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美强惨男主的作精继母[七零] 第77节

      “嘶!他祖宗要是知道他做了上门女婿,那不得气死?”
    自古以来,做上门女婿的,都会被说三道四。
    更何况对象还是张大力。
    作者有话说:
    第五十六章
    “听囡囡爹说, 张大力在纸厂里的人缘一点都不好了,他呢也不贴上来,人家贴的是领导。”
    赵大嫂一边给囡囡缝补裤子, 一边跟封映月说道。
    二人正坐在她家屋子里一边取暖, 一边聊天呢。
    封映月手里没东西,就是过来坐坐。
    “领导愿意?”
    “咋不愿意, ”赵大嫂嗤笑道,“他媳妇儿和某镇长家是亲戚,你说能不愿意吗?”
    虽然不是县长,可也比普通人强太多了。
    “映月啊, ”正说着呢,王大嫂笑眯眯的声音传来, 封映月走出去一看,王大嫂手里端着一个瓷碗, 里面是几块豆干, “给, 这是我娘做的,刚给我送来,你们尝尝。”
    “这么多。”
    封映月接过一看, 十几块呢。
    “多啥,都是自家大豆弄的,不值几个钱, 我得下去了, 我娘还在家等我呢。”
    “那嫂子你等我一下,”封映月进自家门把碗里的豆干倒在一个干净的瓷碗里, 接着从长柜里拿了一根香条放在碗里, “你也尝尝我婆婆做的香条。”
    “哎哟你可真是太客气了。”王大嫂推辞不过, 接了过去,她娘还在家呢,得回去陪着,便没多留。
    封映月又去赵大嫂家坐了一会儿后,便回家准备晚饭了。
    家里还有从老家带回来的长辣椒,封映月切成细条,和豆干一起炒,里面还加了一点肉丝。
    天冷,封映月喜欢做酸白菜汤,里面加一点红薯粉条,吃起来暖乎乎的。
    唐文生回来说,纸厂那边暂时不用过去了,技术员轮着值班,一个人守着一周的来。
    唐文生排在月底了。
    而工钱也随着减少了十几块,每年都是这样的。
    “我在家帮你钩帽子。”
    唐文生笑道。
    “那我待会儿教你。”
    “我看了这么多天,应该是会了的。”唐文生还另外做了钩针,可见想帮封映月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舍不得对方一直自己埋头做,得了空也想帮忙。
    晚上军子他们走后,封映月就把大门关上,和唐文生去里屋钩帽子。
    唐文生很聪明,钩出来的第一顶帽子有些松散,但是形态是对的,他没掌握住力道,所以才会松松垮垮。
    “很不错。”封映月夸道。
    “再接再厉。”唐文生拿着封映月钩好的帽子来了个比较,脸上带着非常不满意的神情,然后把他那一顶帽子拆开,重来。
    这一次他力道比较合适,钩出来的也还不错,就是离交给杨保国的还有点差距,“给元蛋吧。”
    唐文生笑道。
    “行,”封映月用布袋将其装进去,“既然你休这么久,那我们回老家吗?”
    “回吧,”唐文生点头,“需要买毛线和交帽子的时候,我来县里就成。”
    “好。”
    封映月也觉得老家待着不错,火堆也大,一家人说说笑笑的,不过这也是因为唐家人不错,要是有一个相处不来的,她也不愿意回去。
    等睡觉的时候,唐文生终于钩出了能交货的那种帽子,他很高兴:“总算能帮得上你的忙了。”
    “就这么想帮?”
    封映月靠在他的怀里,抬起头摸了摸他的下巴问道。
    “嗯,我喜欢和你一起做事,就算什么事都不做,我也觉得很高兴。”
    唐文生垂下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将人抱紧。
    二人低声说了一会儿的话,这才睡去,天冷,封映月喜欢把脚放在唐文生的脚背上,热乎乎的,二人睡觉都算老实,晚上怎么抱着的,第二天早上就是怎么醒来。
    被窝里暖和得很。
    封映月赖了一会儿床,这才起来洗漱。
    一出大门就听见赵大嫂在抱怨赵天:“也不知道你咋睡的,瞧瞧你那个枕头,最黑!”
    赵天也委屈呢:“我隔三差五就洗头,不知道为啥会脏得比你们快。”
    “就是没洗干净,没用洗头粉,皂角你有时候也懒得用,直接用水冲,不黑才怪。”说着赵大嫂就气呼呼地出来了,与封映月碰上时,也没停下话。
    “我是真不知道这男人是啥原因,一天换上的枕头套,他咋就那么能造呢?”
