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节

      段翰林想起刚才吃过的姊妹团子,心想江南点心应该都挺好吃的,于是点了好几种名点小吃。
    菜上齐了,唐可镂只略动了动筷子,吃了点裹馅凉糕。他这时倒察觉到自己是真的吃不下了。
    “我方才吃多了姊妹团子,现在什么都吃不下,你用餐吧。”
    段翰林点点头,每样点心都试了试。
    然后,他默默停下筷子:“唐兄,这些点心好吃是好吃,可我还是觉得,起先那道姊妹团子吃起来好玩些。”
    第16章 乌米粢饭团
    才过晌午,双虹楼里的茶客已是人手一份姊妹团子。
    连月牙儿也没想到这点心会这样受欢迎,因为是第一天出售,数量估计不准,她中途还叫鲁大妞回去取了一笼姊妹团子补货。饶是这样,太阳还未西沉的时候,姊妹团子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买走最后一份姊妹团子的主顾,是一个熟面孔。当初月牙儿初卖花卷时,就买走许多个的小丫鬟。
    她仍梳着一对双环,扎着红头绳,向月牙儿抱怨道:“你怎么卖了两日花卷,就换地方了。害得我白跑了几回。”
    月牙儿笑一笑,没说话,将姊妹团子用荷叶仔细包好,才递给她:“你家娘子,是姓马?”
    小丫鬟有些慌了神,连声否认:“和你有什么关系。”
    月牙儿指一指她鬓上的红头绳,说:“你第一回 来我就瞧见了,这红头绳打络子的手法,和我娘一模一样。”
    她一面解释,一面轻轻拉起一截衣袖。原来她纤细的手腕上正系着一条五色长命缕。那长命缕的花结,分明同小丫鬟的头绳出自一人之手。
    见月牙儿说对了,小丫鬟慌张转身欲走。还没走两步,只见月牙儿追了上来:“我没别的意思。”
    月牙儿迟疑一下,才说:“我如今过得很好,请她不要担心,好好保重自己。”
    小丫鬟侧身回看一眼:“知道了。”
    末了,又补了一句:“她是个好人,你也是。”
    说完,她立刻走了,步伐飞快。
    月牙儿用指腹轻抚过腕上长命缕,微微摇了摇头,回去和鲁大妞一起收拾摊子。
    生意好,数钱数的都开心。鲁大妞将今日赚的铜板清点三次后,兴奋的同月牙儿提议:“我们赶快回去,多多的做一些姊妹团子,一定能赚更多。”
    “先不急。”月牙儿拢一拢鬓边的碎发:“今天你起这样早,想来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不累!”鲁大妞满脑子赶快回去做点心,继续劝月牙儿说:“要是做少了,就会少赚很多钱。”
    月牙儿但笑不语。
    唔,该怎么和她解释“饥饿营销”这种模式呢?月牙儿有些伤脑筋,试图简略的同她说一说。
    可鲁大妞压根听不进去:“你现在卖少了,人家不来买,哪来的钱?”
    月牙儿无可奈何,只得顾左右而言他:“好丫头,你不累我累了,快回去歇着吧。”
    好不容易将鲁大妞劝回去,月牙儿粗略算了一笔账,庖厨原料费、日租金、人工费,一天下来,她大约赚七钱银子。
    这样算来,她一个月大约能挣五两银子。比起普通人一个月三两银子的收入还要高上不少。
    还不错。
    她心里有了数,也做了决定。开张这些日子得控制一下卖出的数量,索性限制一人只能买两份。君不见网红店鲍师傅,就是靠着这一手,刷爆了朋友圈。
    她也依葫芦画瓢试试,先看看效果,根据后续情况再调整经营策略。
    第二日的时候,小摊子旁的海报上添了一句话:“每人限量买两份,售完即止。”
    用的是瘦金体,横竖撇捺犹如竹节一般飘逸不羁。唐可镂见了,赞叹不已,要是他教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字,他的头发还黑着呢!
