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0页

      再怎么说杀人偿命理所应当,在一个两脚羊能光明正大拴在肉铺贩卖的时期,也着实难以一一追究。
    故而,不只对席应,双九是对在场除宋缺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一样对待的。
    过往种种一律死罪免之,只以活罪稍赎之;
    今日之后嘛,那就是也许要花上数十年功夫才可能在梦想之国推行的法律,诸位要先行遵守了。
    至于说都是什么活罪?
    也没啥,不过是将各人曾经施诸于人的手段,也好好享受个够罢了。
    ——和向晓久招呼某些红鞋子的药蛊噩梦类似,却远胜于药蛊噩梦的“享受”。
    说起这“享受”法子,还真要谢谢石之轩。
    若非他著录出不死印卷,宫九一时也还想不到真气还有远比直来直往、直击要害的武功更有趣的使用方式。
    依然感谢石之轩。
    若不是他早年苦心筹谋,于花间派功法之外又谋取了补天道,
    偏偏又不知道基于什么考虑,
    自己身兼二派法门、且已琢磨出能融汇两派法门的不死印法了,却又仍在传承的时候重新一分为二;
    分却又分不彻底,非要叫两个徒弟去争夺不死印卷,互相吞噬……
    若非诸般种种,机缘巧合,杨虚彦也不能带着半卷不死印法遇着“李渊”。
    叫宫九一下子就从“真气居然还能这么玩”迅速升华到“开发出更多法子来玩真气”的地步。
    更难得这竟叫向晓久也真心实意叹一声“比我的法子强”的“黄粱大梦”了。
    要知道向晓久身上颇多奇异,宫九虽说不介意被挚爱压一头,能凭自身能力超越却也着实欣喜。[ 其他真气玩法且不说,单只是基于向晓久当初招待某些红鞋子噩梦套餐的药蛊数量不足而开发的“感同身受黄粱梦”,就够宫九对石之轩十足感激了。
    毕竟“黄粱大梦”这法子,不只感同身受程度,就宫九对“享受者”的反应估计,要比向晓久的药蛊套餐效用更佳,
    就是运用上也更灵活多变,使用对象无数量限制不说,触发条件也能有更精确的设定,而不仅仅只在梦中。
    ]
    为此,虽说将石之轩精挑细选作为第一个享受“活罪”滋味的勇士,
    宫九却也是一再琢磨保证不会出错之后才施为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宫九对待石之轩,甚至比之前对待杨虚彦的时候都更温柔几分。
    毕竟宫九对杨虚彦,还是要在他身上试验三回,才找到最合适他的功法。
    而宫九对石之轩,却是琢磨得仔仔细细,还在自己和向晓久身上都尝试过几遭,才正式叫石之轩受用一番。
    然而石之轩根本不想要那样的温柔,也不想要那样的感谢就是了。
    毕竟杨虚彦得的是功法,
    宫九和向晓久一起尝试的是与有情人做快乐事的双重极致享受,
    唯有石之轩,受的是活罪。
    宫九开发出来的,那叫向晓久都十分稀罕的“黄粱大梦”。是一种类似于幻术却又不完全是幻术的,能叫人“感同身受”的法门。
    放在他自己和向晓久那里,就只是酱酱酿酿的过程中,让下力气运动的那一方、也能感受被滋润那一方感受到的滋味啥的……
    有点儿自攻自受、自受自攻的奇特刺激,偶尔玩一遭还挺有趣。
    放到石之轩等人身上呢?
    用什么手段杀了谁,在幻境之中都要再杀自己三回。
    用什么手段伤了谁,则是要看那伤势的后患程度:
    终生致残的,要在幻境之中来两回,一个是被重伤致残之后的生活,一个是对重伤致残者不离不弃照顾之人的艰辛;
    若不会终生致残的,那倒是不管伤势多重,只需要享受一回从受伤到养伤完好的过程即可。
    宫九自觉刑罚分级制度掌握得还挺好的。
    他甚至还很仔细的,将那些他自己“享受”过的,也作为伤害痛苦程度分级参考,给融汇到幻术之中。
    虽然宫九享受的伤害囊括不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杀戮同类方式,可有那样的程度分级打底,再充分调动受刑者的想象力,基本也是大差不错的了。
    虽然没有偿命,却也算是给受害人讨回相对等价的公道。
    也不会过分凌虐受刑人,基本都在他们罪行之内。
    然而事实是,饶是石之轩这等人物,也免不了在那幻术之中、黄粱大梦一场场之时,不知道多少次宁可一死、只恨不死。
    毕竟人类的想象力啊!
    但噩梦不仅仅只是噩梦,而是添加了切实感知之后,那滋味……
    他们或许并没有真正品尝过自己手下受害人遭受的伤害,
    宫九的分级设置也没有那么细,更多还是全凭想象,
    可要命的是恰是那份想象,
    尤其那想象的滋味还会在幻术之中,让他们感受到十分真实的时候……
    偏偏宫九为了筑梦人手充足程度考虑,
    也是觉得受刑人要是在熬过一部分幻术之后才把自己给弄死了,倒显得他故意凌虐、一罪数罚似的,
    就对受刑人在幻术之中、和黄粱大梦之后的七天之内,都谨慎限制自杀选项。
    操作起来并不太难,也就是将黄粱梦的作用多延续七天,只不过那七天之中不再“感同身受”,而仅仅只有“求死不能”一个制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