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春秋大义

      开城十年,六月。
    南京国宾馆里,先是从东瀛行省来游学的一位大儒,闹腾了起来,嚷嚷着要正本清源,还儒家一个本来的面目,没人理他。这位大儒便在国宾馆一住半年,终于给他逮到机会了,他赶上了华夷之辩的大讨论。
    江南之地气候宜人,又是南方总理通商衙门所在地,定居于此的达官显贵极多,能在江南拥有一处产业,更是一种显赫的象征。故此这年月,但凡大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江南必先会热闹起来。
    “自古汉胡不两立,披发左衽以为耻。国本当以汉为基,华夷明辨真儒家。”
    “好!”
    国宾馆外头热闹的大街上,一个儒服华冠的矮小男子说的唾沫横飞,做慷慨状,四周围还有数十个青衫年轻人盘膝而坐,一个劲的拍手叫好。这样的场面有些滑稽便如同猴戏一般,却是南京街头的常态。
    开城十年,帝国的舆论环境还算宽松,民间报纸上时不时有些惊人的言论,倒也不会因言获罪。这南京街头更是各种人士发表言论,集会的地方,只要在官府报备过的集会,言论不是太出格的官府也都会批准。于是乎,隔山差五南京街头就有一场集会,或大或小,或慷慨或激昂,大可以畅所欲言的。
    然而有一条,君子动口不动手,可以争辩却不能动手动脚,更不能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出早年间动辄哭庙,打砸国子监那样的混账事。倘若有人情绪过于激动做出些泼妇式的举动,那么对不住了,一旁就有内务部的军兵一拥而上,将其拖进大牢先清醒一下。
    那身材矮小的大儒,越说便越壮怀激烈了,竟掷地有声。
    “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子曰,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这位大儒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一旁越聚越多的闲杂人等,一时间竟无言以对,想反驳竟不知从何说起。华夷之辨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不存在争议的,管子是这样说的,孔子是这样说的,孟子是这样说的,左传是这样说的,春秋也是这样说的。这么多先贤都是这样说的,你反对,你算是个什么玩意。
    “儒教始于周礼,周礼便是华夷之防,不可不察也!”
    “好!”
    国宾馆外闹腾了起来,倒也招来了不少喝彩声,这番言论其实是大实话,这不就是儒家的本来面目么。所谓王道,教化,那是在华夷有别的前提下进行的,倘若蛮夷不服王道怎么办呐。
    连老子都说了:“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连主张无为不争的老子都告诉你了,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你个蛮夷不服是吧,圣人不得已,也是要拿起兵器往死里揍的。先贤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了,华夷有别,不服就揍,偏偏有些软骨头读书人把儒教思想歪曲了,最后硬生生变成圣母思想了。
    “此人是谁,哪里来的,在这里大放厥词?”
    “哦,东瀛来的大儒,王东阳。”
    “荒谬,不过一个东瀛人,也敢谈春秋大义,华夷之防,哈哈哈,岂非荒谬?”
    “想来如此,他自己不就是个东瀛蛮夷?”
    一时间围观人群中哄笑声四起,那东瀛大儒却面不改色,仍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在下穿华夏衣冠,尊周礼,便是华夏之人。”
    话音方落,一旁便有人大叫了一声:“这位先生,说的好!”
    这一嗓子吼了出来,众人转头这么一瞧,却又瞧见人群之中,走出来几个穿绫罗绸缎的公子哥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帮腔起来。
    人群中又有人不忿,低声咒骂:“这又是哪来的山猫野兽,沐猴而冠。”
    “放屁,我瞧着人家行事说话光明磊落,你才是无礼之极!”
    “我堂堂明人,如何便无礼了?”
    “见事不明,你算什么大明人!”
    一群人越说越激动,那几个迂腐的说不过便面红耳赤的挽起袖子,却不料不远处一队黑衣军兵狠狠瞪了过来。顿时吓的那几个酸丁一哆嗦,尿都吓出来几滴,慌忙混入人群灰溜溜的走了。大明内务部的黑衣军兵,直接听命于三法司,威慑力可是很惊人的。
    一言不合便撒泼耍无赖的,几鞭子抽下去便满地打滚,变老实了。
    中午时分,总理衙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孙传庭皱着眉头,瞧着手中最新的一份报纸,脸色不免有些沉吟,这是一份私人出资刊行的晚报,言辞不免有些夸张。再拿起一份南京府学开办的官报,言辞也是十分激烈,口吻也是差不多的。
    一旁有个属官察言观色,便低声斥道:“这些个混账东西,也太过了,是该整治一番了。”
    不料这一记马屁却拍在了马腿上,但只见孙大人眉头又是一皱,不冷不热道:“这话出自左传,有什么混账的?”
    “啊?”
    那属官别提多尴尬了,便有些惴惴不安,刚忙将嘴巴闭上了,不敢再说。孙传庭冷冷的哼了一声,掐着短须琢磨了一阵,如今舆论汹汹闹腾了起来,这事还真得总理衙门出面了。
    “交与通政司,议一议。”
    想了想,孙大人又反悔了,摆手说道:“罢了,此事当由本官亲自处置。”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江南之地舆论汹汹,这一来竟然搔在了孙大人的痒痒肉上。孙传庭在衙门里沉吟了半日,终于痒痒肉发作了,忍不住亲自下场参与辩论,挥毫泼墨写了一篇雄文。
    翌日,南京总理衙门下属的通政司,刊行的日报上,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现了一篇雄文,署名孙伯雅。孙伯雅是谁,可不就是当朝宰相孙大人么,这事情越闹越大了,竟然闹到连总理大人也赤膊上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