有处理事务、草拟各类公文的经验。徒景年也是很有调理的一个人,每次奏折送过来,先找人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事情的类型等将奏折进行分类,然后跟詹事府的人一一讨论,虽说目前送过来的都是副本,真正的处理结果还是内阁那边做,但是徒景年依旧很认真,他并不忌讳一些自己暂时不了解的事情,遇到类似的东西,都会仔细向詹事府的人询问,然后在詹事府的人提出几种处理意见之后,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一一写下选择的理由。
    刚开始的时候,徒景年做事的手段还显得有些生涩不成熟,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当然,也有一些困惑,对此,他也不自个藏在心里,而是趁着跟承庆帝在一起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将自己的一些不解询问承庆帝。承庆帝对此乐见其成,他在徒景年身上投入了最多的父爱与精力,因此,也乐于为徒景年答疑解惑,这让他更有作为父亲的成就感,心中暗乐,小子,你还差得远呢!父子俩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徒景年开始参与朝政变得生疏,反而更加亲热起来。
    不过,徒景年跟承庆帝父子情深,却也有人看不过去,首当其冲的便是皇后。说实话,孕妇本来就容易暴躁,脾气反复无常,何况,皇后这个孕妇又得不到丈夫的嘘寒问暖,还得眼睁睁地看着承庆帝宠幸别的妃嫔。她一次在伺候宫人的撺掇下,自个出了昏招,居然选了自己宫里一个伺候的宫女,命她去伺候承庆帝,承庆帝可不是什么吃素的,自然笑纳了。但是,回头皇后就后悔了,也不提给这个宫女名分的事情,直接将人塞到了华阳宫的后殿,没过几天,便被病逝了,直接一卷草席送出了宫。
    承庆帝对华阳宫自然是很关注的,发现之后,只觉皇后愚不可及,念在皇后有孕的份上,也没有训斥,反正就一个宫女,承庆帝也不记得那宫女长什么模样了,因此,只是叫皇后没事念念经文,好修生养性,结果却叫皇后误以为皇帝是要为那个宫女撑腰,又是生了一场气。
    皇后月份越大,越觉得徒景年碍眼,每每承庆帝过来,总忍不住说些酸话,几次过了,承庆帝也不乐意来了,这更让皇后愤恨不平,如此恶性循环,皇后看起来竟是变得尖酸刻薄起来。
    跟皇后相比,显然,嘉妃就显得高杆多了。皇后因为有孕的缘故,脸上有了妊辰斑,身体也浮肿起来,加上性子不好,自然叫承庆帝厌恶。嘉妃却不一样,有着宫中秘传的保养手段,又用米粉花粉什么的自制了纯天然的脂粉,每每画个淡妆,衣服也选了那种宽松飘逸的款式,不光没有因为有了身孕显得臃肿,反而因为添了母性的缘故更加温婉动人起来,承庆帝有的时候不想滚床单,便会跑到含光宫跟嘉妃说说话,哪怕不留宿,也是难得的恩宠,嘉妃的日子自然更加好过。
    第一场秋雨过后没多久,嘉妃便临产了,因为有过一次经验,这一次就非常顺利了,不过大半天时间,嘉妃便成功生下了一个皇子,不算之前夭折的那个,这便是三皇子了。因为不想刚刚出身就取名折了福气,承庆帝便亲自给三皇子取了乳名,叫阿寿,意思是希望三皇子可以长寿,算是一个极好的寓意了,嘉妃如今儿女双全,两个孩子又都得了承庆帝的喜爱,俨然成了后宫的人生赢家,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仇恨。
    这一年显然是皇室添丁进口的高峰期,一个月后,林婕妤生下四皇子,四皇子刚刚满月没几日,皇后也临产了,不过因为皇后在孕期的时候心情反复,又补得多,动得少,她难产了,折腾了快两天,才生下了五皇子,来不及看五皇子一眼,皇后便晕了过去,好在五皇子看着挺健康。
    皇子一下子多出了三个,承庆帝心情大好,再次封赏后宫,嘉妃再次晋位,被封为德妃,林婕妤晋位充容,至于皇后那边,承庆帝琢磨了半天,直接封了刚刚出生的五皇子为长乐郡王,一时间,华阳宫也热闹起来。
    ☆、第 48 章
    徒景年当年出生的时候,可没有直接封王什么的,如今第二个嫡子出生,就封了郡王,哪怕是一个封号很是惹人遐思的长乐郡王,这也是一个信号,表示承庆帝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嫡子的。只要有圣上的喜欢宠爱,别的什么也就不要紧了。长乐郡王要出身有出身,要宠爱有宠爱,说不得还真有一争之力。
