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石奎也点头,“说不得就是同一个人!”
第68章 求娶
王全也是觉得有蹊跷, 便又去查当年汤家获罪的事情。
通过汤家曾经的邻居所言,汤明泉并不是本地人,乃是二十年前才到了上元。
到了上元没两年, 也不知他走了什么门路, 他竟成了衙门里的主簿,一家子就搬到了县衙。
谁知,没过几年,他就因收受贿赂勾连官司被官府抓了, 直接判了个死刑,他的夫人则当天就投了井。
被问到汤明泉到底是哪里人时,邻居们却都摇起了头,只一个年纪稍轻的妇人犹豫着道, 曾听汤家的姑娘提过,说她以前住的地方出了城就是沙子, 名字却叫大河。
王全一听大河便觉得奇怪, 全大周叫大河的地方不少, 可刮着沙子的据他所知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北军事重镇大河驿。
二十多年前, 边疆不稳, 大河驿上的百姓早就迁到了几百里外的永州,留下基本都是戍边的将士及其家人。
汤明泉他一介书生,却带着妻儿定居在哪里, 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等将汤明泉受贿案查清楚, 他立刻快马加鞭去了趟西北。
可是, 没找到汤明泉, 却找到一个叫杨成的人,年纪跟汤明泉相仿, 也有个说着江南口音的夫人和个十来岁名唤蓉蓉的女儿。
至于这杨成,大河镇还有老军户记得他,是个斯文的教书先生,听说本是江南人氏。
因为二王叛乱,带着夫人一路逃到了大河镇,还在这儿生了个女儿。
大周大举进攻北蛮时,他将妻女送走,自己投身进了军营,听说后来被永安侯挑中,放在身边做了个谋士,突儿兀都一战,便死在了荒漠中。
石奎看着沈熙,神情激动。
“公子,当年突儿兀都之战处处透着蹊跷,顾勇行事也不合常理。这杨成从大战中活下来,却隐姓埋名远走江南,看来,当年真是另有隐情!”
沈熙看着他,心中一叹。
那场战事于昌平候府来说,是天大的灾祸,不光死了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掌舵者,还改变了这府里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报仇心切的昌平候因不听圣令,擅自带兵追敌,在外辗转三月,回朝后便被革职反省,最后连兵权都被夺走,彻底成了闲散人。
想当年,沈远柱身中数箭,却单枪匹马于几百人的包围中将当时还是四皇子的圣上救了出来,是何等的英勇盖世。
圣上初登大宝,朝中多有不服,再加上二王叛乱,南方大旱,一时间朝堂内外人心惶惶,又是他持刀立于殿中,不惜背上骂名也要力挺,随后散尽家财捐粮捐物,又带兵南下,四处征讨叛军。
战事平息,他已一介平民之身获累世侯爵之耀,掌管八十万大军,权倾朝野,门庭若市,又是何等风光。
可惜,世事变幻,人生无常,战事成就了昌平候威名赫赫,也让他折戟沉沙,彻底退出了权力圈。
老夫人因痛失长子,哭瞎了眼跪断了腿,从此再没能走出这座候府。
昌平候次子沈瑄,因自幼同兄长亲厚,得知兄长战死,又亲眼看了沈昭那看不出人样的尸身,一时迷了心智,足足养了半年才有所好转。
可惜,人虽清醒了,却像是变了个人,从此再不提刀舞枪,苦读几载后,勉强中了个同进士,便干脆自请外放,再没回过京师。
就连石奎,也因不满圣上对候爷的处罚,干脆辞了官,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候府护卫。
整个昌平候府就此衰败萧条下去,再没了往日的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如今,知道那场战事可能另有内情,这候府众人哪里愿意放过,恨不得将当年的事情立刻查个水落石出,找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可若要查,那就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沈熙自觉是当天和尚撞一天钟,说不定明日一睁眼,秘密被揭开,自己就成了候府的耻辱与弃子。
自身尚且不保,她又何必趟这趟浑水。
再说,害二娘的凶手已经查明,虽不是出自她的手,可楼妈妈终究是死了。不管这背后有何隐情,至少也算是替二娘报了仇。
她垂下眼眸,轻声道,“石叔,这事儿,要不还是等祖父回来再定夺吧。”
石奎没料到他会这么说,侯爷的去向其他人不知道,三公子肯定猜得出来,等侯爷回来,那得耽误多长时间!
他只当他年纪小,一时被吓住,不知这件事的重要性,自然也不再多言。
送走沈熙,他立刻调派人手,一面让人往北去给候爷送信,一面命王全休息些时日,继续顺着杨成这条线查下去。同时,再让人去查当年永安候部下是否还有其他幸存者。
沈熙既然拿定了主意,自然冷眼旁观,不发一言,可在面对老夫人时,到底存了一丝愧疚。
沈昭的战死对她而言,只是一段令人惋惜的过往。对于老夫人而言,却是痛彻心扉的失子之痛。
这么多年,老夫人耿耿于怀,一直想要个真相,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的孩子又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有那样的惨状。
她叹口气,说到底,她还是没有真正让自己融入这座巍峨的府邸。
顾潜听说王全回来了,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上沈熙一面。
他已有大半月没见到沈熙,知道她给宋牧亭解围,与璞玉把酒言欢,快刀斩乱麻整顿了她父亲的后院,甚至还怂恿自己的嫡母二嫁,独独没有与他的交集。
--