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01节

      朱元璋瞪眼道:“你母后都这么说了,你觉得她不能如何?”
    泰定帝瞟过朱元璋道:“如此,就是父皇做取舍的时候。”
    取什么,舍什么,就是朱元璋该决定的。
    朱元璋抿住唇,半响没有作声。
    泰定帝能不明白什么意思?
    “分明所有事情都由父皇所控,您是天下之主,如同当年您想纳多少人,母后从不干涉一般,虽然母后仁慈,有心放宫中无所出的妃嫔出宫,您不愿意,母后并不能拿您怎么样。您却闷闷不乐,却是儿子不明白的。”泰定帝将情况剖析清楚,决定权一直都在朱元璋手里,马氏提议,朱元璋不点头,那就只能是提议。
    “若吕氏再嫁,你能乐意?”朱元璋终是问。
    他的心情并不是那么不能体会,设身处地想一想,必能明白。
    提起吕氏,泰定帝道:“我与吕氏有允炆。”
    “只要这个天下将来落不到允炆头上,吕氏纵然再嫁有嗣又如何。”朱元璋偏要为难泰定帝,不许泰定帝想出忽悠他的借口。
    “儿子是不拦的,毕竟我已将她赶出东宫,她与儿子再无干系。”泰定帝并没有因为朱元璋故意为难而退缩,道明他与朱元璋之间其实还是有所不同。
    已经休了吕氏的泰定帝,其实根本不在意吕氏将来的人生如何。
    “父皇如果不信,儿子可以亲自为吕氏指婚。”泰定帝想了想,如果想要说服泰定帝有什么样的办法,嗯,直接用行动证明可以了吧。
    “免了。”朱元璋是这个意思吗?他又不是疯了,还要让儿子去管那已经被休的吕氏。
    言归正传,朱元璋道:“我就是觉得你娘对我,其实并没有那么看重我。”
    对啊,朱元璋想到马氏今日和他说话的样子,能过了心里那道坎才怪。
    “父皇又有多看重母后?”可惜,泰定帝毫不留情反问,何尝不是想知道在朱元璋心里,马氏又有多重?
    朱元璋阴恻恻望向泰定帝,泰定帝并不畏惧,“父皇觉得,敬母后是皇后,是您的妻,这就是您对她的看重?母后何尝不是做到敬您为君,为夫,也尽了为妻之责?您却依然觉得那不过如此。您要得太多。”
    既想要马氏不妒,又希望马氏满心满眼都是他,怎么可能。
    泰定帝无奈长叹,“母后不易。”
    确实,这不是泰定帝有此体会,而是一直以来他都觉得马氏不易,但纵然朱元璋已经成了太上皇,马氏成了皇太后,终究还是难逃朱元璋诸多索求。
    “说得好像我就挺容易?”朱元璋不服了,儿子竟然完全站在马氏那边。
    “母后并没有对父皇有所要求。可父皇不高兴的就是因为母后没有要求。可是,母后提了要求,父皇不是一样不高兴?”泰定帝实在觉得,朱元璋太过贪心,以至于他这个当儿子的都看不下去了!
    朱元璋心里确实就这么复杂,果然别人不懂,泰定帝一定懂。
    “那你说,我这要怎么办?”朱元璋如是向儿子讨主意。
    泰定帝惊叹张嘴,当爹的怎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难得糊涂。”最终,面对朱元璋那副得不到答案绝不罢休的态度,泰定帝只能给那么四个字。
    夫妻相处之道,谁规定说必须要理得清楚,算得明白?
    马氏显然早就已经看开,根本不想跟朱元璋计较。
    朱元璋想计较,哈,那他只能自己计较去,马氏绝对不会管他。
    其实,如果不是想把宫中那些无所出的妃嫔们放出去,马氏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让朱元璋发现,其实在她心里,朱元璋早就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过,这些事显然马氏也已经不在乎朱元璋是不是知道。
    朱元璋盯着泰定帝,难得糊涂什么的,不就是让他别去计较太多,真以为他听不出来?
    “那你说,人要不要放?”朱元璋更得问另一个问题,就为了让泰定帝帮他拿个主意。
    “您又不在宫里了,留着她们一年下来支出不少。有这钱,多修几条路不好吗?”泰定帝小声嘀咕,朱元璋!!!
    虽然理是那么一个理,你这么直接说,确定好?