    徒景年在听到曹矩带着点忧虑传达阳平大长公主类似的话的时候,脸上不由露出了笑意,说实话,他对此没什么好担心的,他那位继母要是再不长进,再好的牌也能被她打废掉。何况,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又能代表什么,这会儿也看不出贤愚来。何况,承庆帝如今又没有子嗣上的压力,又还年轻,意味着以后有更多的孩子,因此,对几个新出生的弟弟实在算不上上心。
    孩子多了是好事,但是多了也就代表不稀罕了,承庆帝在徒景年那会儿,还有心情跟懿元皇后一起,看着徒景年从皱巴巴红彤彤的小婴儿长得白白嫩嫩,哭了尿了都兴致勃勃,如今,宫里面一下子多出了三个,哪怕是对最宠爱的德妃所出的三皇子阿寿,去看了几次之后,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徒景年当初是早早觉醒了原本的意识,自然知道撒娇卖萌,可是阿寿却是个刚刚出生一两个月的孩子,这么大的孩子能知道什么,一切都是遵循本能,本来逗弄得好好的,一下子不知道触动了他哪根神经,就哭起来了。德妃按理说也算不上新手了,可是,三公主因为是个女孩,而且因为生她又很是伤了身子,她对三公主的照顾算不上上心,一般就是奶娘管着,因此,这会儿跟新手其实差不了多少,这会儿承庆帝固然宠爱德妃,但是,那并非是对一个妻子,而是对一个美貌温顺的宠物一般。也就是说,承庆帝去找德妃是为了给自个找乐子,不是为了给自个添麻烦的。
    徒景年常年跟在承庆帝身边,自然知道承庆帝跟他那几个弟弟也就是那个样子了。承庆帝如今在朝中威望愈高,真正算得上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了。因此,他如今需要的是被人哄着捧着,而不是去哄别人。
    曹矩乃至阳平大长公主那一家如今说不是太子党也没人相信了,曹矩一直做着太子伴读,徒景年对阳平大长公主这个姑妈也颇为亲热尊敬,有什么好东西也忘不了公主府那一份,连自己在外面的几个产业,也给阳平大长公主入了股。最典型的就是徒景年前些年叫人在太湖那边搞的一个采珠场,人工养殖珍珠。徒景年也不知道用什么作为植入的珠体,干脆就叫人买了一大堆小米珠,选浑圆的植入蚌中,如此,十有八九能长出浑圆的珍珠来。
    今年的时候,采珠场第一次收获,光是一等的珠子就收了十几斗,这还是因为刚开始弄,没敢投入太多,经验也不足,以后再扩大一些规模,自然产出更多。阳平大长公主那边也不要什么分成了,直接要了两斗一等珠过去,做了珍珠头面还不够,还弄了一件珍珠衫出来,很是在贵妇们中显摆了一番。
    最好的联盟自然是利益联盟,阳平大长公主这会儿转而去投资别人,有这么大好处吗?因此,她自然是希望徒景年能够一直顺顺利利的。哪怕这年头的公主手上的权利很有限,但是宗室还是说得上话的。不管怎么样,宗室是一家人,哪怕承庆帝看重勋贵,但是,对宗室却也比较宽和,宗室同样希望,未来的皇帝也是个宽和的人,而徒景年很显然符合这个条件。
    徒景年在外面的几样产业都比较赚钱,一个是玻璃,一个是钟表,现在还有采珠场,原本这都是徒景年的私产,不光,吃独食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玻璃搞出来没多久,徒景年便借着自个难以出宫,皇庄上的人干什么自己也未必知道之类的借口,拉上了承庆帝,承庆帝也干脆,就算是皇帝也是要花钱的,因此,承庆帝直接取了三成的份子,徒景年自个也只保留了三成,剩下的四成,阳平大长公主、宁王府还有现在的承恩公府加起来占了一成,剩下三成,便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还有爵位的大小直接分给了诸多宗室。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宗室没有实权,也就是希望过点滋润的小日子。如今得了徒景年分出去的份子,只要象征性地出点小钱入个股,一年在家什么也不干,最少的也有几千两的进项,对于他们的爵位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如何会不支持徒景年呢?换个人,谁会对手里没有一兵一卒,只在宗人府里面做点闲散官职的宗室这么客气啊!
