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1页

      白玉堂:“……”
    司空摘星:“赵决明喝了几盏?”
    白玉堂神色古怪:“才两盏。”
    玉天宝道:“他喝沙漠外酒铺里的掺水酒,醉的也很快。”
    陆小凤怔怔道:“他只说酒量差,我可不知这么差。”
    赵决明喝醉的如此之快并不影响几人开开心心地玩闹,喝醉的赵决明反倒更好玩了些。
    “江湖第一人!”赵决明喊,本该是激昂的语气,他却依旧说的毫无起伏,“耶!”
    冷血住筷,白玉堂呛住了。
    “赵四!”
    赵决明醉醺醺地指了指自己。
    “花七!”
    他凑到花满楼面前,青年笑容无奈,点头应是。
    “孙——七!”
    他拉住司空摘星的手,说:“你换个数。有七了!”
    司空摘星神色如常地夹菜:“那便王五。”
    赵决明:“有王五了!他在家里行五!”
    司空摘星:“哦。他也是我。”
    赵决明此刻显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反倒被糊弄过去,咕哝着孙七王五,慢吞吞地转回去,又斟了一盏酒。
    玉天宝隐隐觉得有什么东西“啪”一下碎了,惆怅道:“当初在铺子里喝酒喝醉之后……决明也没这般……”
    他顿了顿,试图找一个形容词。
    顾惜朝直接道:“傻。”
    李寻乐叹道:“看来他平日里说不喝酒是有理由的。”
    陆小凤道:“放着他这么喝酒真的好么?他平日不喝酒,怎么一喝酒就像个酒鬼?”
    司空摘星道:“你喝酒其实也是这般,唯独不同的是你不会醉成这副模样。”
    陆小凤颇为自得:“那是自然。”
    花满楼:“决明心中有数,正因为在此处,他才会喝的如此尽兴。”
    这话不假,众人便由着赵决明慢吞吞地喝酒,时不时地听他语调平淡地嚎一句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能在醉醺醺的情况下将一句诗嚎得毫无起伏,赵决明也是个奇才。
    众人不再管赵决明,任他在一旁呆呆地盯着树木发呆,冷血却总是忍不住去瞧赵决明。
    这不可能。
    冷血心想。
    太子殿下如今正在宫中,而王怜花在为殿下治病……
    他正沉思,忽闻听赵决明怔怔道了一句词,心神俱震,愕然看向这醉后酣然的少年剑客。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赵决明如此念道。
    语调轻飘飘的。
    白玉堂听他念前八字时便停住了筷子,目不转睛地听赵决明继续念,听到后面六字,微微一愣,又转过脸来。
    听出词中意味的几人都微微皱起了眉。
    作者有话要说:
    按顺序排,诗句出自: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唐,温庭筠。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宋,赵佶。
    第86章 雾里看花(一)
    夜风凄凉,夜幕上一轮残缺的明月散发着温和的光芒,为夜幕之下并肩而行的两人披上一层白纱。
    良辰美景,奈何气氛凝重。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白玉堂忽然开口,打破自离开李府之后便横亘在两人之间的诡异寂静,“赵桓曾让我为官家题字,题的便是这八字。但我并不知后面会是‘知他故宫何处’。”
    冷血眸光微动,偏头与白玉堂对视,对方眼中闪着与他如出一辙的光芒。
    “赵决明与殿下一见如故,他知道全句并不奇怪。”
    他说。
    白玉堂问道:“既然如此,你那般反应又是为何?”
    冷血不语。
    为何?
    自然是因太子殿下曾在近似的场景下念过同样的诗句。
    当年太子殿下登门拜访,神侯府设宴款待,追命特意搬出珍藏的美酒,太子一喝即上头,在众人察觉之时,对方已经如赵决明这般醉醺醺的胡言乱语。
    彼时夜色凉如水,少年太子呆着脸抱着酒坛念诗,吐词含糊不清,语气毫无起伏。
    冷血忧心上前,却见少年神色怔忪,眼中噙泪,听他念道“……知他故宫何处”,太子语调平静,却轻飘飘的如隔千山万水,道不尽的深深思绪。
    他一时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那时他们师兄弟四人,都在一旁瞧见了少年太子噙着泪喝酒的模样。
    无论对他说什么,殿下都如同失聪一般,不做任何反应,自顾自地抱着酒坛,盯着某样事物发呆,说不清是悲切还是平静,念那些不太愉快的诗句。
    追命曾小心翼翼地试图将酒坛从太子手中拿回,但醉醺醺的太子死死地抱着酒坛,蹙眉看他,直将追命看得愧疚无措,不得不松了手。
    顾及少年太子的颜面,彼时在场的四人并未将此事告知太子,翌日只是由冷血出面,委婉地给予宿醉清醒后的少年以“少喝酒”的忠告。
    好在太子向来不多问,善解人意,接受了来自朋友的忠告,日后于宴席上常饮白水清茶,鲜少饮酒。
    如今在意外的人身上见到近似的举动,情绪不尽相同,可念那句不知是何人写的诗句时,其中蕴藏的情感竟十分神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