    可等他的注意力从字体回到字义,一张脸顿时丧下来:“萧姑娘,一人只能买两份?”
    月牙儿答道:“是啊。”
    “能不能多卖我一份,我这一把老骨头,跑出来一次不容易。”唐可镂试图借自己的年龄打同情牌。
    “老先生坚朗着呢。”月牙儿轻笑起来:“这里的茶博士说,你常来。”
    这双虹楼的茶博士怎么跟长舌妇一样,这样多嘴?唐可镂心里吐槽着,只能买到两份姊妹团子。
    他一面往自家私塾走,一面发愁。今天早上为了留肚子吃姊妹团子,他可是连早饭都没用。段翰林那个老小子,今日到乡下祭祖去了,也没法指望他给自己再买一份,这可怎么是好?
    思及此,他的表情不禁严肃起来。等他吃完姊妹团子,踏进私塾上课时,仍是沉着一张脸。
    书屋北墙正中悬着一副孔子像,分散着摆了六七张长桌,坐着好些十一二岁的弟子。
    瞧见先生黑着一张脸,连最调皮的弟子都闭了嘴,老僧入定一般坐的笔直。
    今日该讲《大学》,弟子们老老实实翻开书,按照惯例先读十遍。
    唐可镂的视线扫过众弟子,忽然灵光一闪,惊觉这群小兔崽子还是能派上些用场的。
    正午的日光,被双虹楼的飞檐遮挡住,落得一片阴凉。
    月牙儿将凳儿往前挪了挪,从食盒里拿出午饭分给鲁大妞吃。
    用荷叶包裹住的长团,揭开一看,竟然是乌米捏成的团儿,表层还粘着熟芝麻。
    乌米,鲁大妞见过,可从来没见过这种吃法。起先月牙儿同她说中午包饭,鲁大妞以为会吃到馒头花卷一类的。本来嘛,旁人家请帮工,能给几个冷的糙米馒头就不错了。但求能不饿肚子,谁在乎口味好不好,外形漂亮不漂亮。可鲁大妞万万没想到,她来帮工,竟然会吃这样新奇的吃食。
    “这是什么?”
    “乌米粢饭团,很好吃的。”
    大概就是把饭捏成长团,便于携带,鲁大妞心想。她将乌米粢饭团横过来拿,张大了嘴咬一口。
    乌米里竟然包着半根油条!
    油条酥脆,乌米软糯,配之以咸蛋黄和芝麻,竟是如此绝佳的风味!流沙的咸蛋黄渗入乌米内层,口感绵软;香油灼黄的油条虽冷,却仍劲道,入口如酥。
    萧姑娘是怎么想到的?把这些常见的食材组合在一起,竟然有如此美味。
    鲁大妞狼吞虎咽,将乌米栥饭团吃了个干干净净。
    她的一双眼睛微微睁大:“萧姑娘,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们可以做来卖呀!”
    “额,”月牙儿才将她的乌米粢饭团外头的荷叶剥开,听了这句话,迟疑的说:“这东西平常吃吃就好啦,做来卖就算了吧。”
    “怎么就算了呢?”鲁大妞猛地起身:“我看这什么乌米粢饭团,材料并不复杂呀。”
    月牙儿点点头:“材料倒不是什么很难弄的东西。油条是在观前巷李家买的,咸鸭蛋是我自家腌的,前几天看到有卖乌米的,就买了些来。”
    “对啊,我们把这个卖出去当早饭,再好不过了嘛!”
    月牙儿有些羞涩:“那个……主要是我起不来啊,所以卖早点就算了吧,像咱们现在这样卖卖小吃点心,至多过一个时辰,就能回家休息了,不好吗?”
    听起来好有道理,鲁大妞竟无言以对。
    正在这时,小摊子来了主顾。鲁大妞既然吃完了午饭,便自觉张罗起来:“买几个?”