    “再说,年轻人容易出事,父皇,儿子忙着朝中的事已然够心烦,更得防着您的内宫出乱子,生怕到时候不好与您交代。”泰定帝可不是什么蠢人,年轻人容易冲动,那可不是假的。朱元璋宫里比他年轻的妃嫔并不在少数。
    朱元璋!!!突然好想揍儿子怎么破?
    这事,朱元璋真不好为之揍泰定帝。摆明的事实,偏要他说破?
    朱元璋昂头开始喝酒了,他这心里怎么就觉得那么憋屈呢?
    再憋屈,最终朱元璋还是决定,宫中无所出的妃嫔放出宫去,许她们再嫁。
    这事诏书一下达,自是引得举朝哗然,毕竟把宫妃放出去,古往今来没有几个皇帝能做到。朱元璋这波操作算是怎么回事?
    别管多少人心中诧异,也没有机会在朱元璋面前问个明白。
    顺势,宫中定制,从现在开始,每年宫中都会放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出宫。一时间朝中再一次为内廷的事哗然,毕竟每年放人,这是要开先例。
    而对于宫里的人来说,无论是宫妃或是宫女,都对着宫墙叩首,再叩首,谢恩。
    放宫妃出宫一事是马氏亲自操办,从头到尾,人往哪儿去了,叫什么名字,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只是那些年轻的宫妃,本以为后半辈子只能在宫里蹉跎,不想她们竟然还有出宫重见天日的一天,自万分感激促成此事的马氏,以及,愿意把她们放出宫的朱元璋。
    马氏叮嘱她们出了宫就好好过日子,把宫里的一切都忘了吧,忘得一干二净,永远都不要再想来。
    拜谢马氏后,宫妃们都被安排上了马车,悄无声息的离开皇宫,从此,去过她们崭新的人生。
    至此,马氏与朱元璋也就离宫而去,还得忙着丈量田地。
    接下来是宫女,这个事,以陈亘为首,毕竟事情是陈亘提出来的,虽然在此之前朱雄英也有同样的打算,可这内宫的事还是由陈亘做主。
    泰定帝下诏那日,陈亘便忙着统计人员名单,一样样安排,保证让宫里该离宫的人都离宫,也包括常氏和泰定帝身边的人。
    朱至倒也趁机问问,她身边有没有谁想回家的?
    对,她是公主,宫女们都是随她出嫁出了宫,不过她们的名字依然记在大内。
    虽然在朱至身边的人,但凡到了年纪朱至都会让万河或者福溪寻得合适的人选,让她们成家立业,但这两年好像又添了不少新人,既然宫中操办此事,朱至也就顺势问上一嘴。
    她这一问,还真是有。
    无二话,朱至且让万河他们把名单报与陈亘,人到了年纪要回家的就回家去。
    对此,朱至也给陈亘出个主意,宫中伺候的人,未必见得就得是年纪小的。早年对于宫中用人,朱元璋是习惯用女官的,纵然用的多是孤寡之人,但咱们用也不是非得要孤寡之人不可。
    凡是宫里出去的,成亲嫁人后,再想回宫里伺候的,也不是不能用。
    陈亘深以为然,宫里出去的人,规矩学得好,那是不知有多少人家抢着要。再让她们回宫里伺候,月银丰厚,每十日让她们归家一趟,倒也不是不能。
    两人碰头一合计,这就拿出章程来。
    朱雄英听她们商量时特意提到内侍,突然问:“你们不喜欢内侍?”
    那会儿殿内的内侍不少,朱至身边的万河都在。
    “并非不喜欢,只是更不喜欢造就他们的过程。宫刑,受此刑者承受多大的痛苦自不必说,受此刑者还能不怨不恨者,谈何容易。咱们家就非要内侍不可?”朱至但问朱雄英,朱雄英答道:“于我并不是非不可。”
    朱雄英与朱至对视道:“你我都清楚,为什么要用内侍!”
    宫中妃嫔多,想要保证血脉的纯正,不用太监那要用什么。
    “所以,为了满足你们男人的私欲,最终就连男人你们都不放过。”朱至翻了一个白眼,朱雄英轻咳道:“切不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你看爹不是挺好的?”