    封映月想了想唐文生的枕套,好像和自己的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他们经常是抱着一起睡,她的枕头是唐文生的手臂。
    “我的很干净。”
    一旁煮面的唐文生道。
    赵大嫂见封映月也点头,便忍不住叹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张大嫂闻言哈哈大笑:“咱们这筒子楼,除了小唐同志,就没一个爱干净的男人!”
    吴二嫂那边也听见了,大声回着:“可不,囡囡娘,你是没瞧见我男人睡的那一边,被单都比我这边的颜色深一些。”
    “哪有这么夸张!”
    吴二哥脸臊得慌,赶忙道。
    “这有啥,你们田叔的枕头都成黑的了,明明是蓝色的枕头。”田婶子笑着。
    田叔倒是没有害臊,而是笑眯眯地拿出瓷碗准备盛面:“吃面吃面。”
    今儿吃面的人家还挺多,封映月二人依旧吃的鸡蛋面。
    想到要回老家一段时间,所以封映月特意去找王大嫂说了一声:“军子他们有啥难题,就先圈出来,如果问老师后还是没怎么听明白,等我回来时,就挨个跟他们再说说。”
    “成,你放心的和小唐同志回家去,我跟他们几家传个话就成。”
    王大嫂连连点头。
    而自从唐文生去纸厂的时间少了后,封映月他们就没有再接受王大嫂等人送来的鸡蛋了,就是因为他们时不时就不在筒子楼,这样再收就不合适了。
    王大嫂硬是送过来,没多久唐文生就给一一送了回去,于是便遂了他们的意,没再送。
    家里还有一点青菜,他们带回家也没啥用,毕竟自家自留地的菜还有呢。
    所以就送给了隔壁赵大嫂。
    唐文生背着一个背篓,封映月空着手走在前面,二人将自行车推出来后,封映月再背着背篓,唐文生骑车。
    背篓里是这段时间封映月钩好的帽子,他们送到杨保国那,然后又去买了几斤肥肉,几斤瘦肉,最后又去买毛线。
    为了不让味道沾惹上,封映月在中间还放了一斤糖,五斤白面,以及两把素面。
    这样上面再放装有毛线的布袋,也不会有啥肉味儿了。
    回到生产队时,已经快十二点,唐文生又把背篓背上,推着自行车和她往家里走。
    路过山坡上一棵梨子树时,发现好几个孩子都在那,拿着竹竿打梨子,可因为手劲儿不够,竹竿在空中摇摇晃晃的。
    “这棵梨树是队长早年栽种的,味道有一点酸,很小一个,”唐文生把背篓放下,自行车停好,“我去帮他们打几个,顺带拿几个回来吃。”
    封映月笑眯眯地看着他过去。
    大一点的孩子是认识他的,跟着叫了一声叔,后面的孩子也跟着唤着。
    “我来,”唐文生接过竹竿,“你们先去旁边站着,等梨子掉下来后再过来捡。”
    “好!”
    孩子们欢快地跑到一旁去了。
    封映月看着他三两下就打了好几个下来,便抱着手在自行车旁边等着。
    “哟,文生媳妇儿啊,”五婶子刚从孩子姥姥那边看孙子回来,这会儿背着一个背篓,正好路过这,便遇见他们了,“这满背篓啥好吃的啊?”
    说着就伸手就打开了布袋,发现是毛线团,顿时嘴一撇:“这好不容易回来,也不买点肉啥的,买这东西能干啥?”
    封映月也没想到她忽然“袭击”自己的背篓,此时走过去将布袋重新收好,闻言淡声道:“五婶还没把孙子接回来啊?”
    戳人就要戳她的短处。
    五婶子嘴硬道:“我们家忙着呢,他姥姥愿意带孩子,我轻松得很。”
    “是吗?不知道他们今年是不是也在那边过年?你们年夜饭好几年也不用张罗,确实轻松。”
    封映月的话刺痛了五婶子的心。
    这过年,那讲的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饭,可因为她带孙子时差点出了事儿,儿媳妇对她很有成见,把孩子送到姥姥家带不说,这几年过年也没在家。
    她男人一个屁都打不出来,儿子呢又是听儿媳妇话的,五婶子别提多憋屈了。
    “今年肯定要回来过年的,一直在娘家那边过年,算啥事儿,看不出你还挺牙尖嘴利的,我好歹是你婶子,你咋说话的呢?”
    “我媳妇儿没说错,”唐文生拿着两个梨子过来,剩下的都留给孩子们分了,“五婶,你们家确实几年都没团聚了,自家的事儿都操心不完,就别老盯着别人家的事,我们先走了。”
    他把梨子给了封映月,自己背上背篓,推着自行车便走了。
    “那五婶,我们就先走了。”
    封映月对她微微一笑,跟着唐文生离开了。
    “你、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