    徒景年并不觉得宗室无用,反而在储君的问题上,宗室有着相当的话语权。因为,皇储这件事,不光是国事,也是皇家的家事,臣子再听话,那也是外人,宗室才是自家人呢!
    这不,承庆帝才显出了对五皇子的一点不同,立马阳平大长公主就坐不下去了,跑过来暗示徒景年要小心,虽说这种做法有挑拨皇室兄弟感情的嫌疑,但是,在皇家论什么兄弟感情,那不是开玩笑嘛!
    阳平大长公主打心眼里瞧不起继后,元后那等人,尚且对阳平大长公主这个大姑姐客客气气。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继后却自觉自己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除了对承庆帝,对谁都是一副倨傲的模样,这么多年来,也养出了傲气的阳平大长公主如何肯低这个头,因此,这会儿一间华阳宫抖起来了,立马提高了警惕心,一方面给徒景年提了醒,另一方面已经打算有空在承庆帝那里上点眼药,告个刁状了。
    这些日子以来,朝中并无什么大事,会试刚刚结束,也没发生什么徇私舞弊之类的丑闻,不过林梓的儿子林海,在这次会试中成绩很是不错,虽说没有夺得会元,却也是亚元,据说是因为他在文中写乡梓的时候,避讳了父亲的字,梓字少了两笔,那一房的房师一时没反应过来,直接就将林海的卷子打下了一个级别,等到复阅的时候才算是想起来了,因此找了出来,当时还没揭开糊名,已经有人猜出应该是刑部尚书林梓家的公子,几番权衡之后,便取林海做了第二的亚元。
    林海这边得中,殿试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稳稳的一个进士,又有个做尚书的父亲,绝对是标准的金龟婿,一打听,林海还没订亲呢,因此,说媒的蜂拥而来,几乎把林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林梓又是得意又是惴惴,得意的是儿子这般抢手,惴惴的是当初承庆帝允诺了赐婚,却因为老妻亡故,耽误了三年,如今承庆帝还记不记得还是两说,偏偏承庆帝不记得了不要紧,他这边却不能忘了,免得要圣上想起来了,狠狠记上一笔。后来一咬牙,直接透露说,圣上有意做媒,总算大家都安静下来了,心里面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闺女有这般好运气,得了这么个好夫家。
    这好事果然落到荣国公府上了,这也是贾代善自己求的。贾敏是贾代善的老来女,荣国公夫人史氏那会儿都四十多了,离生下次子贾政时隔差不多十几年了,史氏都开始进入更年期了,这才有了这么个宝贝闺女,荣国府其实不缺女儿,贾敏上头还有三个姐姐,不过都是庶出,至于为什么只有庶女,没有庶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是老来得女,贾敏在家很是被父母娇宠,贾代善疼爱小女儿,专门挑了一个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女先生给小女儿做老师。那个女先生在京城颇有几分名气,她原本也是出身大家,在家的时候,琴棋书画都来得,也是闺中有名的才女,十六岁十里红妆出嫁,嫁给了一个世交家的儿子,那会儿也已经考上了秀才。本来日子过得挺不错,只是后来丈夫回老家参加乡试的路上,先是遇上了水匪,抢走了大半的钱财,受惊之下竟是染了风寒,一病死了。偏偏他们刚刚成亲才一年,还没有孩子。
