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42页

      后知后觉想起来面前这位小八小姐才十五岁, 还捂着肚子的才乡良太顿时对自己刚刚的嘴贱行为后悔莫及。
    “提前两周返校没有去实验室报到则是因为她也在寻找下家——岩濑美纱不想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今川友贵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不可能和妻子离婚娶她,‘二作’是这些年给她的青春补偿之一。”黄泉川爱穗看着自己的笔记,说道,“另外还有一笔一百万的分手费——单位是美元,我现在就让人去调查岩濑美纱的财务情况了,如果情况属实并且分手费也到账了的话,岩濑美纱实在没有理由杀今川友贵。”
    毕竟她想要的都到手了。
    “不用,我之前已经让人去查了,刚才他们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在我把这三人列为怀疑对象的时候。”注意到黄泉川爱穗似乎想问什么时候,小八补充道,“从我们调查得到的岩濑美纱的信用卡账单和银行流水来看,这笔一百万美元的分手费似乎还没有到岩濑美纱小姐的账上。
    “我顺便又查了一下今川友贵的银行流水,薪资奖金收入的三分之二都转去了他妻子持有的卡上,剩余的部分用于他自己在学园都市的生活费用。虽然生物实验室的投资商出手慷慨大方,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找到今川友贵挪用实验经费的证据……
    “综合现有情报来看,除非他还有秘密账户和收入,否则,单就以他的薪资和专利收入,今川友贵的财政情况看起来似乎支撑不起他支付那么高额的分手费呢。”
    “所以,岩濑美纱的嫌疑依然没有洗清?”才乡良太道,“她可能因为事先说好的分手费没有到账,去和今川友贵对质,发现今川友贵准备赖账,所以她就起了杀意?”
    小八双手十指交叉捏了捏掌心,点头,道:“另一方面,即使今川友贵准备支付这笔费用,他又是从哪里得到这笔钱的?会不会是他这一百万美元的来历,导致了杀身之祸?”
    不管放到哪个国家,一百万美元的诱惑都足够巨大。
    至少大部分人这辈子都赚不到这一百万美元。
    为了十万块钱铤而走险的都大有人在,更不要说单位是美元的一百万了。
    岩濑美纱的调查方向就此定下,紧接着是小野寺秀:从他的供词可知,在今川友贵的论文发表之前,他实验室的得力助手一直都是小野寺秀,但是在论文发表之后,小野寺秀却没有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
    和导师大吵一架之后,小野寺秀在假期之前向今川友贵提交了辞呈,过完假就提前返校,开始寻找下家。
    “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被抹消掉自己的科研成果工作——杀人动机非常充足啊!”才乡良太说道,身处于学院都市这个巨大的教育集合体机构内,才乡良太比谁都清楚在这些教授眼里,恐怕再多的钱都比不过他们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绩。
    毕竟,钱就那么点,花完就没了,但如果你的学术成果得到认可,成功申请了专利,那么后续钱就能滚滚而来了。
    用“躺着挣钱”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他应该是二作,原本,这份重量级的履历能够为他寻找下家时争取更高的薪资待遇——假如到时候他还打算跳槽的话。”黄泉川爱穗补充道,“另外他和岩濑美纱的关系不错,岩濑美纱也曾经有过几次自己来不及赶到实验室而让小野寺秀提前从她那里拿走钥匙去开门的记录,说不定就是那个时候复制了钥匙。”
    今川友贵的实验室钥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智能锁,进入需要扫描眼角膜和指纹,同时确认声纹,三者通过确认是有权限进入的人时,第一层门才会打开,其后是用于等待的休息区,以及第二扇门。
    第二扇门则需要特殊的出入智能卡才能够打开——也就是钥匙——不同于第一扇门在通过人之后就立刻关上的程序设置,第二扇门打开之后就处于常开状态,直到实验室所有人都下班之后,由今川友贵或者岩濑美纱关上实验室大门。
    这是今川友贵的生物实验室的基本安保措施之一。
    “我去调查学院都市内有能力复制出入智能卡的人,看看我们的怀疑对象有没有在他们那里做过这些业务。”才乡良太说道。
    普通的IC卡很容易被破解仿制,但经由学院都市高新技术实验室加密的智能卡片就没那么好复制了,哪怕在学院都市里面,能够做这项工作的人也寥寥无几。
    “至于吉冈裕一……”黄泉川爱穗思索着道。
    虽然生物实验室里的进入权限中没有吉冈裕一的名字,但考虑到平时领导审查时也是要进入实验室的,这个系统是可以额外开临时权限的,作为今川友贵的好友,如果吉冈裕一要来拜访今川友贵的话,今川友贵是有权开这个临时权限的。
    但现在系统被黑,他们找不到今川友贵开临时权限的记录了。
    “不过,我们问话的时候,吉冈裕一很紧张……虽然他努力掩盖了但我还是看出来了,目前来说他在我们这边的嫌疑最高。”黄泉川爱穗说道,“如果有足够的证据的话,我相信他就是伤害了今川友贵的凶手。”
    “他可能有对今川友贵下手,但他应该不是凶手。”小八说着给把手上的东西递给了黄泉川爱穗,“这是法医那边被遗漏的今川友贵细胞病理切片——它的细胞在自我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