    “我要两个。”
    “我也要两个。”
    听起来都是略有些稚嫩的少年音。
    月牙儿小小咬了一口乌米粢饭团,抬头望向来客。竟然是六七个小少年,十二三岁的模样,衣衫干净,一看就是读书的少年。
    这是私塾放学了,组团出来买吃的?怎么昨天没见到呢。
    月牙儿好奇的问:“你们是念书的学生吧,哪家私塾的呀?”
    少年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没接话。
    其中一个老实的小少年答话道:“我们是在唐……”
    他话没说完,在他身边,一个高个子少年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就在附近。”
    高个子少年不住地给小少年使眼色:你是想罚抄书还是怎么的?
    月牙儿看他们闹着玩,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不由得轻声笑起来。这时候,她倒没起疑心。
    饥饿营销这一心理战术,不得不说,还是有它的长处。没过五六日,双虹楼附近几条街的人家都晓得了,有一家卖姊妹团子的小摊子,卖的点心又好吃又好看。
    因为每日卖出的姊妹团子有限,卖完了,月牙儿就收摊走人。一些因为来得迟,所以没买到姊妹团子的主顾立刻学聪明了,踩着月牙儿开始售卖的时间过来买。
    为了营造一种“我卖的点心非常热门”的氛围,月牙儿私下和鲁大妞商量好,结账卖姊妹团子时,多和顾客说些话,比如:“快到大雪节气,冬季养生宜吃白菜、羊肉等温润滋补的食物。”
    这些话听起来暖心,使得月牙儿的小摊子更有人情味;又很独特,能让光临的主顾记住。最重要的是,可以悄无声息的拖延点单的时间,使排队来买姊妹团子的队伍更长一些。
    人总是有一种从众心理,也许路人起先并没有想要买点心,但看到这么多人排队买姊妹团子。一打听,每个人还限量,售完即止。不知怎么,脚下就跟生了根一样,扎在队伍后头等。好像他没买到姊妹团子,就损失了什么。
    月牙儿小摊子的口碑,就这样在悠长的队伍的衬托下,慢慢发酵。再过几日,连城东都有人听说了姊妹团子,专程跑过来排队买。
    这饥饿营销的策略,月牙儿算是选对了。
    第17章 茶糕
    到了大雪时节,梧桐叶几乎落尽。
    月牙儿翻箱倒柜,找出一件从前过年时才穿的灰鼠皮袄,罩在外头,这才不那么冷。
    小摊子的生意还不错,人们的新鲜感尚未过去,才到晌午,今日份量的姊妹团子就卖得七七八八。
    最后剩下的十来个,被念书的少年们包圆了。月牙儿看他们几乎是隔两日就来,光顾自己的小摊子跟到食堂报道一样,渐渐有些疑惑。
    像小少年们这般年纪的顾客,多半是才将姊妹团子买到手,就迫不及待的开吃。可小少年们却不一样,每一个当场拆开吃的。哦,有一回一个少年才拆开,他边上那个高个子的男孩就瞪他一眼,立刻制止了。
    这群男孩子总是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又揣着刚出炉的姊妹团子立刻离开。次数多了,月牙儿不禁开始怀疑他们在搞什么名堂。
    莫不是就发展起代购业务了吧?不至于啊。
    所以这日,当男孩们将姊妹团子卖玩,撒着欢跑开后。月牙儿叮嘱鲁大妞两句,便悄悄跟了上去。
    这帮半大不小的孩子绕了三两条巷,奔过古老银杏树旁的一座小桥,推开一座种着两株李子树的小院门。
    等他们进去了,月牙儿才绕出来,抬头望见小院门上悬着一块儿木匾,用近似怀素体的行草写着四个大字:“思齐书屋”。
    这便是他们念书的私塾吗?月牙儿原地蹦跶一下,试图透过粉墙瞧见里面,然而她的身高不够,墙又高,于是只能作罢。
    正要离去时,听见思齐书屋里传来朗朗读书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