    按理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在婆家守寡,还是回家改嫁都可以。偏偏那时候她娘家获罪,直接被夺职了,不得不离京还乡,夫家又有人嚼舌头说她克夫,又见她没人撑腰,直接一纸休书将她休弃。她也是干脆的,带着嫁妆离开了夫家之后,直接拜了当时一个比较出名的女冠为师,做了俗家弟子,自个就在道观附近买了地,建了一个小别业,就住在那里了,她一个女子,不好抛头露面,干脆便在别业那边弄了个女学,教授一些小康之家的女孩子,渐渐也有了名气,一些大户人家开始请她到自己家教导家里的女孩子一些诗书什么的,后来便被贾家请了过去,专门教导贾敏。
    贾敏在家被千娇万宠,女先生虽说命运有些坎坷,却也不会再学生面前怨天尤人,只是教导她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人情世故之类的东西,自然有教养嬷嬷教导。哪知道,贾敏天生就对风花雪月的东西感兴趣,养成了一副天真清高的性子。之前选秀,史氏倒是有意让贾敏去宫中搏一搏富贵,可是贾代善却是个明白人,自家闺女这性子,进了宫,还不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还不如选个人口简单的人家呢!
    因此,之前到了选秀之年,贾代善直接上了折子,请求免选。
    ☆、第 49 章
    贾代善的折子写得很是煽情,说自己老大一把年纪了,才得了这个女儿,一直视作掌上明珠,生怕她吃半点苦头,这丫头也被他宠坏了,性子有些骄矜,不适合在太复杂的地方,因此,他也就想将女儿嫁到一个人口简单,守规矩的人家,清清静静的最好不过云云。
    贾代善当年早早就投靠了承庆帝,承庆帝还是肃王的时候,还救过承庆帝一命,因此君臣之间情分很是不同,贾代善难得有什么要求,不过是请求女儿免选而已,承庆帝宫里面又不缺女人,人家不愿意,自然不会强求,因此自然答应了下来。
    贾敏这会儿刚刚及笄,确实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只不过,史氏觉得女儿即便是做个王妃娘娘也是足够的,偏偏丈夫不要女儿去选秀,那些王府也没有适龄的世子,这会儿再看看其他的候选人,总觉得各种不足。
    贾代善一向精明,这边林海刚刚过了会试,就琢磨着要打他的主意了,不过,他没贸然上门,就像是一家女,百家求一样,金龟婿同样也抢手,林梓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松口的,果然,很快就听说,当年圣上许诺过为林海赐婚的。贾代善打听了一下,没听说圣上看上了什么人,当下又跑过去找承庆帝打听。
    承庆帝也是聪明人,可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了,直接就笑道:“当日朕说了,日后林卿之子若是金榜题名,朕就为其做媒!贾卿既然有意,不妨与林卿通通气,若是林卿同意了,等到殿试之后,朕即可下旨,免得朕乱点鸳鸯谱,叫几位卿家不快!”
    这年头,婚姻大事,主要还是父母做主,婚姻是结两姓之好,皇帝也不能随便插手,当初许诺的时候,也是许的是做媒,比如说,承庆帝瞧中了哪家,然后给双方都通个气,两边自个再商议一下,觉得好了,然后皇帝下旨,算是皆大欢喜。
    承庆帝其实也觉得郁闷,之前许诺的那一次选秀里面颇有些条件不错的,毕竟,很多秀女都是冲着皇后还有妃位来的,结果承庆帝都圈好了人选,就等着林海考试了,结果,林梓他老婆没了,这事自然就泡了汤,承庆帝看中的人已经年纪不小了,他也不能跟人家说,我帮你女儿看中了一个对象,家里面条件不错,可惜的是老娘死了,你得等几年,人家守完了孝,考上了进士,再谈婚事,哪怕是皇帝呢,这也算不上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