    其实更想自夸的朱雄英想了想,好像还不应该夸自己,他现在还是童子身。
    “好些话不说破那是为了留颜面。”朱至淡淡的回了一句,叫朱雄英想为亲爹说说好话,话到嘴边,算了吧,不说了,再说下去怕是要没完了。
    “以后这宫中,尽量减少收入内侍。”朱雄英转移话题,与陈亘叮嘱,陈亘应下一声。
    “殿试依然没有定下哪一天?”朱至主持的科举,这武举过于折腾都定下了,怎么这殿试的日子依然没有定下。
    “这不是都顾不上?”不是朱至不想把科举赶紧搞定,而是一个个面对朝廷上的一件接一件的事十分热衷,一时间谁也都顾不上,那她能怎么办,只好等着。
    “我看那一位叫杨荣的名次并不靠前。”朱雄英想起杨荣,还不是因为这么一个人在北平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怎么考试这会儿倒是不显山不露水?
    朱至悠悠接话道:“名次靠不靠前有什么打紧的,谁都知道他跟在我身边,而且表现相当不错。但凡只要榜上有名,必将前途无量。相反,名次太靠前,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麻烦。”
    有些道理大家都挺清楚,却不代表在名利之前能够保持清醒。
    “你这么说,我倒是有心把人调到跟前来。”朱雄英记得那么一个人,还不是因为杨荣作为可圈可点。
    “你就别想了,爹看了他的文章,已经打定主意把人放到眼皮底下。说起来杨士奇不是也在你们跟前,你们别一个个都喜新厌旧啊!”朱至控诉某个当哥的,朱雄英还想说呢,“人刚把青/楼的事丢开,自请责罚,这就要到北平去,到底是谁不想用?分明是他们想跟着你跑。”
    朱至切了一声道:“还不是因为应天里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以至于他们只能往外跑?”
    这话朱雄英就不接了,毕竟都是自家人,好些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应天不是没有机会,但要说刚刚出仕的年轻人想崭露头角,绝不是容易的事。
    “我怎么觉得想用个人也被人束着手脚?”朱雄英显得有些闷的冒话。
    “因为他们在准备欺负你,就得让你觉得自己像被捆着,这不能做,那不能动。”朱至挑挑眉提醒朱雄英,千万别以为那些错觉。恰恰相反,这可是真真切切的。
    朱雄英冷笑一声,“也罢,我这些年总在外头闯,他们以为外面的人说我厉害,那都是他们道行不够。是该让他们知道,我虽年轻,但绝不好欺负。”
    耸耸肩,朱至道:“你打算把何容放到哪儿?”
    “你有什么好主意?”朱雄英觉得朱至肯定有什么鬼主意。
    “一个饱读诗书的武状元,好说,先把人放到御史台去。御史,监察百官。”朱至挤眉弄眼一通,想必朱雄英知道她用意。
    朱雄英道:“武状元弄到御史台?”
    “对啊,武状元到御史台。”朱至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可以。他们家又不是墨守成规的主儿,“何容文斗国子监三百学子,早已名扬天下,证明咱们这位武状元并非只会舞刀弄枪,这嘴皮也是相当利落的。既然武将都放到各部轮值去了,咱们武状元学着文人晋升之道有什么问题?”
    再有问题,朱至的理由一堆,朱雄英再能说什么,“好,就这么干。我跟爹说去。”
    “有劳太子向父皇请之,以后宫中少用太监。”陈亘本来在跟朱至商量事情,结果说着说着成了朱至和朱雄英讨论事,那也没有什么,陈亘早已习惯。况且听他们交谈,陈亘也能知道一些自己探不到的信息。
    “好。”朱雄英应得爽快,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他哪能不帮忙。
    等朱雄英一走,朱至问:“这一次科举中有没有女子?”
    陈亘一顿,随后立刻道:“我怎么敢。”
    一个武举都是因为那是大明的第一回 ,因此并没有许多规矩,可是科举不一样,那可是要验明正身的。
    “那就很好。”朱至站起来,与陈亘福身道:“没有别的事,嫂嫂且忙,我先走了。”
    “公主慢行。”陈亘亦起身相送。朱至大大方方走人,在陈亘身后伺候的婢女小声唤一声太子妃,陈亘应一声,婢女问:“公主跟我们不是一路的吗?”
    “一半一半。”陈亘如此答来,“在公主心中,大明最重。大明好,公主会在大明好时尽所能为女子谋,为自己谋。可是,若有人做出损于大明之事,公主第一个容不得。”
    “所以,太子妃才会说,我们做的好些事不能让公主知道。”婢女回想陈亘一直对她们的叮嘱。
    “对。公主不管是不是跟我们一路到底,公主都是我们的护身符,公主在,陛下会护着公主,只要我们小心些行事,不损及于公主,陛下会许我们作为。”陈亘通过一回一回试探,心里也终于算是有了底,叫她也是松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